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教程(巧学版 入门、一至三级)》本着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在编写过程中力求通俗易懂。练习曲目的安排也尽量多使用了较为熟悉的旋律和大家曾在校园中学习过的歌曲作为配合,会增加同学和朋友们的学习兴趣。
带伴奏视唱是视唱练耳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视唱时配上伴奏,一方面加深了对视唱内容的和声内涵、调式调性特征、旋律风格乃整体音乐形象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也大大拓宽了音乐听觉,锻炼了倾听多层次音乐的能力及唱与弹配合的能力,而在增强学习兴趣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在十年前编写了《带伴奏视唱曲100首》,深受读者欢迎,并多次再版。目前,我们将该书重新修订,增补了许多新内容,以《带伴奏视唱曲160首》的书名再次出版。与前书一样,新书有相当的曲目考虑到了“自弹自唱”的因素。衷心希望新书的出版能继续受广大读者的欢迎,从而为视唱练耳学科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西洋乐器教程系列:萨克斯初级教程》是针对少年儿童及没有吹奏基础的成年人编写的,书中包括了萨克斯管常识、乐理基础知识、基本吹奏方法等等。基本练习部分从长音、全音符、二分音符直到三十二分音符及各种装饰音作了细致入微的讲解,并引用中外名曲近百首,以及大量的练习曲。在音阶和音程部分,对各大小调音阶、音程、琶音等等进行了详细的例举,为了提高学生的相互配合能力特选编15首经典名曲重奏练习。《西洋乐器教程系列:萨克斯初级教程》是一本学习萨克斯管入门与提高的实用教程。
《古琴曲集(第2集)》讲述了:琴在孔子时代就已经成为广泛应用的乐器了,如在孔子整理过的、我国最古的民歌集《诗经》里,就有许多诗篇把琴和其他乐器并提,如:“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等等。而且从那时起,就出现了许多优美动人的、关于琴的故事,有些至今还在民间流传着。这些事实说明了在很早很早以前,琴就已经在古代人民音乐生活中占有了重要的地位。 到了唐代,就开始把记载指法的文字谱简化为今天通行的“减字谱”。明、清两代,刊印了大量琴谱,使许多古代琴曲得到完善的保存和流传。目前我们不但拥有成千的古琴曲谱,而且有些琴曲还一直活在今天古琴家的手中,使我们有可能通过古琴的演奏来欣赏古代音乐的成就。 由于古琴音乐传统是如此的源远流长,因此它不只在琴曲数量上有着大量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