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宗灵作品集:现代西方法理学》研究西方国家20世纪,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迄今的法学基本理论——通称“法理学”或“法律哲学”,对这一期间它的各主要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的重要学说进行了论述、分析和批判。全书由导论、新自然法学和价值论法学、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社会学法学、其他法学5编组成,共28章。
沃格林在《城邦的世界》中进行了一种“治疗性分析”。“秩序的历史产生于历史的秩序”,一切有价值的思想,都产生于思想家对其所处时代社会问题的忧患意识。思想最初的冲动,源于要去探析社会问题的来源,寻求秩序之道,城邦的世界之兴衰成败对于存在真理的探究,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在沃格林看来,古希腊的悲剧、哲学和历史作品,无一不是这样的忧愤之作。而当城邦的世界最终走向崩溃的时候,给城邦看病听诊的内科医生是修昔底德,而负责治疗的、动手术的外科医生,则非柏拉图莫属。用沃格林在本卷最后一句话来说,这样才构成了一种完整的“政治科学”。
《法律:理性与历史》收录二十篇文章,分为四个部分。 首四篇着重于历史与理念的分梳,特别是澳大利亚法与英国法的渊源关系以及南方大陆黑白冲突所烙于法律的印记,展现法律理念和社会价值的交缠互动;第二部分论述宪法与立法制度,尤其是普通法传统下法院及其法官们在法律创制与施行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部分讨论法的部门,只作有选择的介绍;第四部分的三篇论文,将一般论述与个案分析相结合,述介其法学教育和研究的特色与问题。
《大观》是一份介于专业的学术刊物和通俗的大众出版物之间的思想性丛书,它着眼于对古往今来历史上大政外交等重大问题的思考,以为当代中国政治和社会转型和中长期发展战略提供思想资源。《大观》设“世界观察”、“专题论文”、“宏文与解读”和“翰墨短简”四个栏目。“世界观察”刊登由上海世界观察研究院举办的专题研讨会论文;“专题论文”则发表具有前瞻性和思想性的原创性论文,以世界眼光来观照中国问题,文章字数以2万~3万字为宜,冀以重量级的文章将某些重大的国家战略问题讲深、讲透;“宏文与解读”旨在钩沉那些曾在各国国家发展过程中发挥过重大历史作用的旧籍,或是对于当今国际战略理解具有重大启发意义的新文,以不超过2万字为宜,约请专家对之进行深度解析;“翰墨短简”刊发学者们在读书之余的所思所感,或是对于时
本书在对我国科技法的基本理论和科技法律制度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吸收外科技法学教学与研究的成果,结合法律、法规,从立法、司法角度对我国科技法律制度,特别是对信息法律制度、生物技术法律制度、风险投资法律制度、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高科技园区法律制度等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全书共15章,分别为科技法概述、科学技术进步法律制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律制度、科技奖励法律制度、科技组织和科技人员法律制度、高新技术与高科技园区立法、信息技术法律制度、网络法律制度、电子商务法律制度、生物技术法律制度、风险投资法律制度、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技术合同法律制度、国际科技合作与技术贸易法律制度、科技争议的法律解决等。
本书作者很好地把握了金融法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述,同时更突出了金融法知识的实践意义,不仅详细介绍了我国金融法领域现行的法律、法规,使读者能把握在该领域内进行实务操作时的具体规则,而且作者还结合与法科学生将来就业密切相关的司法考试的内容,创新性的在书中对司法考试有可能涉及的地方编写了相关题目,以利于同学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做好实战演练。章介绍了有关金融法总论方面的知识;第二章至第六章主要介绍了我国的银行法律制度;第七章和第八章主要介绍了我国的证券及证券投资基金法律制度;第九章主要讲述的是票据法律制度;第十章介绍的是保险法律制度。综上,本书按照总分结构形式并做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使读者能直观、深刻的学习到我国金融法的基础知识,不失为一本具有重要指导交织的好教材。
《中青年法学文库·期前违约规则研究:兼论不安抗辩权》通过比较法研究和逻辑分析,说明二者在逻辑上没有关系,各自发挥不同的功能,并且都不可或缺,还进一步说明二者可能发生的关联。这个结论是建立在深入的理论分析基础上的,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相信会逐渐被法学界所接受。 《中青年法学文库·期前违约规则研究:兼论不安抗辩权》对于我国现行法上的期前违约规则的解释以及将来的法律修订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书在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几个重要国家地区的法律进行比较研究之后,提出了对期前违约规则的一个系统的解释方案。他的主张充分吸收了两大法系的经验,又在此基础上有所改进和发展,对于其他国家没有涉及过的问题也有所研究和拓展。本书还基于丰富的英美法判例,并通过逻辑上的演绎和归纳,进行了非常详细的类型化,对期
《减刑、假释制度改革研究》由上、下两编组成。上编部分为“减刑、假释改革理论研究”,该部分是课题组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研究成果;第二部分为“减刑、假释相关制度设计”,减刑、假释制度的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不仅需要理论层面的论证和支撑,更依赖于具体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因此课题组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四部关于减刑、假释制度的法规设计方案,将其纳入本书以便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征求意见,以使未来制度设计更具有应用价值。下编为“减刑、假释制度改革相关论证文章”,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形成了一大批阶段性的研究成果,这里选取了部分关于减刑、假释制度的论文编入本书,目的是在较多层面上与学界和实务界同仁进行交流。
《论道德与立法的原则》是19世纪英国哲学家、伦理学家杰里米·边沁的伦理学代表作。该书于1789年次发行。全书共分17章。书中主要提出了两个“原理”:痛苦和快乐是人们的两个主宰,也是决定人们应该做和不应该做的道德标准。作者在书中提出凡能求得快乐的就是善,反之就是恶,求善避恶就是道德。这是所谓的“功利原理”。评价人们行为的善恶,必须考察、计算苦乐的数量大小、时间长短、确切程度、远近后果和能否增长等因素。只有那些大量的、长时间的、确切的、较近的和能增长的快乐,才是的幸福。这就是所谓“幸福原理”。该书为资产阶级功利主义伦理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出版后影响很大,作者也因此而负盛名。
“美国法律文库”是“中美元首法治计划”(Presidential Rule of LawInitiatire)项目之一,该项目计划翻译百余种图书,全面介绍美国高水平的法学著作,是迄今中国的法律图书引进项目。“美国法律文库”著作将陆续推出,以飨读者。
为方便从业人员、学生检索企业财务方面的法规、规范性文件,特组织编辑出版这本书。本书分为企业内部控制、财务、会计和审计共部分,主要收录的内容有:《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小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及41项文件、《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共6个文件、《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共7个文件、《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共38项、《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问题解答》共13个文件、《中部审计准则》共22个文件。所有文本争取做到编排规范、内容准确。
这部纪念文集由纪念公安部原副部长于桑同志的百余篇文章、访谈录,以及于桑副部长和家人的照片组成。纪念文集共分四部分:部分是于桑副部长的亲人,包括子女、孙子女,亲人及族人撰写的文章,这些文章以深厚的情感抒发了家人对父亲、母亲及外婆的思念;第二部分是于桑副部长的朋友及身边工作过的人员撰写的纪念文章,从这些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于桑副部长的品德及风范;第三部分是走访于桑副部长的领导、同事、战友后撰写的访谈录及题词等;从这些访谈录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作为共和国公安部原副部长的于桑同志的传奇经历及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第四部分是于桑同志生前所撰写的文章及诗词、书法等,从这些文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他在任时处理过的一些大案要案和他对人对事的立场及为人处事的世界观等。
实践性法学教育的基本方法是体验式教学,要求学生在担当法律人角色或者在对法律案例进行观察、剖析的过程中学习法律。目前各法学院校开设的各种实践教学课程中,法律实证研究方法都是其中的重点和精髓之一。《法律实证研究方法:场域、样本与经验》主要讲述法律实证研究的伦理规范与审查方法、基本范畴与基本功能、学术简史与未来挑战、规划设计的误区、主要研究方式、风险管理与情境沟通、资料分析与报告撰写、验证评估与推广应用等,展示了从理论到应用的全方位、全流程的法律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