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新闻编译》与同时出版的《英汉新闻翻译》是姊妹篇,都属高等院校新闻专业的专用教材,主要讲授如何把中文新闻或中文信息通过翻译和编辑的方法处理成英文新闻,其成稿供国外、的英文媒体和英文读者使用。本书是作者长期从事对外英文新闻报道和新闻翻译的经验总结,其中还汇集了作者在香港树仁学院(现香港树仁大学)讲授高级英文新闻写作和新闻翻译课程的讲义,以及在清华大学讲授汉英新闻编译和英汉新闻翻译课程的讲稿。它既是新闻院校的专业教科书,也可作为有志于学习英文新闻写作的记者、编辑和青年教师的专业进修教材。
本书以26个字母为纲,依次用形象生动、有幽默色彩的图片来解释字母的基本含义,图片示例让人一目了然,还给人一种“原来是这样的,以前从来不知道”的恍然大悟的感觉,从而留下深刻印象,轻轻松松记住字母的基本含义和代表性的单词。本书首次明确地提出“26个字母背后的含义”,揭示26个字母背后的意义,并且提出只要记住26个字母的含义,就能达到轻松背单词的效果。
本书按照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大纲编写,系国家人事部项目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大学法语笔译课程的教材。 随着化进程的发展,我们国家越来越多地融入国际
《英文修辞》由范家材著。威廉·萨费亚(William Safire,1929—2009),《纽约时报》语言专栏(“OLanguage”)评论员,堪称文坛祭酒。他说,学习知识有三重目的:knowledge for survival (知以求存), knowledge for achievement (知以求成), knowledge for amusement (知以求趣)。如果说这三重探求是一般书籍的共同点,《英文修辞》完全认同外,另有三重特色:醉心审美情趣 (rhetoric for aesthetic appreciation),眷念人文历史(rhetoric for liberal studies),沉浸于语言的表达(rhetoric for linguistic purposes);三者经纬交织、相辅相成,审美、素养、语用三维一体。
本书收录并分析了英语中常用的1130多个词根、145 个前缀和229 个后缀,揭示了英语词汇构词及词义生成的内在规律,有助于读者一改机械性记忆单词为理解性记忆,并在实际学习中收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之效。
英语很多差一点的词,在中文差别很大。这些错用或误用,通常来自母语影响或文化差距,轻微只是闹闹笑话,严重可能失去双方的信任或商业订单。 在本书中,作者整理了这些常见错误,清楚指出问题所在,深受英语学习者的喜爱。大家经常不知道自己这样说、这样写是错的,也因此每一个错误背后都是一个惊奇。细细品味这些错误带来的惊奇,让学习英语之路走得更轻松、更有乐趣。 【集合:60种常犯错误】错用或误用英语的最主要原因,在于观念不对,才会用错词、发错音、表达不对。本书精选英语使用中常犯的错误60种,可谓非英语母语学习者常见问题的集大成。逐一修正这些“非典型英语”的失误,就能使用连外国人都称赞的标准英语。 【调整:从思路下手】如何避免失误,让英语程度大幅度提高,重点就在于厘清英语学习的思路,四大篇章,从剔除
《英译汉教程新编(英语专业精品教材)》由马秉义主编,本书以英汉比较为切入点,从英汉语言差异、思维差异、文化差异的比较中提出英汉 互译的规律和技巧。以句子结构、语篇为研究单位,让学生从英汉比较与翻译实践中学习翻译理论与技巧。突出英汉比较,抓住英语句子结构SVO与汉语句子结构话题说明,展开英汉互译的理论与技巧。《英译汉教程新编( 英语专业精品教材)》思路清晰、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对于提高翻译学习者的英汉比较思维以及英汉翻译能力将大有裨益。
本书以26个字母为纲,依次用形象生动、有幽默色彩的图片来解释字母的基本含义,图片示例让人一目了然,还给人一种“原来是这样的,以前从来不知道”的恍然大悟的感觉,从而留下深刻印象,轻轻松松记住字母的基本含义和代表性的单词。本书首次明确地提出“26个字母背后的含义”,揭示26个字母背后的意义,并且提出只要记住26个字母的含义,就能达到轻松背单词的效果。
《汉英新闻编译》与同时出版的《英汉新闻翻译》是姊妹篇,都属高等院校新闻专业的专用教材,主要讲授如何把中文新闻或中文信息通过翻译和编辑的方法处理成英文新闻,其成稿供国外、的英文媒体和英文读者使用。本书是作者长期从事对外英文新闻报道和新闻翻译的经验总结,其中还汇集了作者在香港树仁学院(现香港树仁大学)讲授高级英文新闻写作和新闻翻译课程的讲义,以及在清华大学讲授汉英新闻编译和英汉新闻翻译课程的讲稿。它既是新闻院校的专业教科书,也可作为有志于学习英文新闻写作的记者、编辑和青年教师的专业进修教材。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作者是西晋初的陈寿。陈寿(233—297年),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中评价高的“前四史”之一。
1. 《星火英语·全国重点院校考博英语真题详解(全新改版)》收录全国17所重点院校70套真题,解析详尽。 2. 由资深考博专家联合编写,解析透彻,思路清晰,深入剖析真题思路,全面把握命题原则。 3. 送《考博英语基础词汇3600》,方便携带、随时记忆。 4. 免费送,免费送北京大学、中科院、人大等41套考博真题PDF及6套真题听力。
写作必以观念或思想为先导,这是一条不变的法则。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就更为如此。《观念的生成:主题写作读本》就是一本为达此目的而编撰的英美大学一年级写作课教材,在中国适用于英语专业本科高年级阅读和写作课。所谓“观念的生成”,说的是作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大致要回答下面这些“说来容易写起来难”的问题:思想从哪儿来?是关于什么的?该如何表达?怎么去总结和评价?本书通过理解、生成、扩展和应用思想这四个步骤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理解就是理解所读文本的特殊观点;生成就是通过这种理解性阅读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扩展就是扩展文本的语境,使其与其他相关文本联系起来,扩大思考的幅度;应用就是在这三个步骤之后让学生将理解、生成和扩展的思想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全书共分八章,
本书有三个特点:1.采用对话体的形式,引人入胜;2.结合翻译理论与实践,实用性强;3.练习译文多样,评析中肯,富有启发性。
《汉英新闻编译》与同时出版的《英汉新闻翻译》是姊妹篇,都属高等院校新闻专业的专用教材,主要讲授如何把中文新闻或中文信息通过翻译和编辑的方法处理成英文新闻,其成稿供国外、的英文媒体和英文读者使用。本书是作者长期从事对外英文新闻报道和新闻翻译的经验总结,其中还汇集了作者在香港树仁学院(现香港树仁大学)讲授高级英文新闻写作和新闻翻译课程的讲义,以及在清华大学讲授汉英新闻编译和英汉新闻翻译课程的讲稿。它既是新闻院校的专业教科书,也可作为有志于学习英文新闻写作的记者、编辑和青年教师的专业进修教材。
《法语常用动词介词搭配词典》内容简介:学好法语,很重要的一环是掌握语法,而动词又是语法中的重点,特别是动词与介词搭配的正确理解和运用。本词典的宗旨是为了方便学生学习和正确理解基本常用动词和不同介词搭配的用法。直接及物动词只有一种结构,动词后直接加宾语,说明一个动作的直接对象或结果,它直接和动词联结,无须中介成分。
《法语常用动词介词搭配词典》内容简介:学好法语,很重要的一环是掌握语法,而动词又是语法中的重点,特别是动词与介词搭配的正确理解和运用。本词典的宗旨是为了方便学生学习和正确理解基本常用动词和不同介词搭配的用法。直接及物动词只有一种结构,动词后直接加宾语,说明一个动作的直接对象或结果,它直接和动词联结,无须中介成分。
写作必以观念或思想为先导,这是一条不变的法则。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就更为如此。《观念的生成:主题写作读本》就是一本为达此目的而编撰的英美大学一年级写作课教材,在中国适用于英语专业本科高年级阅读和写作课。所谓“观念的生成”,说的是作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大致要回答下面这些“说来容易写起来难”的问题:思想从哪儿来?是关于什么的?该如何表达?怎么去总结和评价?本书通过理解、生成、扩展和应用思想这四个步骤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理解就是理解所读文本的特殊观点;生成就是通过这种理解性阅读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扩展就是扩展文本的语境,使其与其他相关文本联系起来,扩大思考的幅度;应用就是在这三个步骤之后让学生将理解、生成和扩展的思想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全书共分八章,
《当代英语介词词典》正文以介词(词组)为主线,每个介词(词组)构成一个独立词条。除无搭配能力和/或无成语用法的介词(词组)词条基本用法之外,其他介词(词组)词条均由[用法]、[搭配]、[成语]三部分组成。词典正文后附有“总索引”,每个索引词目之后标有其在正文中的相应页码。具体检索方法如下: 用户如果需要全面地了解某个介词的用法,只需顺着正文书眉上的词目或“总索引”中标出的页码指引,分别查阅有关词条的[用法]、[搭配]、[成语]即可。如果用户仅想了解某个介词的基本用法,可按照书眉上的词目指引或根据“总索引”中标示的页码,查阅该词条的[用法]部分。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作者是西晋初的陈寿。陈寿(233—297年),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中评价高的“前四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