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50-10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发现秘色瓷
    •   ( 44 条评论 )
    • 郑建明林毅 著 /2023-07-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秘色瓷 是晚唐五代越窑最高等级的产品,其出现标志着制瓷史上划时代的技术飞跃,胎釉工艺的突破,带动了全国制瓷业的腾飞,是之后汝窑、龙泉窑、南宋官窑、高丽青瓷等高等级瓷的工艺基础。秘色瓷斐然清润,自出现起便美誉连连, 轻旋薄冰盛绿云 的风貌更是契合着时代艺术追求。 本书以考古学者的足迹为线索,再现了秘色瓷的发现过程:从兴盛的中晚唐荷花芯窑址,到由盛转衰的北宋寺龙口窑址,再到南宋越窑的低岭头窑址,最终在后司岙窑址找到秘色瓷的集中产地。这一过程再现了越窑青瓷发展历程中几次大的转向,并通过青瓷的光影映射出其时政治、文化的变迁。

    • ¥88.4 ¥108 折扣:8.2折
    • 古瓷之光(精)
    •   ( 73 条评论 )
    • 涂睿明|责编:王管坤 /2021-07-01/ 湖南美术
    • 《古瓷之光》是知名瓷人、陶瓷文化研究者涂睿明的全新力作。以朝代为序,遴选了中国陶瓷艺术 77件至美珍宝,记录下陶艺与中华文明碰撞的每个精彩瞬间,深入讲述中国陶瓷艺术的美学变迁。 从古瓷的造型、色彩、材质、工艺、历史背景等角度切入, 展现中国陶瓷征服世界的美学魅力,重点解读其美在何处、普通人如何欣赏以及这些陶瓷器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中的功能与角色,让我们得以从一件件陶瓷作品中,探寻到历代的审美雅趣、民俗风情与匠心工艺。 读完本书,当我们在博物馆中面对一件瓷器时,便懂得如何去欣赏它造型的优雅、颜色的美妙、画面的意趣、细节的深意、背后的故事……对中国陶瓷的美,产生 加具体、深刻的认知和感受,而不再只是用简单的一个“美”字笼统概括。

    • ¥57.96 ¥138 折扣:4.2折
    • 古代外销瓷器研究-中国古代陶瓷研究
    •   ( 211 条评论 )
    • 冯小琦 主编 /2013-11-01/ 故宫出版社
    • 1987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正式成立,经过了20余年的发展历程,做了大量的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并对一些重要的水下历史文化遗存,进行了成功的抢救性水下考古发掘,获得了一批重要的考古发现和大量珍贵的水下文物资料。这些考古实物资料中的大部分是中国外销瓷,这些外销瓷都能够与国内古窑址考古出土、海外发现的同类器物相对应,从而为研究当时海上丝绸之路(又有称之为“陶瓷之路”)的形成、发展及其历史作用以及中国陶瓷史、世界贸易陶瓷史,都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考古实物依据和参考。

    • ¥69.3 ¥96 折扣:7.2折
    • 大唐的颜色:唐三彩面面观 赵宇共
    •   ( 95 条评论 )
    • 赵宇共 /2023-03-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唐三彩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铅釉陶器,造型雄浑大气,釉色奇幻绚丽。作为唐代艺术的一个重要代表,唐三彩从人物俑、动物俑、生活器具到建筑模型、宗教祭器,无所不有,包罗万象,反映了唐代缤纷多彩的社会生活和艺术创作,也使今人对唐代的文化、社会充满了想象。 《大唐的颜色:唐三彩面面观》作者通过对博物馆藏品和已发表资料的研究,依据考古报告和历史文献,从功能、出土地、品类、数量、质地、使用痕迹等方面讨论唐三彩的属性,同时,结合古代文献,对唐朝时期的唐三彩诸问题进行探析,如唐人如何称呼唐三彩,唐朝时唐三彩的生产流通,唐三彩是否统一配给,等等。此外,作者还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对唐三彩的鉴赏心得,其中不乏实用性的观点。 《大唐的颜色:唐三彩面面观》图片百幅,图文并茂,方便大众读者从多个方面认识

    • ¥85.4 ¥106 折扣:8.1折
    • 过渡期青花瓷(平)
    •   ( 168 条评论 )
    • 谢小铨 著 /2012-10-01/ 文物出版社
    • 中国使用钴蓝颜料做呈色剂的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时期;两爵之间,青瓷的烧造出现了有意识的釉下彩装饰,但没有发现使用钻料的情况;隋代出现了成熟的白瓷,使青花瓷的出现具备了必要条件;扬州唐城出土的白地蓝花青花瓷残片,是迄今所见早的青花瓷实物,它将中国青花瓷出现的年代前推到9世纪前后;两宋时期,青花瓷虽有烧造,但未成气候;青花瓷的真正成熟时期是在元代。

    • ¥80 ¥160 折扣:5折
    • 15世纪的亚洲与景德镇瓷器
    •   ( 209 条评论 )
    • 上海博物馆 编 /2020-05-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在以往的陶瓷研究中被约定俗成地称为 空白期 。这主要是由于这一时期的陶瓷烧造情况几乎不见于文献记载中;且在很长一段时间中,这一时期生产的官窑和民窑瓷器在国内外的出土品、传世品中均非常罕见,尤其是带年款的官窑作品。然而,近年来伴随着考古材料的不断丰富与学术研究的持续深入,所谓的 空白期 瓷器的窑业制度、风格特征、贸易销售等情况已逐渐清晰。 本书为上海博物馆 明十五世纪中期景德镇瓷器大展 特展普及读本,特邀请研究 空白期 瓷器以及亚洲历史的著名学者撰文,力求展现学界对于 空白期 的*研究成果,以及该时代背景下的亚洲整体局势与发展情况。

    • ¥68.6 ¥98 折扣:7折
    • 釉上彩瓷器研究—中国古代陶瓷研究
    •   ( 146 条评论 )
    • 中国古陶瓷学会 编 /2014-12-01/ 故宫出版社
    • 王亚民和王莉英编著的《釉上彩瓷器研究》内容 包括:广彩瓷器中人物纹饰的演变;广彩促进中西瓷 画技巧的演变;绚彩华丽金碧辉煌的广彩瓷器;试论 广彩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原因;初识广彩瓷;广彩刍议 ;扒龙舟盛景——佛山市博物馆藏广彩瓷盘释读;乾 隆时期广彩纹章瓷器边饰的流行年代及断代意义;浅 议广彩瓷的“红”与釉上彩瓷的“红”之异同;广彩 彩绘显微分析研究等。

    • ¥69.3 ¥96 折扣:7.2折
    • 磁州窑瓷器研究-中国古代陶瓷研究
    •   ( 211 条评论 )
    • 冯小琦 主编 /2013-11-01/ 故宫出版社
    • 《中国古代陶瓷研究辑丛:磁州窑瓷器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磁州窑几个问题的探讨、磁州窑瓷器烧造相关问题的认识、磁州彭城窑创烧年代初探、浅谈女真文化对磁州窑的冲击和影响、宋元饮酒风尚对磁州窑的影响、从文字装饰看古代磁州窑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磁州窑书法艺术欣赏、观台磁州窑白地黑花瓷器研究、磁州窑炉上村窑址白地黑花、酱花瓷的初步分析、议磁州窑童子持莲纹等。

    • ¥69.3 ¥96 折扣:7.2折
    • 潮州茶器:1860—2020
    •   ( 59 条评论 )
    • 李炳炎 林楠 /2022-09-01/ 暨南大学出版社
    • 潮州工夫茶历史悠久,以独特的风格饮誉海内外,是海内外潮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传统饮食文化习俗。 本书从茶具的角度切入,梳理近代以来潮州陶瓷业经营背景下潮州茶器的发展脉络,归纳饮茶风俗的变化与茶具的时代特点,突出 传承与创新 。全书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潮州茶器制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60 ¥76 折扣:7.9折
    • 浴火重生:衢州古陶瓷
    •   ( 19 条评论 )
    • 柴福有 著 /2016-01-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分三个部分:陶器篇、瓷器篇、调查篇。作者根据衢州地区古陶瓷出土情况,将陶器篇分为夹砂陶、泥质陶、着黑陶、印纹陶、硬陶、高温釉陶6个部分,瓷器篇分为原始青瓷、婺州窑青瓷、婺州窑褐釉瓷、乳浊釉瓷、青瓷(唐以后)、黑釉瓷、青白瓷、绘彩瓷、青花瓷9个部分。陶、瓷两篇的陶瓷种类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并从形成原因、制作工艺、烧制方法、器物类型等诸方面分别进行介绍。调查篇分别介绍自1976年至2014年底衢州古遗址、古窑址、古墓葬出土古陶瓷情况,并统计汇总,介绍古遗址、古窑址、古墓葬共257处。

    • ¥60 ¥120 折扣:5折
    • 瓷韵中西 : 南昌大学博物馆藏外销瓷精品展
    •   ( 11 条评论 )
    • 江西省博物馆 编 /2013-05-01/ 光启书局
    • 博物馆免费开放是新时期文化惠民政策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让社会公众分享改革开放成果的具体体现,对博物馆人来说,既是一个干载难逢的机遇,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免费开放五年来,江西省博物馆按照“制度治馆,展览活馆,科研兴馆,人才强馆”的办馆思路,坚持文化工作“三贴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尤其在“展览活馆”方面,基本做到了固定陈列,展品面广;临时展览,月月出新;国内巡展,推出精品;出国展览,名扬海外。为了保证临展主题系列化,我们有意识地在策划展览过程中注重展览的连续性,使展览形成体系,逐渐形成了“丝绸之路”、“走近艺术大师”、 “皇帝的宝物” ““百越文化展”等展览系列。此次推出的《瓷韵中西——南昌大学博物馆藏外销瓷精品展》即是我馆“丝绸之路”系列展览之四。 自两汉至明清,

    • ¥96 ¥128 折扣:7.5折
    • 龙泉窑瓷器研究—中国古代陶瓷研究
    •   ( 178 条评论 )
    • 中国古淘瓷学会 编 /2013-11-01/ 故宫出版社
    • 《龙泉窑瓷器研究》内容简介:龙泉窑历史:龙泉窑重要集中在大窑、金村周围,是继越窑发展起来的。创烧于宋代,至南宋前发展,形成独特的风格,烧制的青釉品种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是南方瓷器产地中产量*的窑系。到南宋晚期,浙江庆元、运和以及江西吉安、福建泉州等地都有烧造龙泉风格的青瓷,形成了龙泉窑系。龙泉青瓷是青瓷体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 ¥81.1 ¥96 折扣:8.4折
    • 淘瓷考辨览要--742件实样非语言符号图解
    •   ( 27 条评论 )
    • 许国良,吴元浩 /2013-08-01/ 上海三联书店
    • 《淘瓷考辨览要——742件实样非语言符号图解》是著名瓷器收藏家、鉴定家吴元浩与许国良的又一部力作。两年前吴元浩的《地摊淘瓷777天——手记与实样图解》在上海书展推出引起轰动。本书正是在作者广受市场好评的呼声中推出。作者在本书中针对各个时期的藏品,写下了一百段“淘瓷考辨览要”和大量的“实样览析”,就是从各个方面帮助读者对藏品上难于一眼看出的“非语言性”符号进行了剖析,范围包括器型、器表装饰、色差、色泽、缺陷等等方面;并进而指导读者掌握陶瓷非语言符号的内涵,从而带给读者三个方面的好处:一是帮助断代;二是帮助识货;三是有助于提高欣赏能力。本书必将引起市场新一轮关注。

    • ¥96 ¥128 折扣:7.5折
    • 瓷器的故事
    •   ( 280 条评论 )
    • 秦伟 著 /2013-04-01/ 故宫出版社
    • 瓷器的故事开始于泥的语言、火的艺术,晶莹光润的釉质、瑰丽斑斓的色彩和流畅多姿的线条,成就了瓷器独具神韵的美感瓷器之美,在每个历史阶段都有不同姿态的呈现,演绎着各个时代的艺术精神和审美风尚一部瓷绘史,结晶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艺术史。

    • ¥55.7 ¥66 折扣:8.4折
    • 怡观园珍藏明代官窑瓷器
    •   ( 16 条评论 )
    • 梅寿亭 /2016-12-01/ 吉林美术出版社
    • 内容简介 本集展示的明代四朝官窑瓷器近二百件,即是怡观园于三十年间海内外收藏之明代洪、永、宣、成四朝开门官窑精品,及新发现之明代官窑瓷种一并列入讨论。均以详实的记述,多视角的图像,展示给明代官窑瓷器的爱好者,收藏者,研究明代官窑瓷器的学者参考借鉴,以期引起关注,评论。

    • ¥63.7 ¥98 折扣:6.5折
    • 南宋陶瓷史
    •   ( 69 条评论 )
    • 邓禾颖//方忆 著作 /2013-04-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南宋及南宋都城临安研究系列丛书·专题研究:南宋陶瓷史》以资料汇编为前提,偏重于对考古及出土资料、信息的编辑与整理。《南宋及南宋都城临安研究系列丛书·专题研究:南宋陶瓷史》从瓷器的釉色特征出发,对南宋陶瓷器进行一个大的分类,然后在大的釉色分类下,按地区及窑口,重点地归纳某一窑口某一釉色产品的特征。为力求全面、且求资料新颖,《南宋及南宋都城临安研究系列丛书·专题研究:南宋陶瓷史》对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单独设章节进行了总结和初步的探讨,如南宋陶瓷的外销、南宋宫廷用瓷的思考等。此外,本书还编录了南宋纪年瓷简表及四川地区窖藏出土的南宋瓷器表等。

    • ¥55.6 ¥68 折扣:8.2折
    • 中华早期漆器研究
    •   ( 1 条评论 )
    • 洪石|责编:赵晨//郑彦宁 /2022-04-01/ 社科文献
    • 本书在全面收集和梳理历年考古发掘出土的史前至夏代漆器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和科技检测分析结果,对中华文明早期漆器进行考古学综合研究。本书首先按照出土遗迹单位梳理出土漆器,继而对这些出土漆器进行类型学分析和组合分期,以及生产工艺(包括制胎、髹漆与装饰等)、流播与器用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以探究特定时期内漆器在物质文化和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发展脉络与发展水平、在文化方面的交流互鉴、在生产方面的核心区域归纳与地域特点,以及在使用方面的等级制度、性别差异及相关礼仪制度, 终落脚于探讨早期漆器在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63.65 ¥98 折扣:6.5折
    • 越窑青瓷与邢窑白瓷研究 故宫出版社
    •   ( 6 条评论 )
    • 中国古陶瓷学会 编 /2013-10-01/ 故宫出版社
    • 王亚民等编著的《越窑青瓷与邢窑白瓷研究》为古陶瓷学会2013年年会的论文集,总共收录了34篇论文,涉及越窑青瓷与邢窑白瓷研究两大课题,本书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证据和文献材料,资料翔实,观点明确,立论充分,文字流畅,图文并茂,是研究中国古陶瓷,获取大量新材料的一本的好书。

    • ¥61.4 ¥96 折扣:6.4折
    • 陶器技术文化交流(以二里头文化为中心的探索)/陕西师范大学史学丛书
    •   ( 6 条评论 )
    • 朱君孝|责编:郭鹏 /2020-06-01/ 中国社科
    • 本书由四章组成,约20万字,主要论述了二里头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史回顾与展望、二里头文化陶器与铜器的成分分析及产地探索、二里头文化陶器的制作工艺以及与周边区域的文化交流等四个领域内容。1.二里头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史。主要由田野考古成果及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两节组成。2.二里头文化陶器和铜器的成分与产地研究。主要由陶器产地初步研究、陶器化学成分的分析、白陶产地初步探索及青铜器铅同位素比值反映的产地转移四节组成。3.二里头文化陶器制作工艺研究。讨论了两个与陶器制作工艺相关的理论问题。4.二里头文化与周边区域的文化交流研究。前两节以二里头文化的长流壶形盉与花边口圆腹罐为研究对象,讨论了二里头与周边区域的文化交流现象。第三节讨论了二里头晚期外来文化因素及其反映的问题。第四节重新探讨了夏商分界这

    • ¥75.06 ¥139 折扣:5.4折
    • 中国古陶瓷研究 第十六辑
    •   ( 68 条评论 )
    • 中国三陶瓷学会 编 /2010-10-01/ 紫禁城出版社
    • 本书是研究中国古代陶瓷方面的专业书籍,主要内容包括从西沙华光礁一号沉船上的青釉褐彩器看福建釉下彩瓷的生产及外销、从碗礁一号沉船看闽江水路的瓷器外销、碗礁一号出水瓷器纹饰赏析、我国水下考古中所见的龙泉青瓷、从南海一号看中国瓷器的外销与影响、越南海域沉船出水的中国古陶瓷等,供相读者阅读参考。

    • ¥72.6 ¥86 折扣:8.4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