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东千佛洞.外景、第4、6、8窟》由魏迎春,张景峰,李宏伟编著
《瓜州东千佛洞.第7窟》由张景峰,李宏伟,魏迎春编著
《瓜州东千佛洞.第2窟》由李宏伟,张景峰,魏迎春等编著
《瓜州东千佛洞.第5窟》由张景峰,魏迎春,李宏伟编著
本书是杭州飞来峰现存摩崖石刻近期新的系统性、集理性成果。杭州飞来峰造像是中国南方石窟艺术的代表,其全山330余处造像记及摩崖题刻,如唐源少良等题名、唐卢元辅诗刻、宋贾似道等龙泓洞题名、元永福大师造像记等,前后历经千年,是江南一带摩崖题刻最为集中的区域,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编者用近 5年的时间对飞来峰摩崖题刻进行深入调查,以近400张图片,全面反映了飞来峰摩崖的整体面貌,并在此基础对石刻文字进行了释读,对其内容、涉及人物生平、时代背景及其艺术特色进行了综合研究,是目前为止对飞来峰摩崖石刻最全面的记录。
2020年,96岁的黄永玉版画全集终于面世,他说,“这是我一辈子刻的木刻,大部分都在这里了,这些木刻板子有如自己一半的历史骸骨,不离不弃地过了九十六年。”木刻是黄永玉艺术的根,是他视觉体系中的压舱石,而他刀底下所刻的,正是他生命里所有的。这本《入木:黄永玉版画艺术》经黄永玉亲自筛选,收入400余幅创作于20世纪不同时期的版画作品,以及萧乾、黄新波、臧克家、陈履生等对黄永玉版画艺术的创作历程回顾梳理与风格演变分析总结的文章,并附录有黄永玉艺术大事记及文献别册,不仅是其版画成就的全方位展示,还会丰富更多读者对中国现代版画史的认识,促进更多学者的研究,使这批国家文化艺术瑰宝的熠熠光辉得以永续。
山西是目前我国金代建筑保存最多的省份,查阅《全辽金文》,可印证山西省的寺观重修重建活动几乎持续于整个金代的过程。 另外,我们还注意到在金代,皇家对寺观中的造像活动有着严格的规定。尤其是对无名额的寺观,要求其不得有任何造像活动。一旦有修建及造像活动,必须得到所属州府县衙以及僧道司各分管机构的批准和画押,方可开工或获取资格。另外,寺观庙堂的看护及管理者,也须得到各级部门的批准,才能获取正式资格。严格的管理及看护制度,为金代寺观的修建、造像的制作及其保护提供了质量的保证。这可能也是我国金代彩塑艺术水平甚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本书主要内容为曾成钢数十年来在个人创作、理论、思想等方面的文集。包括作者的雕塑理论、实践心得,教学、教案过程,专业论文、演讲稿及诗词等。还有诸多艺术评论家对作者的美术批评文章。上册为《雕塑文质·成钢心语》,下册为《雕塑文质·大家评论》。上册主要内容为曾成钢数十年来在个人创作、理论、思想等方面的文集。其中包括作者的雕塑理论、实践心得,教学、教案过程,专业论文、演讲稿及诗词等。下册主要内容为诸多艺术评论家对作者的美术批评文章。多年来,曾成钢的雕塑创作旨在探索如何把西方的传统和中国自身的雕塑传统结合起来,即把中国古典雕塑的特性、西方古典雕塑的优长,以及西方现代雕塑的经验更好地融汇起来,从而突显中国文化的气质和审美特质。
《周轻鼎雕塑作品集珍》该书我们邀请了周轻鼎先生的学生、家人以及社会人士进行编纂。全书内容主要包括周轻鼎先生的生平及大事记、雕塑作品精选,户外雕塑(包括上海、杭州、郴州、宁波、衡阳等)、书法作品、绘画作品(留学日本期间),篆刻作品、历史图片、纪念文章、学术研究等。《周轻鼎雕塑作品集珍》的出版,能够弘扬周轻鼎先生在我国雕塑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能够宣传中国美术学院,以及老教授的丰功伟绩,对于推动我国雕塑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