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对近现代中国学术的新门类如宗教、哲学、科学、心理学、史学、考古学、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学、艺术、音乐等作了简要的概评,既从中西比照的角度,指出了“中国重和合会通,西方重分别独立”这一中西美术乃至思想文化之根本区别;又将各现代学术还诸旧传统,指出其本属相通及互有得失处,使见出“中西新旧有其异,亦有其同,仍可会通求之”。作者从大处着眼,又具体论证,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现代中国学术的复杂处境及其未来走向。
《金融消费者刑事保护问题研究》内容简介: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金融业及其衍生理财产生蓬勃兴起的趋势下,广大民众的金融消费热情空前高涨,与此同时,侵犯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层出不穷。国家在民事、行政层面有对消费者权益的救济保障,但刑法保障欠缺。《金融消费者刑事保护问题研究》从金融消费者概念界定着手,对金融消费者刑事保护范围、立法模式及评价、分类犯罪中金融消费者刑法保护,以及完善刑事保护制度的建议等展开具体分析,对于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刑事保护理论和实践有指导作用。
本书围绕毒品贩子和诈骗犯的洗钱活动,生动地解释了“洗钱”这个说法的来源,用鲜活的例子向读者讲述了洗钱是怎样计划、实施的,犯罪分子如何钻金融机构和外贸合同的空子,把来路不明的钱变成“光明正大”的财产,通过洗钱来达到偷税、金融诈骗、将非法所得合法化、逃避外汇管制、结算毒品交易、转移贪污赃款、为国际恐怖组织提供资金等目的,以及金融和执法部门应如何对这一犯罪行径进行防范和打击。作者强调,“洗钱”造成的资金流动不仅让犯罪活动和恐怖活动发生链接,还使犯罪活动得以延伸,甚至进入主流的金融系统。
《社会变迁视野下的金融法理论与实践》立足于社会变迁的全景视角,以社会变迁客观规律与金融法制进化的互动为主线,着眼于信息化、全球化、社会转型和市场深化等时代特征,一方面从总体上对社会变迁中金融法基础理论进行了反思与重构,另一方面就金融法对新时代特征的回应进行了探索。作者提出了“金融公平”、“包容性监管”等理念,优化了金融法“三足定理”,研究了推进“民生金融”和“普惠金融体系”,实现金融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统一的制度进路,探讨了网络时代金融市场及其法制的变革以及互联网金融的新问题,分析了金融市场全球化背景下的跨境金融活动和金融法律移植,强调了突破管制思维,从“金融抑制”走向“金融深化”的市场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