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析了我国侵权行为法中各项归责原则的概念、内容和适用范围,研讨了归责原则体系、过错的概念和认定过错的标准、共同过错和混合过错、侵权行为责任的构成要件和抗辩事由等问题,并对完善我国侵权行为法制度问题作出了研究和阐述。本书可供政法和经济工作者、政法院校师生、研究人员及自学法律的读者阅读。
本书是关于互联网上侵权问题的一组思考成果,作者对互联网空间的人格权和知识产权保护、互联网空间侵权案件的管辖与法律适用、网站经营者的中间责任以及部分网站的隐私保护实践、威胁隐私安全的技术手段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书共分为十二章,章至第三章讨论互联网空间侵权责任的一般问题;第四章至第五章研究名誉权和商誉的法律保护以及互联网上侵害名誉权和商誉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第六章至第十章分析互联网空间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与侵权责任问题;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分别研讨互联网上著作权侵害和域名司法保护的实践问题。
共同侵权制度作为侵权行为中众多繁杂制度的其中这一,在程序上折射出了“法律纵向度的历史发展和横向度的理论论延伸”,并承载着不断回应社会现实所产生的新问题这一不容推卸的职责。通过对共同侵权制度的体系化研究,使得编者可以尝试用当代的侵权法理论分析和评价某一个具体的法律制度,并在这一法律制度中验证和发展侵权法的制度理念。共同侵权行为的概念和理论可能是侵权法理论中最为混乱和复杂的,本书力图在侵权行为法这一开放制度中,对共同侵权制度的确定性、目的性以及当代性作出正本清源的概括,从社会、经济及哲学多角度考察,关注制度背后所隐含的理性基础,在整个侵权行为法体系内部和外部的和谐与互动的前提下,展开对具体法律制度构建的功能解读和合理性追问。
本书密切结合我国侵权行为法的立法、理论与司法实践经验,并在借鉴国外侵权行为立法先进经验与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对未来侵权行为立法的体系、结构,基本原则以及具体制度、规则进行了全面、深入而详尽的研究。 本书作者认为,未来我国侵权行为法应当从债法中适当分离,在民法典中独立成编;我国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应当采取多元归责体系,包括过错责任原则、严格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采取三要件说,即损害、过错和因果关系,违法性不应作为一项独立的构成要件;共同侵权行为的本质特征在于行为人的共同过错。同时,作者对侵权行为法的发展趋势、因果关系理论、过错理论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对于一本书的作者来说,最没有把握的是,他所写的,是不是一本好书。这是一种只能由社会予以评价的事情。可是,对他来说,最清楚不过的是,他在撰写一本书时投入了多少劳动。与笔者过去的所作相比,笔者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真是太多太多了,可能5倍于过去在一本书上的投入,也可能还要多。这首先是由于,涉及本书的研究对象,可读的东西比较过去大大地丰富了。其次是因为,本书中所作的讨论,与其说是在研究法律,不如说是在研究法律背后的那些支撑着它的东西。这使本书研究和讨论变得十分艰难。再次,本书的目标,不仅旨在得出学理上的结论,而且希望能够为我国即将开始的侵权法的起草提出立法建议,因而必须把笔者的观点进一步提炼为法律规则的形式。这无疑进一步增加了研究和写作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