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铁霖声乐教学法》是一部具有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专著。它当然不是金科玉律,而是铁霖在长达五十年教学实践中深思熟虑的想法、科学实用的方法和卓有成效的办法。它是众多教学者的借鉴与参照,也是众多企望自学成才者可依可信的教科书。
音乐教师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小学艺术教育赖以发展的基础,是决定艺术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音乐教师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方案》和《纲要》进一步明确了音乐学(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对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及主干专业课程的教学实施,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对于我国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的专业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书由读谱基础知识、简谱视唱、听力训练等三个部分组成,重点则是简谱视唱和听力训练。本书的视唱练习是按照节奏由简到繁的顺序,本着从易到难的原则,采用了大量既体现艺术性又注重技术性的视唱曲目和专门训练音准节奏的练习曲,只要读者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严格要求,那么短时期内提高简谱视唱水平是完全可能的。而且,书中丰富的练习资料,对于一般的音乐教师也是有利而无弊的。 简谱作为一种简便的记谱法,在我国已有百年左右的历史。由于它简单、易懂,长期以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无论是专业音乐工作者还是业余音乐爱好者,至今都把简谱作为常用的、最为普及的记谱法。而且,在高等艺术院校、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入学考试中,简谱视唱练耳占有重要的地位——属于必考科目之一。
《调性视唱教程(第2册)(修订版)》重点强调的是“调性”,并以此在教学理念、结构逻辑和章节布局上,对其视唱内容的范围做了明确的限定,非调性音乐等均不在这一基础教学内容之列。关于“调性”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传统音乐中的旋律,其音高是围绕着一个“中心音”建立起来的,其他音都倾向于这个音,并结束在这个音上,这个中心音即称之为“主音”。 《调性视唱教程(第2册)(修订版)》是以调性为结构主线,将相同调号的主音及其调式作为一个“基调”,在此基础上并列设置了各种类型的调式音阶、风格特征、织体形式和表现方式等多维度的视唱训练内容。因此,这是一套体现了“一基多维”的立体化和综合化的视唱教材、教法。
男声四重唱是音乐形式中最的一种(取自音乐大词典)。它要求演唱者们的高度配合:从音乐的控制、发声的位置,到视唱能力、和声的理解对作品的把握乃至人际关系都十分默契。在长期培训绅士男声重唱过程中,我一方面惊叹男声四重唱的魅力,一方面又被其成员的团队精神、顾全大局奉献的人格、刻苦排练努力去表现作品内涵所深深打动…… 在共同努力下,男四重唱已向我们展开它无际的空间,让我们获得了极高的精神享受。 朋友,当你尝试男声四重这一表演方式,你首先会感到乐谱极缺。现在我们将五年所演唱的乐谱,全部收集在这里,希望你我的心在音乐的蓝天上一起飞翔!
本书由一线音乐老师汇编,专为儿童少年汇集几百首。简谱排式,歌曲由易到难,其中包括了少儿声乐考级的曲目。从幼儿到少年均可使用,目录按考级的难易程度循序渐进来分类排序。以歌曲名的字部数增加了索引,更便于查
正当此书即将完成之际,这位当代的(也许是世世代代的)歌唱家卡鲁索的猝然逝去,使全世界陷入了悲哀之中。这位举世闻名的、美妙而又非凡的歌喉,将永远地静默下来了。 这本著作是在他逝世前的一些时日里奉献给他的。书中忠实地叙述了他的完善而又珍奇的歌唱。 整整十五年多的时间,我有幸和这位大艺术家交往,不仅仅是以医生的资格,而且是和他有着深切的友谊。他的歌唱对我在嗓子的问题上和在声乐艺术的探讨上经常起着引导和启发的作用。 由于细致地观察他的歌唱方法,我看到这位大师自己正确地根据自然规律,来运用他的发方法,而且我有机会试验他的设想和原理,并查明它们和我在本书内阐发的科学部分是相一致的。 我将这本著作比作一个朴素的花环,并满怀钦佩和友谊之情,将它安放在伟大艺术家的墓前。
继昆曲之后,古琴也已被列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从音乐角度来看,古琴与昆曲分别代表了我国古代雅俗两种音乐体系。古琴至今仍以雅乐黄钟(F)为正律,而昆曲是以燕乐为主体的词曲音乐的遗存,是以雅乐黄钟(F)的下徵(C)为律本,以下徵之商(D)为主调的音乐。古琴是士大夫文人室内案头自我抒情的弦歌,昆曲则是出于宫掖人于市缠的宴赏乐舞。昆曲作为一种声乐,其声乃乐,其辞则为文学,故其是宫调曲牌体的词曲文学的活体。古琴也有其声乃乐,其辞为文学的声乐的一面,即其琴歌。琴歌乃操缦者自弦自歌,指应歌喉,天籁人声浑为一体的声乐形式。这种声乐如我们熟悉的《胡笳十八拍》、《阳关三叠》、《梨云春思》等,则是植根于比昆曲更为古老深远、丰富多彩的古典文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