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依照规范标准审慎确定字形、字音;对字头的简繁、正异关系进行了梳理;增加单字600多个(以地名、姓氏人名及科技用字为主),共收各类单字13000多个;增收新词语和其他词语近3000条,增补新义400多项,删除少量陈旧的词语和词义,共收条目69000余条。
医学是研究人体各种疾病或病变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发展和普及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2019 年 12 月至今,因 COVID-19 疫情的出现,人类健康面临空前挑战,“人类命运共同体”受到各国认同,为守护人类健康,医学相关知识、经验的国际化交流显得尤为重要。 Dorland’s Illustrated Medical Dictionary 是具有较高及良好实用性的一部医学词典,自问世以来,已有 120 余年的历史。它多次再版,已成为许多医学院校师生、医务工作者的医学词典。此次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获得授权翻译出版的 Dorland’s Pocket Medical Dictionary ,30th edition 是 Dorland’s Illustrated Medical Dictionary 的简明版。纵观全书,本词典虽较为袖珍,但其内容涵盖各医学学科,收录超 36000 余个词条及 200余幅彩图,较前一版新增了 2000 余个词条及 30 余幅彩图。其特点是深入浅出,易懂易记,易携带和查阅,
《现代汉语词典》是以记录普通话语汇为主的中型语文词典,为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服务。2016年9月出版的第7版在第6版的基础上,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修订:1.增收了部分新词新语;2.增补新的义项;3.对部分词条的例句及释义做了修订;4.跟进《通用规范汉字表》等规范标准,对字头做了增删和修改。2017年是商务印书馆创立120年,为配合馆庆,同时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推出《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创立120年纪念版)。
《100年汉语新词新语大辞典(1912年—2011年)》是201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流行语的社会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0XSH013)的最终成果之一,是我国个经级学术论证认可的新词新语辞典编纂项目。《100年汉语新词新语大辞典(1912年—2011年)》收词时段为1912年-2011年,即辛亥革命后、民国元年至今。全书约350万字,分三卷:上卷(1912年-1949年)、中卷(1949年-1978年)、下卷(1978年-2011年)。每条词目下含注音、释义、例证、按语。按语是《100年汉语新词新语大辞典(1912年—2011年)》的创新特色,其内容除了对新词新语的由来与构成进行分析比较外,还着重介绍它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介绍它所涉及的相关知识或数据,意在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参考资料,为后世读者提供阅读帮助。《100年汉语新词新语大辞典(1912年—2011年)》正文后集中附列引用文献、
《汉英英汉环境工程词典》除收录环境工程的核心词汇外,还选择了给水排水、供热通风、化学工程、水文、气象、地质等方面常用到的词汇,共12507条。
本词典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现代汉语新词语信息(电子)词典》的开发与应用”(01CYY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规则学习的汉语语义构词研究”(61272215)的后续成果之一。共收录1978年—2018年出现的新词语近20000多条,反映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汉语词汇的变化。全书以汉语拼音音序排列;同音者按笔画多少排列。以数字、西文字母开头的“数字字母词”“网络用语”列于正文最后。 本书正文前有《词目首字音序索引》,书后附有《词目首字笔画索引》以方便检索。
《汉语小词典》(德语版)是一部初阶汉德-德汉双向词典,主要为母语为德语的具有初级汉语水平的汉语学习者编写。全书汉德部分收词4000余条,包含了《HSK考试大纲》和中国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词表》中的高频词。德汉部分收词3800余条,均为德语中的核心词、基本词和常用词。例词和例句均标注汉语拼音,用例遵循典型性、精简性、实用性和时代性原则,注重口语,提供多种译法,力求使读者易于理解、记诵、模仿。,德汉部分的例句多出自语料库。本词典还精选《汉字书写笔顺规则》《中国历代纪元简表》《中国行政区划简表》等作为附录。此外还配画了百余幅精美插图,可使读者更轻松、直观、清晰地理解相关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中华汉英大词典》由复旦大学杰出教授陆谷孙主编,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2013-2025年国家辞书编纂出版规划项目”,自立项起至今已近三十年,是陆教授继《英汉大词典》之后主编的又一力作。 《中华汉英大词典》以“有保留的描写主义”为编纂方针,采取兼收并蓄的收词原则,收录常用词、文言词、新词、百科类词、方言、成语、俗语、谚语等,同时还注意收录港澳台地区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华语词汇,注重体现中国深厚人文背景知识的词或词组的选收。义项分析精当全面,例证博征广引,译文简明贴切,等值之余注意文化漾溢。考虑到外国人学用汉语的需要,在义训、音训之余,兼顾形训,核心汉字提供字源信息,成语、典故、俗语等文化负载词,提供构词理据或文化背景信息。
温端政主编的《歇后语辞海(精)》是一部歇后语的集大成之作,其收罗宏富,举凡民间俚语、方言俗话、涓滴不弃,兼收并蓄,广收词条达数32000条之多。歇后语同成语、谚语、惯用语的优选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前一部分起“引子”的作用,从中“引”出后一部分;后一部分含有对前一部分注释的作用。因此,“引注”关系是歇后语内部关系的基本特征。按此原则指导,本书立常见形式的歇后语为主条,与主条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而形式相近的条目为副条,用“也作”表示。语目中的疑难字词、典故予以注音释义,前后部分谐音双关、词意双关和整理双关的,均释出双关手法和意义。书前有《语目首字音序表》,书后有《语目首字笔画索引》,便于读者查检。
本着求实、求新、求全的原则,全息性地收列汉语修辞格,并针对十多年来语言运用的丰富变化,重新梳理新旧辞格,尤其注重从公众语言生活中发掘鲜活的修辞格用例,反映语言运用和社会生活的有效互动。本词典共收一级辞格和二级辞格287种。所收辞格分主条、分条和副条。主条为一级辞格。分条为二级辞格,是主条的下位层次条目。副条是一级辞格或二级辞格的同格异名条目。正文内容包括辞格名、注音、定义、例释、辨析等。其中,辨析部分包括两类,一是易混辞格的辨析,二是修辞格与相关术语的辨析。 词典按辞格音序编排,附《条目笔画索引》、《易混辞格与相关术语“辨析”索引》、《新时期以来(1977-2009)修辞格论著分类篇目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