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諸子為中國哲學之精華所在,各家均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各有建樹。本書所收各篇,文字清晰,思理整然,辨析異同,每多創見,確能使讀者深刻認識各家獨特之精神面貌,出版後廣受學界好評。此次增訂再版,特加入〈荀子言「心可以知道」釋疑〉及〈檢討儒法的價值觀〉二文,以饗讀者。欲認識、研究先秦諸子思想者切不可失諸交臂。 作者简介: 廣東南海人。民國十九年生。香港新亞書院哲學系畢業,新亞研究所碩士,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碩士。曾任新亞研究所研究員及兼任講師,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講師,後旅居加拿大。現任教於香港法住文化書院。著有《剛健的人生》、《先秦諸子論叢》等,並曾參予《唐君毅全集》之編輯工作。
塔西佗是古代羅馬最偉大的歷史學家,也是與希臘的希羅多德齊名的世界最偉大歷史學家之一,他同時留下了 《歷史》和《編年史》兩部膾炙人口的鉅著。尤以《歷史》著意描寫多米提安的殘暴統治,是針對一場痛苦回憶所作的記述。《歷史》一書寫於《編年史》之前,但涉及的年代則接在《編年史》之後,兩部著作實際上構成了整個帝國初期的歷史。 而《歷史》一書也可視為《編年史》的續編!塔西佗在日臻成熟的拉丁文體中別闢蹊徑,以簡潔、含蓄而有力的風格,為我們留下了一幅古羅馬帝國初期歷史的絢麗繪卷。
內容簡介 中國的「中世紀」和歐洲意義上的中世紀(the Middle Ages)不同,本書所指的「中世紀」,是指中國的中唐時期,作者使用一個歐洲的詞語,是爲了喚起一種聯想:歐洲從中世紀進入文藝復興時期,中國也從唐到宋做一個轉型。「中世紀」的稱謂,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可以從這裡開始討論,八九世紀之交,也就是在唐貞元、元和年間,所産生的文學、文化史上的重大變化。 中唐是中國文學中一個獨特的時刻,又是一個新開端。在許多方面,中唐作家在精神志趣上接近兩百年後的宋代大思想家,而不是僅僅數十年前的盛唐詩人。中唐文學的特色,有特立獨行的詮釋,有對小型私家空間的迷戀,有優美的園林,也有浪漫的愛情故事和鍾愛的情人。
夫釋教者,以清淨為基,慈悲為主。您知道嗎?早在一千四百年前,中國河北省已經有一群有組織的佛教徒, 從事著如同今日「慈濟功德會」所做的各種社會救濟工作,他們可以說是現代「慈濟人」的前身。本書以生動 活潑的筆觸,描繪中國中古時期(三至十世紀)在佛教強烈影響之下,人民生活的各個層面。雖然佛教對日常 生活有相當的制約,但佛教寺院和節日,也是當時人們重要的節慶和娛樂。佛教的福田思想,更使朝廷將官方 救濟貧病的社會工作委託寺院與僧人經營。透過細膩的歷史索隱,本書將帶您走入中古社會的佛教世界,探訪 這一道當時百姓心中的聖潔曙光。
本書主要是透過樂舞百戲的研究來了解漢代的社會型態、消費習俗、社群分類與貴賤觀念。寫作的重點不在針對個別樂舞進行注解性、系統性或歷史性的討論﹐而著重於樂舞百戲與社會生活之間的相互關係。全書分六章﹐第一章是導論﹐概述治史之旨趣與研究散樂百戲的源由﹐末章是結論。除此之外﹐第二、三、四、五章是全書之主體。其中﹐試析雅樂式微的可能原因﹐民間樂舞興起的各種條件﹐以及考訂各種游藝活動的內容。最後嘗試解釋樂舞百戲與社會生活的關係﹐從中尋繹傳統社會游藝的基本質素。
想像也有文法, 抓住創意的繮繩,練習讓思想奔放! 往池塘丟小石頭,激起漣漪環環擴散,晃動睡蓮、蘆葦和紙船 往作家腦海丟石頭,竟然激出鞦韆、律師與陶笛? 鬼才羅大里帶你到他大腦裡見習,一窺大爆發的無限創意。 想像力是否天馬行空、無跡可尋?創意是否為少數人的專屬才華特權?被奉為義大利國寶的作家羅大里並不如此認為。在《想像力的文法》中,他以幽默逗趣的風格,隨筆點出一個個突破思考框架的祕訣,在循規蹈矩的高牆上鑿出無數孔洞,讓我們能窺見牆外,並且穿越過去。 羅大里從一顆落入池塘的小石頭講起,將話題拓展至涉及想像的各種層面,暢談聲響韻律、字詞蘊涵、畫面意象、角色特性、情節推演??他憑藉其寫作、閱讀、教學、生活的經驗,大談打油詩、謎語、民間故事、文學小說、兒童遊戲、個人作品等文
大腦是具有可塑性的,意思是你的大腦不只在童年、而是終其一生都能建立新的連結 包括自閉症的大腦。 世*知名的自閉症患者天寶博士,將在本書中帶領讀者參觀自閉症的大腦,並走一趟自閉症基因解碼之旅。 天寶博士以自己的大腦核磁共振造影(MRI)為例,除了闡述自身經驗,也解說多次腦部掃描所帶給她的啟發。這些掃瞄為她童年時期的語言發展遲緩、恐慌發作和解讀表情的障礙,提供了可能的解釋。 此外,自閉症的基因有如一片深不可測的沼澤,控制大腦發展的基因碼有許多微小的變異。到底引起自閉症的是負面的風險基因,還是會受環境影響的中性基因?天寶博士以淺白的語言,為讀者介紹*新的遺傳學研究。 既然大腦、基因都是先天的條件,自閉症患者和親友在後天能做什麼努力呢? 天寶博士從*新的研究中發現,人們的思考類型應分
本書基於學術的立場,透過觀念史的處理方式,以及知識社會學、法律學、政治學、心理分析學等行為科學方法的應用,對中國法家哲學提供一個整體性的了解。全書分為三大部分:第一篇,介紹法家人物及其主要觀念。第二篇 ,闡明集法家大成的韓非哲學。將他思想的主要部分,重新架構,做系統性的詮釋。第三篇,比較淮南子與法家法論的異同,以解說法家思想在漢朝的演變和發展,並藉以了解漢以後二千多年法家思想的面貌。
管理大師大前研一 親授 ★本書為大前研一日本商業突破(BBT)大學 研究所必修課程「創新講座」之精華濃縮★ 在這個沒有正確答案的時代 可行的入場券 就是突破界限、解決難題的創新思考! ▍受限於既有概念的人創造不出嶄新事物,頂多只能用盡全力踩在過往功勳的延長線上,死命維持前人的成果。 大前研一 我們正處在一個只憑個人之力就能改變世界的時代,一個為「從0創造1」的人們而生的大環境已逐漸成形,只要從零開始創造出一個簡單明了的事業概念與服務內容,就能為商業世界帶來革新,再加上背後有札實支持系統的事業形態,甚至可能進一步「從1到100」、再從「100到10000」,即使不依賴組織,只憑個人也能做到,因此每個人都該勇敢挑戰大事業,在這個時代贏得屬於自己的勝利。 本書提供的正是迎向新時代的工具 突破界限從
《周易》是老祖宗留傳下來的一部智慧寶典,向來被稱為群經之首。從文獻學的立場來看,《周易》的確是經典中的經典,根源裏的根源。不讀《周易》,即談不上了解中華文化。《周易》包含「經」與「傳」兩部分,其基本概念,幾乎全在乾坤二卦中。《繫辭傳》說:「乾以易知,坤以簡能。」、「一陰一陽之謂道。」又說:「乾坤,其易之縕耶!」、「乾坤,其《易》之門耶!」因此掌握乾坤二卦的義理,才能進入《周易》之門,以窺其殿堂之宏偉,寶藏之豐美。本書乃黃慶萱教授繼《魏晉南北朝易學書考佚》、《周易讀本》、《周易縱橫談》三書之後,《周易》研究的*力作。依據漢儒費直、鄭玄以傳說經的理念,採用清儒朱駿聲以傳附經的方法,將《十翼》有關乾坤的部分,分別錄置在二卦各卦爻辭之後,目的在「使學者尋思易了」,對古人之說乾坤二卦
此書乃星雲大師與鳳凰衛視總裁劉長樂先生的對談錄,主要就社會現狀、人生態度、企業管理等範疇交流,分享為人處世的智慧。 忍一句,耐一時,退一步,饒一着,是為做人的密行。凡事相容,多交流對話,謀求共處之策,方能一同進步。
劉向所編撰的《列女傳》目的在作為帝王后妃與外戚的借鑑,是一部介紹中國古代婦女行為的著作,也可視為是一部古代婦女史。所選婦女從遠古到西漢,歷史跨度長;有后妃、夫人和民女,人物眾多,具有哲學、史學、文學和文獻價值。在一則則的歷史故事中,往往包含有積極意義,既反映出民主色彩的婦女觀,也凸顯出它在思想上的貢獻。本書「導讀」對其人其書有詳盡的討論,各卷章旨說明簡要,注譯明白曉暢,是今人研讀《列女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