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中国古代版画史中的高峰之作《会真图》(科隆藏闵齐刻本《西厢记》彩色套印版画,现为孤本)为研究对象,希望在文献与图像的映照中建立起此套作品与历史、文学或其它艺术作品之间的广泛联系,从而更全面地说明其中的图像含义与创作意图,进而开拓今人对晚明版画的欣赏眼光。
克孜尔石窟壁画为丝绸之路天山廊道沿线古龟兹地区重要的佛教艺术遗存,其中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特殊性壁画题材为本研究的研究重心。作为佛教艺术的图像叙事载体,克孜尔壁画特殊性题材涉及教义、思想以及民众的信仰等诸多问题,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同时也能触及克孜尔石窟壁画的问题核心。本研究通过对特殊壁画题材与石窟的建筑结构、平面形制、风格、图式内在关系的诠释,阐述了对古龟兹壁画的诸多看法。
向日葵印花、八芒星图形、渐变色的猫咪……你可以在刻板上雕刻出任何你喜欢的图案,并将其转印到纸张或其他表面上,制作出专属于你的版画作品。作者埃米莉将带你熟悉版画入门的准备工作,掌握制作简单图案的基础技法,再逐步进阶到用水彩颜料、织布等综合材料进行创意制作。你可以在本书的指导下创作出口袋杂志、布面墙上挂饰等兼具实用性与仪式感的小物件,更可以融会贯通地综合使用书中的多种技巧,或者用其他的材料尽情地进行艺术创作。书中通俗易懂的文字讲解和清晰展示创作过程的插图相得益彰,零基础的新手和略有经验的爱好者均能从中有所裨益。《版画也能这么玩》系列第二弹,乐趣继续,玩法升级。总结拼图压印、色彩渐变等技巧要点,指导版画制作全过程。分享变废为宝的趣味方法,赋予问题作品新生命。多位美国当代版画家倾囊
本书以河南开封市和朱仙镇的木版年画为研究对象,考察木版年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现实状况,对年画技艺及相关的人和事展开了讨论。关注生活中的木版年画,将木版年画与人(生产者、消费者、张贴者、收藏者、研究者)联系起来。把木版年画放在特定的时空中考量,挖掘地方性知识,理解木版年画在民众生活中的位置、作用与意义等。抓住年画这一个案,形成对其贴近生活的研究,考察其作为具有生命力的存在的意义。着重考察田野作业中的人和事,呈现相关人群的生活和情感,把民俗生活骨子里活泼泼的生命气息展现出来,并在民俗志的写作方法上进行探索。
本书分四个部分介绍版画的应用技巧,第一部分:导言,讲解了版画的工具材料和基本的版画刻印技术。第二部分:基本的版画制作,通过丰富的范例和示范步骤,介绍了版画不同的表现风格和制作技巧,包括单色版画、双色版画、多色套印版画、仿木刻风格的版画等。第三部分:特殊的版画技法,通过几种独特的图案的组成,介绍了橡皮块和戳印在版画创作中的应用,包括抽象图形、重复图案、彩色图图案构成及纸片拼贴的版画等。第四部分:雕版创意,展示了版画在日常生活中创造性、延伸性的应用,如藏书票、感谢卡、包装纸、茶巾、壁纸等。
浮雕在造型艺术里是较少被提及的,也可以说是美术的“边缘学科”。严格意义上来说,它是介于雕塑和绘画之间的一种造型艺术,优秀的浮雕作品充分发挥了这二者的长处,既能呈现绘画构图的平面性,又可以呈现雕塑空间的立体性。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世界壁画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几乎每个朝代都有浮雕作品出现,只是每个历史时期它的学术称谓与所呈现出的艺术形式有所不同。纵观东、西方壁画史,浮雕壁画所占据的比例是非常大的。这些优秀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主题性,在这些作品的创作背后都倾注了艺术家们的大量心血。在这些硕果累累的艺术成就基础上开拓创新是不容易的一件事,它需要时间的沉淀,一个漫长的知识储备与积蓄过程。那么,对于一名从事浮雕壁画的工作者来说,面前所面临的任务是艰巨的,责任也是重大的,但同时
《敦煌传:四大文明汇流之地》是“丝路百城传”丛书重要读本之一。敦煌虽不大,但数千年来,是中西多元文化荟萃之地,世界四大古文化都曾在这里集结、播撒,创造了世界瞩目的“敦煌文化”。作者在概述中对敦煌的人文地理历史等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提炼,再以年代为序,系统呈现了敦煌各个发展时期的精神和物质状貌。其独特的敦煌石窟,更如同一座历史的丰碑,铭刻着人类社会演变的纷繁历史、兴衰浮沉、风云变幻,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史册上占有光辉的篇章。
本书为“走读山西”系列丛书之一。全书以山西古代壁画为研究对象,从美术、考古、历史、社会、地理、建筑等角度,展现山西古代壁画丰富厚重的历史,内容覆盖了汉代壁画、北朝壁画、唐朝壁画、金元壁画等内容,力求让更多的人了解山西壁画,唤起全社会对中国古代壁画的保护意识。
刘岘先生是“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先驱和开拓者,是我国20世纪现代版画的著名艺术家。他近60年的创作与中国社会命运紧相呼应,其数千幅木刻作品,为中国版画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本书是在他的多本作品集之外,又将他书写的部分文章选编而成的。书中既有他对家乡、对童年的温馨回忆,也有对鲁迅先生多次对他亲切教诲和指导的记述;既有对革命经历、延安生活的回忆,也有他有感而发的艺术评论……内容丰富多样,文笔亲切朴实、自然流畅,其间浸透着刘岘丰富的内心情感,不失为耐人阅读的散文。本书是刘岘先生版画创作与艺术风格的有力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