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铺办公室风水宝典》除介绍了商业风水的基本知识外,还详尽地阐述了商业空间的环境与选址风水,外局与内局风水,色彩与照明风水等内容,全方位地介绍了商场、酒楼、茶馆、酒吧、KTV、夜总会、休闲生活馆等不同类型商业空间的风水装修知识,并列举了一些具有代表的实例。
柏杨是一个传奇人物,他的一生历经过中国现代动荡不宁的社会变迁。早年的柏杨是一个热血的“爱国”青年,一度崇拜蒋中正。“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他参加三民主义团,在青干班受训,并且宣过誓“愿为领袖活,愿为领袖死”。到台湾后,有过挫败的经历,但也曾担任蒋经国文艺部队“中国青年写作协会”总于事。这些政治经历无疑表明柏杨具有相当强的政治情结。后来,柏杨被国民党当局投入监狱,理由是在《中华日报》家庭版的《大力水手》上发表漫画内容“侮辱元首”,释放后又再次被捕,这次则罗织了大量政治罪名:“假事自诬”、“思想左倾”、“为匪做文化统战工作”、“有明显意图以非法之方法颠覆政府”等等,他于1968年6月27日被判处十二年徒刑(实际关押九年多)。如果根据国民党当年的定罪来判定的话,柏杨早就有私通共党嫌疑。再根据
《劣根:国民灵魂的桎梏》讲的是中国这个礼仪之邦产生的种种丑怪之相。中国历来被赞为所谓的“礼仪之邦”,但柏杨却敢于提出“到底是什么邦”的疑问,文坛中"脱裤文学"产生的“妖风”,等等诸如此类的“恶风陋习”和现象,组成柏杨对传统反思的一部分。
清晨,天空一擂太阳鼓,营盘圩就醒了。跟着它一起醒来的,除了营盘圩的芃芃草木和裳裳炊烟,还有森林里的鸟:池鹭、杜鹃、斑鸠、柳莺、伯劳、白鹇、长嘴鸦、松雀鹰……
在鹿角山原始森林,有一个三眼人部落。三眼人身体很小,比松鼠还小,他们头上长着鹿一样的特角,有三只眼睛,尾巴细长有力,跟壁虎一样擅长爬行;他们是一个彪悍、勇敢的族群,敬畏土地,热爱歌唱,懂得鸟兽的语言…… 故事围绕三眼女孩绿耳一家人展开,讲述了三眼人的信仰、生存状态,以及他们和寨子里的人类、猎狗之间紧张、激烈的冲突,也讲述了绿耳和三眼男孩山子,以及人类女孩夏茉之间纯洁美好的友谊……
本书一方面通过解读国学经典著作来阐发其具体含义,旨在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国学素养;另一方面也结合中国政治生活实践,意图将中国传统社会的宝贵治理经验总结归纳出来,使读者得以充分了解中国数千年兴亡更替与治乱兴衰的普遍规律。
身为乾隆才子、诗坛盟主,袁枚一生著述颇丰。作为一位美食家,《随园食单》是其四十年美食实践的产物。作者以随笔的形式,细腻地描摹了乾隆年间江浙地区的饮食状况与烹饪技术,用大量的篇幅详细记述了我国14至18世纪流行的326种南北菜肴饭点,也介绍了当时的美酒名茶,是我国清代一部非常重要的饮食名著。 全书分为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水族无鳞单、杂素单、小菜单、点心单、饭粥单和菜酒单十四个方面。自问世以来,这部书被公认为厨者的经典。
《丑陋的中国人》是柏杨在1984年9月24日美国爱荷华大学演讲,强烈批判中国人的“脏、乱、吵”、“窝里斗”以及“不能团结”等,并将原因归结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滤过性病毒,使我们的子孙受到了感染,到今天都不能痊愈”。次年8月,此篇讲稿和另外两场演讲的记录《中国人与酱缸》、《人生文学与历史》,一篇访问稿《正视自己的丑陋面》,以及柏杨的三十几篇杂文、近二十篇的回应文章结集出版,是为轰动一时的《丑陋的中国人》。 漫画家方成先生,以八十九岁的高龄特为八十八岁的柏杨先生绘制漫画插图,两位年近九旬老者的携手,珠联璧合,实为两岸文化交流的一大盛事。 柏杨曰: 脏、乱、吵,窝里斗!三个中国人加在一起,就成了一头猪! 死不认错;为了掩饰一个错,不得不用很大的努力再制造更多的错,来证明个错并
曹伯韩先生的《国学常识》一书,最初由上海文光书店于1947年2月刊行。2002年,时隔55年之后,三联书店将其纳入“三联精选”书系出版发行。在2002年版中,纠正了1947年版中的明显错讹,将原来的繁体直排改为简体横排。为便利读者,在旧式注音符号后加了汉语拼音注释,删去原版书后所附索引。此外,对原书个别处因成书年代早而陈旧过时或不甚准确的提法,也以加注的方式做了说明。此次收入“中学图书馆文库”,即以“三联精选”版为底本,重加修订、编辑,改版发排,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错误或加以更正,或加注说明。 《国学常识》是一本面向普通读者的国学入门读物。作者以浅显流畅的文字,对中国的语言文字、哲学、历史、文学、科学、艺术及其代表性的学人、源流、派别及学术观点,一一做了评述。读者可以凭借此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
剑、菊、琴、棋、酒——中华千古文人的特定符号,承载着中华文人们千年的希冀,千年的无奈,千年的洒脱…… 一卷诗、一杯酒、一盏茶、一局棋,中国古代文人于宦海失意,往往从围棋中寻找寄托,或者从博弈中获得驰骋官场宦海的快意,或者于坐隐间静观天地。棋与古代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一段段千古佳话:白居易“ 围棋赌酒到天明”、欧阳修“一枰闲且伴衰翁”、陆游“又得浮生一局棋” ……在这尺余的黑白世界里,文人们尽情地挥洒着他们的喜怒哀乐。
《家居风水100忌》就人类生态环境、家居住宅的择地、构建和布局方面的禁忌避讳这一主题,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科学的阐述。全书共分10章,分别为择地篇、地基篇、选楼篇、改建篇、庭院篇、结构篇、室内篇、卧室篇、摆设篇和设施篇等。书中深入浅出,循序渐进,通俗易懂,全面系统地归纳总结出家居住宅风水方面100忌,以奉献给广大读者。
华语电影行业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可笑地成为一门严肃的行业。而华语电影导演们则成为最有资格以站着说话不腰疼反驳外界批评的“实干家”群体。以此逻辑,一把辛酸泪,一堆烂拷贝,再丑的媳妇因其“无辜”,终将能熬成婆。他们把无数的垃圾真诚地献给了我们,自己,却也终究逃不过两手空空。 称该书对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王家卫、吴宇森、王晶等10位当红导演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故宫院长说故宫,国民故宫文化通识书 致敬紫禁城诞辰600年 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 至伟的建筑,精妙的细节,尘封的历史,历久弥新的文化传承 从皇宫到博物院,我们今天如何看故宫? 南起永定门、北达钟鼓楼,中轴线穿紫禁城而过,长约八千米,自古便是 “帝王之轴”。 六百年前,中轴线确定,紫禁城横空出世。这座代表中国古代建筑至高水平的宫城,在六百年后,依然是世上规模至大、保存完整的木质结构皇宫建筑群。从前,只有皇帝等极少数人可以从中轴线进入太和殿;如今,游客也能沿着中轴线穿行紫禁城。可并非所有人都知道,紫禁城营建的轴线结构意义——紫禁城的重要建筑都在中轴线上,没有中轴线,紫禁城就失去了灵魂,不管建筑铺排多么流畅,都不会出现震撼人心的高潮。 中轴线,既是紫禁城营建的时空定位,又是不断延伸的概念。贯穿江
讲“中国文化史”,首先就是“讲什么”的问题。一次与外校一位同行交谈,我问:您讲“文化史”。讲什么?一问之下,他笑,我也笑:这是我们共同的疑难!讲“中国文化史”偌大的题目,得涉及历史,可讲历史,则有通史、断代史在;得涉及思想观念,可讲思想观念。则有哲学史、思想史在;得涉及语言文学,可讲语言、文学,则有语言史、文学史在:得涉及艺术,涉及建筑……如此类推,任你讲什么。都有专门的学术,也几乎都有专门史。讲“文化史”。与这些在学科上早巳成熟或相当成熟了的“史”,有什么区別吗?而不涉及这些,就无“文化史”可讲:什么都涉入。“文化史”不就成了拼盘、杂凑?拼盘、杂凑,还是没有“文化史”,充其量也只是一个“文化史常识”。以“中国文化史”命名的书。也出了不少。可其中不少书都可以称为“史之余”。
本书精选了包括人物、历史、思想、典籍、世态等五个部分的三十多篇时文。万字时文,教科书三四千字的惯性阅读,让中学生在信息量更大、内涵更丰富的长文的涵泳中,开阔文化视野,培养思辨意识。
《“弟子规”到底说什么》由郭文斌所著,是“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之名师对话系列。 ????《弟子规》是要我们去实践的,是要变成我们的习惯,然后成为自然的。如果我们把《弟子规》比作一个面包,那么,只有落地,才会变成我们身体需要的营养和能量,否则,它和我们的生命没有任何关系。 ????
林语堂在书中谈论了庄子的淡泊,赞扬了陶渊明的闲适,诵读了《归去来兮辞》,还讲解了《》故事,谈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等等。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生活方式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
本书撷取了人类星光璀璨的十个瞬间,十个瞬间创造了十个人物,十个人物又各有光辉灿烂的时刻。他们中有诗人、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服装设计师和交际花,等等。他们中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他们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更有既成功又失败的。无论他们成功或失败,都带着辉光和声响;他们登上顶点或堕入深渊,都可以看到情商的影子。情商隐现,可供普通人赏玩与警策。 从个人成长和实现价值来说,情商的作用远大于智商。如何提高情商?一个途径是增长阅历。但阅历往往可望而不可求,多读别人的阅历,就成了不二法门。 多多阅读成功人物的阅历吧!用另人的成功或失败充实自己,警策自己。 一句话,也就是用这些精神盛宴来——喂饱你的眼睛!
本书作者林语堂,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后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至1976年在香港逝世。
本书为作者在《中国选举与治理》网所开设专栏的评论文集。 作者见多识广,对中国政治、官场、民生、社会之潜规则深谙心底,思想观点老道,学识广博,分析问题一针见血,文字文风极为干练通俗,擅长把复杂的问题通过嬉笑怒骂娓娓通俗道来,读后令人心生佩服,拍案叫好,产生共鸣。 本书重点围绕中国文化、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当代社会热点事件选材近百篇文章,分为“品评人物”、“世相杂谈”、“杂谈时事”部分,上至五四先贤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下达近日所见斑驳陆离之怪状,批判言辞激烈,是因富有忧患意识的“中国关怀”,亦为存有警醒世人之心,可谓篇篇精彩。
万里长城上有关隘数十座,关关雄奇壮观,景色迥异。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长城由山脉从北向南飞身而下,直捣渤海,形成“天下关”山海关,入海入即是的长城东端点——“老龙头”。此关山海相连,关城居中,呈四方形,挟两侧的墩堡、关隘沉稳拱立,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俯卧于北京西北50多公里处的燕山峡谷之中的,是京郊风景胜地居庸关。此关於明代修建,由两山夹峙其间。关城内遗有雕刻精美的云台。关沟中清溪萦绕,四击层峦叠嶂,以“居庸叠翠”跻身燕京八景。明长城的最西端嘉峪关,位於甘肃西部,是现存的长城关城中最完整的一处。 本书让我们跟徒步走长城人,长城专家董耀会穿越时空,走近长城,听他用跟美国总统交流的语言说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