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记录的是第四道创始人葛吉夫1914年至1930年期间在莫斯科、埃森土基、提弗里斯、柏林、伦敦、巴黎、纽约和芝加哥的四十次谈话,由他的学生重新整理。据平装版的引言说记录这些谈话者参加了1917年在埃森土基以及随后的所有会议,因此可以保证本书内容的权威性。葛吉夫的教学方式无固定形式,且需通过口传"自行探索",因此这个笔记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资料。它不仅是对葛吉夫著作的补充,而且使人对葛吉夫的教学方式有所了解,这种教学方式是需要实践而非仅作为信息来掌握的。
本书是目前享誉英美和欧洲的中青年现象学家丹扎哈维关于主体性和自身性研究的力作。在本书中,作者没有将目光仅局限于现象学内部,而是试图通过多学科(分析哲学、认知科学、发展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讨论将现象学置于真正的对话之中。这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作者在追随现象学传统的同时也将其所面对的问题放置在了当代学术探讨的背景下,加入当前有关自身、意识、主体性、自身觉知等问题的讨论,使得现象学的思考得以展现其持久的生命力以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本书的出版有助于推动对主体性和自身性的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