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发展、文化背景和治安环境的多样性以及国际化趋势,造就了世界各国警察的多样性和一致性,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警方的先进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推进中国公安事业发展。 本书内容包括:警察管理体制;警察组织结构;警察人力资源管理;社区警务;国际警务合作等。
为了更好地执行公务员法,保证各项法律规定落到实处,国务院特制定了《中华人全面规范了对公务员进行处分的机关、程序以及公务员申诉程序等内容。《条例》的实施关系到全国500多万公务员的切身利益,为了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处分条例》,我们邀请了参与起草本条例的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编写了本释义,力求全面详细地解释条例的精神和内容,以便于广大公务员学习和领会。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中共西安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杨殿钟同志关于办公厅业务工作的系列讲话。这些讲话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做好办公厅工作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内容涉及办公厅工作的方方面面,重实践,讲理论,语言鲜活,务实管用。是在党政机关担任秘书长、办公厅室主任,从事办公厅窒工作的一本好书。读过本书后,相信广大读者对如何做好秘书长、做好办公厅室主任、干好办公厅室工作,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在本书的指导下,也一定能够做好秘书长、做好办公厅室主任、干好办公厅室工作。
《中国应急管理研究报告(2012—2013):应急准备文化建设》从应急准备文化的基本概念、中外应急文化历史变迁及比较、公众应急准备行为以及应急准备文化制度建设及其对应急管理制度建设的意义角度,收录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应急管理研究基地在2012—2013年的研究论文。本书突出特点是实现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方法论结合,学术研究与政策实践的结合。《中国应急管理研究报告(2012—2013):应急准备文化建设》首先从历史与文化视角分析了应急准备文化及其相关概念的意义与演变,又从纵向与横向比较的视角剖析了中外应急准备文化的历史变迁;而作为实证研究部分,本书中的研究论文还通过对我国部分城市应急准备文化的展开调研,分析了我国公民应急准备文化类型,并初步提出了中国应急准备文化的发展路径。最后,基于现有应急准备文
《中国应急管理研究报告(2012—2013):应急准备文化建设》从应急准备文化的基本概念、中外应急文化历史变迁及比较、公众应急准备行为以及应急准备文化制度建设及其对应急管理制度建设的意义角度,收录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应急管理研究基地在2012—2013年的研究论文。本书突出特点是实现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方法论结合,学术研究与政策实践的结合。《中国应急管理研究报告(2012—2013):应急准备文化建设》首先从历史与文化视角分析了应急准备文化及其相关概念的意义与演变,又从纵向与横向比较的视角剖析了中外应急准备文化的历史变迁;而作为实证研究部分,本书中的研究论文还通过对我国部分城市应急准备文化的展开调研,分析了我国公民应急准备文化类型,并初步提出了中国应急准备文化的发展路径。最后,基于现有应急准备文
本书以信息为中心对突发事件情景下的应急决策问题进行研究,构建了“信息源—信息渠道”分析框架,并通过对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地震、2008年襄汾溃坝等典型案例的比较研究,科学分析突发事件的过程动力学特性和时空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基于信息整合的多阶段、多主体、多层次的适应性应急决策模式,使应急决策既有基本的刚性和原则性又能保持适度的弹性和可拓展性的政策建议。
本书关注毕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着力开展司法部确定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试点情况,全面关注毕节市司法局等20余个市直执法部门和毕节市下辖8个县(市、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的探索与实践,深入解读相关试点工作的举措、成效、问题、经验及启示,筛选分析行政执法监督指导案例、典型案例,集中反映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毕节经验”,因地制宜建设形成制度完善、机制健全、监督有力、运转顺畅的市县乡三级全覆盖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为贵州省其他市州、区县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探索了路径,也可以为国内其他地区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