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法国诗人阿蒂尔 兰波(Arthur Rimbaud)是文学史上的一个传奇。马拉美称他为 值得尊重的过客 ,梁宗岱称他是文学史上 一闪而逝的流星 ,他则自称 通灵人 ,以《醉舟》《地狱一季》《灵光集》等诗篇震撼后世。从巴黎、伦敦,到布鲁塞尔、非洲大陆,作为 脚底生风之人 ,兰波从未停止过逃离与漂泊,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从诗人、编辑、教师,到马戏团售票员、摄影师、军火商,他年少时离开家乡,20岁放弃文学,跌宕起伏的经历更令一代又一代读者着迷。从桀骜不驯的天才诗人,到狂放激越的文学先知;从集天使与魔鬼于一身的少年,到默默无闻的商人,他用文字和旅行锤炼了自己短暂的一生,始终吸引着我们追寻。 本书作者让-吕克 斯坦梅茨在编纂《兰波全集》后决定撰写《兰波传:追寻天才诗人的足迹》,集斯坦梅茨一生研究,基于丰富的史料,力
夏尔 波德莱尔(1821-1867),法国19世纪著名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法国学院派传记作家、波德莱尔研究专家克洛德 皮舒瓦和让 齐格勒写就的这部《波德莱尔传》致力于还原这位大师反叛、落魄、动荡的一生,运用历史学方法,在众多声音中追寻诗人传奇生活的真相,引用大量详实的资料,紧密围绕着波德莱尔的家庭情况、成长经历、曲折生活和创作才情,笔触细腻,塑造了一位有血有肉的文学大师形象。 通过700多页的巨大篇幅和详实的档案资料,本书不止带领我们走过波德莱尔坎坷的一生,更带领我们见证了他所处的时代的风貌,梳理了现代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艺术的发展脉络,再现了西方百年文学艺术史、出版史、社会史的动荡。是学界更为详实可靠、丰富深入的波德莱尔传记。 为纪念2021年波德莱尔诞辰200周年,本次出版将近70万字的译文进行全
本特利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一直致力于研究布莱克的精神世界,厘清对他的种种看法,探寻他生命中真实的先知拉奥孔。 这是一本全方位展现威廉 布莱克生活和创作的权威传记,作者基于其长期搜集的各种布莱克研究资料,搭配布莱克本人的诗歌和绘画创作并随书配有120幅黑白插图和50幅彩色插图,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威廉 布莱克的一生。 传主威廉 布莱克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画家、版画家,他的作品在英国文学和艺术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布莱克对后世的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视为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先驱之一,启发了后来许多诗人和艺术家的创作。他的作品对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等现代艺术流派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其独特的想象力和创作风格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和研究 作者小G.E.本特利是学界公认的研究威廉 布莱克的权威学者,研究布
本特利“近半个世纪以来,我一直致力于研究布莱克的精神世界,厘清对他的种种看法,探寻他生命中真实的先知拉奥孔。” 这是一本全方位展现威廉·布莱克生活和创作的权威传记,作者基于其长期搜集的各种布莱克研究资料,搭配布莱克本人的诗歌和绘画创作并随书配有120幅黑白插图和50幅彩色插图,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威廉·布莱克的一生。 传主威廉·布莱克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画家、版画家,他的作品在英国文学和艺术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布莱克对后世的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视为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先驱之一,启发了后来许多诗人和艺术家的创作。他的作品对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等现代艺术流派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其独特的想象力和创作风格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和研究 作者小G.E.本特利是学界公认的研究威廉·布
八十岁的金庸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神话,有人说他是“文坛侠圣”,有人称他为香港“良知的灯塔”,也有人认为他一钱不值。其实,媒体和大众眼中的金庸都是神坛之上的金庸。 这是部以平视的眼光写下的《金庸传》。作者以客观、理性的尺度、依据大量翔实可信的史料,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出类拔萃的武侠小说家。忠实地再现了金庸青少年时代备历艰辛的求学生活。创作武侠小产和创立《明报》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到他成长的脚印,奋斗和汗水和思想的脉络。本书首次利用手的档案,挖掘出不少鲜为人知的珍贵资料,矫正了有关金庸生平的许多讹误。 在这部传记中,您将看到一个神坛之下的金庸,一个同样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人性中的欢乐与悲伤、高尚与卑微、天才与平庸、谦逊与傲慢……都能在他身上找到。他的理想、事业、婚姻……从各
张爱玲的人生和作品都是一种耐人寻味的传奇,吸引了大批的读者,拥有了众多的张迷。特别是近年来。张爱玲越来越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进入消费领域。她的作品,传记一直不衰,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作品进行了研究,其作品被拍成电影、电视推向更广大的受众,一时间,张学成了显学,这种种现象的产生、“张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张爱玲在现代中文文学中的地位等问题,在这本汇集“张学”发起人、海内外“张学”研究的级人物及“张派”传人等的作品的集子中都得到了全面而准确的诠释。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思想家,教育家。 1901年在家乡桑地尼克坦创办实验学校,后发展成为印度国际大学。1911年出版英文版《吉檀迦利》,并藉此于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是位获此奖的亚洲人。对于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其诗作在印度享有极高的地位。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戈拉》《沉船》等。 《泰戈尔传》介绍了其生平事迹。 《泰戈尔传》作者克里希那·克里巴拉尼(1907—1992),印度著名文艺评论家,泰戈尔作品研究专家,泰戈尔的孙女婿。早年在桑地尼克坦泰戈尔创办的学校任教。1933年开始与泰戈尔生活、工作在一起,直至1941年诗人逝世。曾任《国际大学季刊》编辑,后任印度文学院秘书,联邦议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