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子是一只从出生就被人类跟踪研究的野生大熊猫。它接受了大自然的洗礼,也遭受了动物园里“电刑”之苦。但是幸运的是,虎子如今自由地生活在属于它的野地中。据科学家统计,每10只大熊猫中就有1只仍被关在动物园里或饲养场里……《熊猫虎子》作者潘文石通过17年的野外科学考察,真实记录大熊猫奇特的生活方式及其神秘的“社会”结构。充满激情的文字和珍贵的野地大熊猫图片将改变你对大熊猫的印象,也将引发人们对环境伦理的深层次思考。
蝴蝶被誉为“会飞的花朵”。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当前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引人注目的动作类群之一,并与其它生物类群一起,共同成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台湾有蝴蝶约400种,《海南岛蝴蝶》记载了海南岛蝴蝶600余种,并将蝴蝶的研究与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唤起人们重视对热带森林的保护。 《海南岛蝴蝶》一书发表的新种,新亚种和中国分布新记录之多,在我国已发表的地区性著作中是没有先例的。本书在蝴蝶区系、生态分布方面的研究也比较突出,这是作者深入调查研究的结果。本书图文并茂,为人们介绍了蝴蝶的基本知识,可供科研工作者和蝴蝶爱好者参考应用。
随着航空事业的迅猛发展,航空安全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如何对飞行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到确实的事故原因、给出客观公正合理的结论、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以避免今后重复发生同类飞行事故,是一个极其重大的研究课题。作者根据长期从事飞行事故调查与分析的工作经验,编写了《飞行事故调查与分析》丛书,包括《飞行事故调查与分析导论》、《典型飞行事故调查与分析方法》、《飞行事故调查与分析设备》三部著作。本书是丛书的册,共分4章和2个录:章,飞行事故调查概论;第2章,飞行事故调查的逻辑分析方法;第3章,飞行事故调查的组织;第4章,飞行事故调查与分析程序;录A,《国际民用航空公约》件13简介;录B,外军飞机的飞行安全管理和运行。 本书可作为飞行事故调查与分析专业人员的教材,也可作为航空安全管理人员
《中国昆虫图鉴》以“目”分类,分门别类地介绍了遍布中国的32个目800余种昆虫。每种均详尽地介绍了昆虫名称、别称、拉丁文名称、所属科、外观特征、生活习性、分布区域。 《中国昆虫图鉴》所讲述的每一种昆虫,都配有手绘彩色插图。 《中国昆虫图鉴》在书后有简明的内容索引,更方便读者查阅。 《中国昆虫图鉴》让读者朋友可以最直观、详细地了解中国野菜知识,极具实用性,精美的精装装帧,更是适合家庭阅读与收藏。
《理论物理( 册):古典动力学》是作者根据长期从事教学实践编写的一部比较系统全面的物理。本册分甲部(Lagrangian动力学)和乙部(Hamiltonian动力学)两部分,甲部内容共分12章:、2章讲述初等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第3章讲述Lagrange方程式;第4—1章分别讲述Lagrange方程式对各种力学系统的应用;2章讲述Gauss—Hertz及Appell原理,乙部内容共分8章:章讲述变分法;第2章讲述Hamilton原理与最小作用量原理;第3、4章讲述Hamilton正则方程式和正则变换;第5章讲述古典力学中的时间可逆性;第6章讲述Hamilton—Jacobi理论;第7章讲述角与作用量变数,缓渐不变性;第8章讲述力学与光学。
生命是如何将自己“发明”出来的?DNA从何而来?我们为什么会死?过去几十年里,诸多开天辟地的新研究已经为生命的构成带来了生动出彩的见解。以这些宝贵的进步科学发现为源头,生物化学家尼克·莱恩重塑了生命的历史。他描述了演化史的十大发明,并将每一项发明——从DNA到性,从热血到意识,很终是死亡——的故事娓娓道来:它们如何改变了生命,许多时候甚至是改变了地球本身。
《马达汉西域考察日记(1906-1908)》是芬兰探险家马达汉在100多年前到中国西部地区进行探险、考察活动的个人日记。《马达汉西域考察日记(1906-1908)》记述这位芬兰探险家自1906年从中亚进入我国新疆,横跨中国八个省份行程14000公里为期两年的考察记录,及其大量的社会、人文图片记录和文物收集等。
《冲击波物理教程》系统介绍了冲击波物理的基本理论与应用。全书共分四章,包括可压缩流体力学基础知识、简单波、气体中的冲击波和固体中的冲击波等内容。《冲击波物理教程》取材经典、物理概念严谨清晰、物理图像鲜明直观、数学推导简明扼要,体现了冲击波与简单波在物理与力学两大学科领域交叉融合的特点,展现了基本理论的灵活运用,实现了基础、简明、经典和实用的有机结合。在内容编排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遵从了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冲击波物理教程》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研究生、大学教师、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科学不仅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而且今后的社会发展更离不开科学。我们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关键是科学的现代化。如何促进科学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前进速度,科学史的研究对促进科学的发展不无裨益。生命科学在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生命科学的昨天也今天有利于对生命科学的学习、把握和发展。生命科学是研究生活物质的科学。人类很早就开始认识和研究自然,其中包括对生命物质的研究,最初对生物的研究不是十分专业化的。称为NaturalHistory,中文译为博物学,从英文的含义看有对自然现象系统、忠实记叙的意思,也包含有“古今自然”的系统知识。我们生命科学的教学偏重于事实的叙述和介绍,而忽视其中思维观念的发展,不利于全面掌握生命科学的系统知识。生命科学史的开设对克服上述弱点起着十
《六朝建康历史地理及信息化研究》,本书分为城市历史地理、历史地理信息化两篇,内容包括:岁岁曾冰合六朝建康的气候与自然灾害、湛湛长江水六朝时期的长江与健康、金陵帝王州六朝建康的地理形势及其“城市-区域”格局、淮水六代烟六朝建康的城市水网空间格局、地理信息技术与六朝建康历史地理研究、超媒体地理信息技术在六朝建康历史地理研究中的初步应用等。
连续相变临界指数的成功计算是过去25年来理论物理学所取得的主要成就之一。这一成就是通过标度和场论技术的使用而取得的,由此这两项技术成为物理学许多领域,特别是量子场论领域的标准理论工具。《国外物理名著系列19:临界现象理论 重正化群导论(注释版)》在适合低年级研究生理解的水平上提供了对这些知识的透彻介绍,读者只需具有扎实的大学本科物理和数学基础,即可领会《国外物理名著系列19:临界现象理论 重正化群导论(注释版)》的内容。《国外物理名著系列19:临界现象理论 重正化群导论(注释版)》首先介绍连续相变,然后综述必要的统计力学知识,继之以对标准模型、若干解以及数值模拟技术的论述。紧接着对实空间重正化群和平均场理论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国外物理名著系列19:临界现象理论 重正化群导论(注释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