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政权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1个党治政权。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政治形态在漫长的王朝帝制崩溃后,开始向一种新的党国体制转型。中国从此步入党治时代。蒋介石多次公开强调,国民党组织内部的“涣散松懈之弊”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这种“涣散松懈”,源于它的“以军统党”的组织形态;源于基层建设的薄弱:城市有党,农村无党;源于党派的纷争离析:西山会议派、CC系、力行社、政学系、三青团等组织不断“火并”。最后,这个弱势独裁的政党无法逃脱尴尬悲凉的历史命运……《党员党权与党争(修订增补本)》以国民党“治党史”为中心,着重探讨了国民党的组织结构、党员的社会构成、政治录用体制、党政关系、派系之争与党内精英冲突、党民关系与阶级基础等方面。
本书从中国政治发展和制度建设的全局蹬发,选取“条块关系”为研究对象,以探寻“四位一体”条块关系模式形成、发展、运作和转型的内在政治逻辑为切入点,对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的动态平衡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全面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对策组合建议。
200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到当时全国总人口的10.2%,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6.96%。由此,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迄今已超过20年。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64亿,占比18.7%;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1.9亿,占比13.5%。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很快的国家。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特别是2021年10月13日,在重阳节、老年节前夕,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老年人致以节日问候,并对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切实做好老龄工作,为新时代的老龄工作明确了方向。10月14日,召开全国老龄工作会议。11月18日,中央、国务
无
如果没有卡尔??马克思,我们就永远不能解释在挥汗如雨的同时,人类被压迫、受奴役的真正根源,也就不能解释人类不平等的基础和起源。nn本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发展为主题,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追溯卢梭、黑格尔、康德等思想大师对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渊源,梳理列宁、、邓小平等历史伟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承发展,重现马克思主义在人类思想史上的核心地位,为我们呈现出一个伟大、鲜活的马克思。n书中联系社会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及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成果观察今天的中国和世界,紧扣时代发展的旋律,对“价值”“社会生产和社会再生产”“商品属性”“资本”等概念进行深入浅出地解读,全面解析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建设党、如何发展社会等重大问题。n本书回归马克思本源,重读马克思主义,使这一伟大思想更适应当
本书以叙事优化为核心,从文本、图像、记忆出发,结合个体记忆、集体记忆、红色记忆、社会记忆以及纪念性符号、纪念性仪式和纪念性空间等要素的分析,用“下探民隐的尝试”和“由下而上的历史”分析策略,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揭示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变迁背后的心智、心态和心性,发展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叙事话语、叙事方式和叙事风格。本书着重阐述了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当中,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隐藏着事实行为主体的感悟、体验、参与、思考等的具体“经历”。相较于各个学科来说,以叙事为核心,将思想政治教育分析进入新文化史研究的视野,无疑是一次跨越历史时空的“陌生体验”。
民粹主义是台湾地区在民主转型过程中逐渐彰显的一种政治现象,它主要表现为政治家的民粹主义,以政治家对平民直接的、高强度的政治动员为特点。 台湾地区在1987年到2008年出现了两种典型的政治家民粹主义:的“民粹威权”与的“民粹式民主”,以“本土化”与“台湾人”的政治符号诉诸台湾民众,借助体制外的力量巩固其在体制内的权力。以“爱台湾”的政治口号操弄“族群议题”,通过建构本土主义的话语霸权将公民政治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族民政治”。质言之,这种民粹主义更大程度上是政治家进行权力斗争、政治博弈或获取选举胜利的一种策略与手段。政治家的民粹主义并非台湾地区民主转型过程所独有,许多后发展国家与地区的民主转型也同样出现过。因而,《台湾地区民主转型中的民粹主义(1987-2008)》先将台湾地区的民粹主义放在世界民
《建设世界人才强国》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科学化书系”之一,在吸收调研报告的基础上对人才强国战略进行比较全面的总结,是贯彻落实人才发展规划的系统研究。本书从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出发,对人才强国战略的确立、建设世界人才强国的创新体系、国外人才战略借鉴、创新型科技人才开发、引才引智与人才国际化、统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人才管理体制、人才管理机制、人才强国战略管理、人才投入、人才特区等,进行了全面的专章分析论述。
对大多数留守儿童来说,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已经在程度上改善了经济条件,不用给予额外照顾。但也有一些特殊群体,如孤儿、单亲家庭子女、独居女孩等,对这些群体,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救助和保护措施,确保他们健康地成长。我国现有留守儿童超过5800万,对应的进城务工农民有2亿多,他们是我们社会主要物质财富和服务产品的创造者。支撑中国奇迹的不是爆炒的城市房地产,那些虽然数额动辄百亿、千亿,但仅仅是账面符号而已,影响的是财富分配而不是财富创造,并不能使社会增加哪怕是一个烧饼的财产。留守儿童家庭以他们的辛勤劳动和骨肉分离为代价,换得了中国经济的增长,理应得到我们的关注、关爱。这也将最终影响到我们每一个城市人自身的生活。政策层面更应该采取措施来解决这种状况,在《中国留守儿童调查》第三部分,提出
梁怡主编的《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评析》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将原本散见于各国学者中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归整起来,对这些成果进行分析评价。同时,作者努力进行两个结合:一方面,与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相结合,引入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成果,丰富、深化国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以更好地回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什么化、化什么和怎么化的重大理论问题;另一方面,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学生思想教育实际相结合,针对教学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客观地介绍国外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和理论研究成果,提炼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可供借鉴的方法和案例,用于教学既可加强教学的说服力,又有助于坚定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地方电子政务外网技术参考手册》从技术层面对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模型及结构体系进行了总体描述,规定了相关的技术要求,对电子政务外网系统中一般性的、共性的技术支撑体系以及支持实现须遵循或参考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进行描述.以指导电子政务外网工作的开展。 《地方电子政务外网技术参考手册》适用于地方电子政务外网规划设计、设备选型、建设实施、运行维护和管理。为政务外网各级建设运维单位、各级政务外网接入单位提供指导和参考。
……翻了一下案头的报纸,“日志中国”已出了几百期。一份报纸拿出如此多的篇幅、持续这么长的时间做一个专题,在现今中国报业中也算凤毛麟角,更为难得的是,以我们的才疏学浅末学后进,操作这样一个敏感、复杂而重大的题材,竟还能赢得上下左右的一致首肯,殊为不易。为此要感谢本报采编人员的职业精神和团队意识,特别是新闻中心的主力编辑记者们……希望“日志中国”不仅能够有始有终,还能为读者留下难忘的回忆。 《日志中国(1978-2008)回望改革开放30年(第三卷)》收录从1978年6月19日到8月18日的要闻。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和世界的变化。
北朝包括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数个王朝,结束了我国从八王之乱起将近一百五十年的中原混战的局面。后世的隋唐两朝都是继承了北朝,他们的开国皇帝们的祖先都是北朝名贵,并且又从军事和政治制度等各个领域都沿袭北朝并加以更好的发展和创新。本书围绕北朝政治与社会做了深入讨论,颇具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