《大提琴教程》音阶练习分集分为三章,分别与本教程练习曲分集的一、二、三册配合使用,可适用于不同程度的学生。音阶练习是提高演奏技巧极为重要的基础练习,各种弓、指法技巧均可先以音阶与琶音的形式练习,然后
中央音乐学院的业余长笛考级从1995年至今已走过了十年,对于长笛演奏的普及与提高起到了相关大的促进作用,并得到了广大业余长笛演奏者、家长及专业人士的好评与肯家,有些人还对内部印刷的考级教材的修改提出了很好的意见。这次正式出版的长笛考级教程,根据十年来的考级实践,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过去的长笛考级教程做了较大的调整和修改:一、增加了部分交响乐片段。二、练习曲由原来的每级的3-5课增加至每级8课,且多选用的旋律性的练习曲,也注重选用了一些现代练习曲,并增加了五声音阶练习曲。三、乐曲由原来的每级3-4首增加至6首,并着重增加了巴罗克时期和近现代作品。这样就基本上涵盖了各个不同的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可供选择的面就更大了。学习长笛演奏为的是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修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
这套《曲集》中有两首作品须略加说明。 一首是《欢欣的日子》(op.2b)。它原名为《翻身的日子》(op.2a),1953年为电影配乐而作,是作者早期中被收入的乐队作品。2005年作者将之改编为西洋管弦乐版本,尽可能保持最初的风貌,只是在和声与配器方面略为加工,并把标题改为《欢欣的日子》,使之符合音乐的特性。1953年的原谱则作为“附录”发表,从中可以了解作者创作起步时期的状态。 另一首是《南海渔歌》组曲。它原先是1965年为民族舞剧《南海长城》而写的音乐。在2003年开始改编,旋律保持原貌,其他方面大胆突破。些作品的编号仍编属于1960年,而在乐队技法上则属于创作晚期,可说是中期和晚期的“混合体”,此为一特例。
《琴曲钩沉(二十世纪琴学资料珍萃)》为已故著名古琴家姚丙炎先生遗作,汇集了姚先生毕生打谱成果。全书共收入33首琴曲,分为三部分:一、琴谱:以简谱、减字谱双行缮写。二、打谱札记:姚先生关于打谱琴曲所据谱本、源流、指法、意涵、曲式等问题之阐述,自手稿整理而成。三、记谱后叙:整理者撰写,关于姚先生打谱相关资料以及该曲记谱之补充说明。附录CD4张,姚丙炎先生历年操缦录音尽收其中,弥足珍贵。
《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留校作品:创作·设计大范本》系“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留校作品”系列之一。该书紧扣市场脉博,精选中央美术学院学生的部分留校作品进行展示。该书既为各院校之间的基础教学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又为熙熙攘攘的美术高考辅导图书市场吹入了一股清新之风。可以相信该书一定会以其独特的面貌、翔实的风格,及其极强的实用性、权威性受到广大读者、考生的欢迎,帮助大家走进美院。
《热巴舞曲:管弦乐》主要内容包括:“热巴”舞是中国藏族的一种以铃鼓舞为主,包括踢踏、说唱和杂耍在内的综合民间表演艺术。相传为公元11世纪的西藏流浪僧人米拉日巴所,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舞时,男执铜铃,女举手鼓,舞蹈由慢而快,常做各种特技表演,达到高潮时惯以舞步突然结束。后来,人们常对从事这种表演的民间艺人称为“热巴”。管弦乐《热巴舞曲》吸收了西藏“热巴”舞中“踢踏舞”和“圆圈舞”的要素,其抒情、奔放的旋律与插入的舞蹈节奏形成了独特呼应。全曲手法简练,结构严谨,具有热烈的场景感。管弦乐《热巴舞曲》为北京交响乐团的委约作品,1999年由谭利华指挥在北京首演,2004年在“中国第十届音乐作品(交响乐)评比”中获三等奖,2005年人选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由萨尔茨堡莫扎特交响乐团在金色大厅演出。是近年
杨琴又名洋琴,在传入我国近四百年的历史长洁中,历经演变和积淀,已经成为色彩鲜明的中国民族弹拨乐器。其音色悠扬典雅,擅长于弹奏轻快活泼和清丽委婉的曲调、音乐创作、音乐创作、理论研究和乐器改良诸方面已经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尤其是近十年来随着社会音乐普及教育和考级活动的开展,扬琴乐苑更加呈现出姹紫嫣红的繁荣景象,海内外学习演奏扬琴的人越来越多。《中央音乐学院海内外考级曲目:扬琴考级(7—9级·演奏级)》共分九级,其中一、二、三级为初级,四、五、六级为中级,七、八、九级为高级。在九级之后,我院另设的演奏文凭级,高于国内所有考级机构的级,大致具备了向职业方向发展的演奏水平。
《中央音乐学院校外音乐水平考级丛书萨克斯管:考级教程(业余级-第9级国内版)》是在吸收、消化国外一些教程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目前萨克斯管演奏的实际状况,尽量做到由浅入深、独具特色,以古典音乐为主线,并适当选编一些中国乐曲,注重基础练习,尤其是练习曲的选择上加了每级的难度和比重,旨在使演奏者经过较好的基本功训练后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乐曲的演奏之中。
《管乐队标准化训练教程:长号3(原版引进)》为“管乐队标准化训练教程”系列之一,该系列丛书融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实现团队超级飞跃,乐理与训练互动,独奏与合奏同行,倡导快乐学习,提升艺术修养。美国大牌乐队指导布鲁斯皮尔森让中国管乐队标准化训练更激情更精彩!《管乐队标准化训练教程:长号3(原版引进)》是该系列丛书的长号吹奏,所选曲目均系世界名曲。
大提琴是西洋弦乐家族中的重要乐器,它的声音象征着男性。我们学习和演奏它的目的,是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音乐是没有国界的,它是全人类的共同语言,人们凭借着音符的跳动,沟通了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情感,融入着 与民族间的隔阂。 《弦乐队标准化训练教程(1大提琴原版引进)》为弦乐队循序渐进地提高集体演奏能力,提供了具有价值的教学以及训练方法。
《大提琴音阶练习》是1995年出版的修定版。作者毕业于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大提琴演奏和教学专业。录制国内外室内乐专辑数张,王健,秦立巍,马新华均是她的学生。要演奏好大提琴,除了要有天赋,还要经过严
《手风琴中外名曲精选1:中国作品》主要内容包括:花儿与少年、四季调、草原牧歌、小放牛、旱天雷、小船圆舞曲、春节序曲、牧童短笛、快乐的啰嗦等。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依靠勤劳的素质和智慧的力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从文学到艺术,从技艺到科学,创造出数不尽的文明成果。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盛行。古琴的发明,构造,特征,类型,功能,作用等进行搜集加工整理,现存的琴曲达三千首,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其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影响为世人所珍视。表达了2500年前聪明智慧的中国人民在精神生活方面不思想,有创新,有创造,且善于表达自己丰富的物质生活和感情世界。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这是一套入门的、普及性的、方便于读者学习的初、中级器乐演奏教程,尤其是对于准备考级或者准备继续考取高一级的学琴者具有较为实用的攻效。与同类教程相比,本套教程在相对“速成”的基础上,又不失循序渐进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同时,为为增加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力求在练习曲的编排上兼具的趣味性,因此谓之“快乐音乐”。本教程会使你在快乐的时光,快乐地“玩儿好”快乐的音乐。希望你能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玩儿好你的“技巧与练”,成为一位演奏快乐音乐的快乐音乐家。 《扬琴演奏艺术(技巧与练习)/哆唻咪快乐音乐教与学丛书》是本套丛书之一册。在学习演奏技巧的顺序安排上分为三个阶段:1.弹弦基础。2.轮竹技巧及和声、复调技法。3.综合性技法。特别是该书对扬琴演奏中弹、轮、颤、滑、点、拨、揉、勾等八大技法清晰明了的
这部作品是“中国当代作曲家曲库 室内乐”系列之一,这个系列延续了“中国当代作曲家曲库”的初衷,并将交响乐之外的重要音乐体裁——室内乐纳入,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当代作曲家曲库”这个项目。《八重奏》是一首写景的作品,其景来自于唐代诗人杜甫的《夜二首》。
本书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主要介绍了几种类型的公尺谱,本书供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