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颁布和实施以来,民诉法领域的许多相应法律法规内容均陆续进行了配套修订。包括基础性的《民事诉讼法》(2021年修改)及其解释(2022年修改)。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版的内容已经不适用的读者使用需求,需要进行改版。此次改版在版的基础上,一是修订了和更新了新的法律规范,同时加入新颁布的重要法律法规;二是进一步精简了相关内容,在编排上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在保证体系性的同时更加突出重点法律法规,方便读者高频使用。
临时仲裁制度在中国的探索由来已久,但其理论发展与实践运行却呈断裂状态。对于临时仲裁的本土化,既有理论研究大多未谈及临时仲裁在中国实践中可能遭遇的困境与突破。本书梳理临时仲裁与机构仲裁之界分及比较优势,基于我国自贸区纠纷解决机制的创新与实践,阐述临时仲裁本土化构建的现实必要性与可行性;结合《横琴规则》《最高院意见》对自贸区临时仲裁制度构建的探索历程,以及其中存在的技术性瑕疵与适用难题,分析中国开展临时仲裁机制创新的制度障碍;立足《仲裁法》修改大背景,探讨临时仲裁司法协助制度的本土建构、临时仲裁机构化的破解、临时仲裁与机构仲裁的接轨与融合、临时仲裁的司法救济与司法监督等问题;最后,从宏观、微观层面搭建我国临时仲裁立法的体系与规则,完善临时仲裁的相关配套制度。
这套《吧城华人公馆(吧国公堂)档案丛书》之一的《公案簿》的校注、出版工作,公元2000年起列入中国厦门大学的校际交流中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本书是原始档案记录的年代分别是1832年6月8日—1834年8月1日,1843年10月20日—1844年6月7日十年间的吧城华人公馆(公堂)事务。本书正文原以毛笔楷书、行楷、行草、草书汉字书写,杂以古今字、异体字、俗字、当时通行的简体字,本次校注径改为中国大陆现代规范的繁体字。档案原文中,凡公元纪年皆使用苏州码,公元纪月、纪日皆使用汉字,本次校注皆以阿拉伯数字统一之。档案原文中,钱款额、物品数额、人数等往往混用大、小写汉字或苏州码,本交校注地于几可能带小数(即非整数)或百位数以上的货币、度量衡数据,一律改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之;对于其中带有多级计量单位的货币、度量衡数据,本次校注一
本书以行政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为基点,重点结合行政赔偿司法解释内容,对行政赔偿及其诉讼制度进行探讨。本书由司法解释起草者优选院行政庭杨科雄博士撰写,在介绍和还原司法解释的修改背景、原本含义、观点分歧以及
民事诉讼法学是法学专业主干、核心课程之一,在法学教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本书为《民事诉讼法学通论》的第二版,围绕2013年实施的新《民事诉讼法》和2015年实施的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规定,并吸收借鉴近年来有关民事诉讼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编写,阐述了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定与基本原理。在全面覆盖教学内容的同时注重突出教学重点,在以理论为本的基础上注意联系实践,分析介绍了民事司法改革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审判和执行工作实践经验,有助于读者全面掌握民事诉讼法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同时也有利于读者培养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本书非常适合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学生课堂教学使用,相关法律人士也可以用作辅助读物。
本书第八版遵循大陆法系规范出发型民事诉讼的法律思维传统,深入浅出地阐发民事诉讼 法学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系统、准确地阐述民事诉讼法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初步树立权利保护的诉讼目的观和正当程序的价值理念,塑造他(她)们健全的程序法律思维。在内容上,结合*人民法院2015年2月4日颁布实施的新民诉法司法解释的规定,做到 权威 性 前沿性 规范性 新颖性 实用性 ,力争使本书成为民事诉讼法研习者步入民诉法学殿堂的阶梯。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民事诉讼法研习方法、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诉与诉权、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民事诉讼受案范围、管辖、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多数人诉讼、民事诉讼证据与证明、法院调解、临时性救济、诉讼保障制度、*审普通程序、简易程序与小额诉讼程序、民事裁判、上诉审程序、再审程序、特别
清朝作为中国的末代封建王朝,法制已经相当完备,虽然清朝仍然没有从概念上明确划分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的区别,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民事法律关系的日益复杂化,民事案件在全部司法统计中已占有相当的比重,民事诉讼程序也日趋规范。因此,研究清代民事诉讼制度,有助于了解中国封建制度下民事诉讼制度的概貌,特别是清朝距今不远,遗留下大量的民事司法档案。这对于研究清代民事诉讼制度无疑是重要的手资料,尤其是近年和以前发现的陕西紫阳县档案、四川冕宁县档案、四川巴县档案、河北宝坻县档案、台湾淡新档案,为研究清代的民事诉讼制度提供了重要条件,《清代档案与民事诉讼制度研究》即是根据这些司法档案,对清代民事诉讼制度从管辖、受理、代理、证据、审判、调处、结案、覆汛、上控等进行全面梳理,探寻其中的规律性
本书立足中国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实践,以司法确认、完善小额诉讼程序、完善简易程序规则、扩大独任制适用范围、健全电子诉讼在试点法院的改革推进为研究内容,对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展开实证研究,同时对域外的相关理论与制度规范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实证分析与效果评估,对我国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从价值目标、制度衔接、效果实现程度、继续推进方案等予以系统总结并作前瞻性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深化民事诉讼程序改革提供经验支持和理论支撑。
作为企业外部参与财富的第三次分配,好的股权激励能够实现社会、企业和激励对象的三赢。但是,股权激励的迅速发展也导致相关民事纠纷增多,但是由于股权激励纠纷背后的法律关系往往既涉及劳动关系,又涉及一般民事法
婚姻家庭继承法关系到千家万户、男女老少切身利益,是普遍性仅次于宪法的根本大法,涉及面广,伦理性强,灵活性大。本教材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教师指导引领,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训内容的设计注重学生
机动车已经逐渐成为人们主要的代步工具。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其所带来的一系列交通安全问题凸显出来,交通事故发生率逐年升高,事故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也逐渐增加。本书的编写目的就是通过实例讲解和
条文对照本书围绕新修正的《民事诉讼法》的重点条文进行解读,同时对2021年修改涉及的条文特别整理了新旧对照表,列于相应条款之下,并针对不同修改情况采用特殊文字标记,以展现条文的变化,使读者清晰了解该条的立法变化。重点解读本书对《民事诉讼法》的主体法条进行专门注释并提炼条文主旨,部分条款特设“实用小贴士”,便于读者把握其核心要义。典型案例本书从 指导案例、参考案例和公报案例中悉心梳理出关于民事诉讼程序的典型案例,并提炼司法裁判要旨,便于读者对条文的司法适用有 为直观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