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提供了各种数据供查询,不仅详细介绍了近200种食物的营养特点、性味归经、烹调应用、饮食宜忌以及注意事项等,并对照食物成分表,计算出各类食物的主要营养素NRV值,便于读者对各种食物有客观的认识。本书还汇总了主要营养素的生理功能、常见营养素缺乏病、生化测定方法和评价指标、体格测量方法和主要指标、营养素 摄入量参考值等;同时将新版膳食指南、膳食平衡宝塔等收录其中。本书是营养师日常工作 的工具书,也可作为广大居民的营养知识普及读本。
过去的十年,流行病学领域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作者也不断面临卫生问题的新挑战,尤其2003年SARS的肆虐,流行病学这门学科被推到了世人面前,引起社会和公众的广泛关注。本书通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实例,着重介绍流行病学问题发现和解决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尤其在病因研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流行病学发挥的作用,当然也包括存在的问题。在吴系科教授等老一辈流行病学家的支持和帮助下,编写了本书。
本《手册》共三篇二十三章。篇常见感染性疾病,如朊毒体病、病毒性疾病、立克次体病、细菌性疾病、螺旋体病、深部真菌病、原虫感染性疾病、蠕虫感染性疾病;第二篇医院感染,如医院感染的特点与诊断、监测、预防与控制,常见医院感染病原学及其特征,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预防;第三篇感染性疾病的常用诊疗技术,如基本诊断技术操作、常规实验室检测技术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病原学诊断技术、医学影像学(超声、放射)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血液净化治疗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清洗、消毒与灭毒,预防接种。书后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 本《手册》可供临床医生、科研人员、医学院校师生使用。
唐神结、李亮、高文、许绍发主编的《中国结核 病年鉴(2015)》共分四部分:**部分为概要,第二 部分为结核病国内部分,第三部分为结核病国际部分 ,第四部分为附录。概要部分概括性地介绍了国内外 在结核病基础、控制和临床方面的研究进展,是全书 的精华。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是全书的重点,收集 和查询了国内和国际学者2015年度在国内外学术期刊 发表的原*性论文近2000余篇,从中遴选了900余篇 代表性文献进行整理和归纳,综合分析、去粗取精, 把握文献的中心思想,提炼其精髓,使得其具有先进 性、科学性和创新性,力求代表本年度国内外结核病 的*新进展和*新热点。附录部分重点介绍了2015年 国内外结核病相关指南文件、国内外结核病大事记?br/ 本书力求资料完整,内容翔实,数据准确,文字精练 ,层次清楚,浓缩精华,体现科学性和信息性的
医疗服务体系整合是国际卫生体系改革的热点,国内也开始了积极探索。本书深入进行了医疗服务体系整合的理论分析,并利用深入定性访谈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Ridit分析、2检验等方法,分别从宏观角度,利用全国范围数据,研究分析了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及有关就医流向。接着从微观角度,以镇江市医疗集团模式为例进行了城市医疗服务体系整合的战略分析,构建了医疗服务纵向整合的利益相关者分析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进行了镇江市医疗服务体系整合的"结构-过程-结果"评价研究。再从宏观角度,进行了医疗服务体系整合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后进行归纳提出了总结结论和具体政策建议。
《人体及动物疟原虫》较为全面地介绍了疟原虫,主要从其形态学、流行病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方面对疟原虫这类对人体及动物危害极大的寄生虫进行比较翔实的描述。内容涉及人体疟原虫、非人灵长类疟原虫、非灵长类哺乳动物疟原虫、鸟类疟原虫和爬行类疟原虫等主要部分,是一部集理论研究、实验检测、临床诊断与应用等方面的学术论著。 《人体及动物疟原虫》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插图精美,适合高等院校生物学、医学、农学等专业的学生、教师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科研、管理工作的人员参考。
《大型人群队列研究调查适宜技术》首先介绍大型人群队列调查的产生背景、开展现状及发展趋势,随之着重介绍研究变量的测量方法,具体从传统的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器械检查、标本采集和处理到新兴的各种组学及宏观环境测量。针对不同的指标测量需求,梳理总结迄今各种测量方法的种类及优缺点,进而提出参考性建议供读者参考。后,选择两个对中国人群影响较大的病种(脑卒中和胃癌)作为实例,具体逐一运用《大型人群队列研究调查适宜技术》所介绍的各种变量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以期为读者使用《大型人群队列研究调查适宜技术》提供直观易懂的实用范例。
主要内容:传染病疫情报告监督、传染病预防控制监督、消毒隔离监督、医疗废物处置监督、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重大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监督、预防接种监督、消毒产品及生产企业的许可、消毒产品生产企业监督、消毒产品经营使用单位监督、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等。
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题为《初级卫生保健》的国际初级卫生保健会议报告。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题为《初级卫生保健:过去重要、现在更重要》的世界卫生报告,号召全体成员国重振初级卫生保健战略。本书以重振初级卫生保健为宗旨,反思了国际初级卫生保健运动的曲折历史,整合了生态学健康观、社区发展理论、治理理论的主要观点,建构了治理型社区卫生服务的理论模型,并对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当前面临的困境、治理化改革的实践路径和具体方法做出阐述。
本书是中国医疗改革工作会议用书。本书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人社部高度重视的中国医疗保障改革重大课题和难点研究项目。是人社部每年出版的鬼外医疗保障改革追踪研究2013年报告。本书对部分西方发达国家、亚洲国家以及非洲拉美飞、等国的医疗改革做了追踪研究,对我国的医疗保障改革有重大意义。
本书在重点突出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卫生学等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同时,也侧重介绍临床工作者在医疗卫生实践中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本书主要供临床医学类专业本科学生使用,对广大医务工作者、教师和科研人员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就目前的国内医学教育(包括长学制学生和五年制学生等)而言,前期课堂教学阶段主要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培养,而临床实践阶段则需要注重学生临床诊疗主动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如何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结合起来,如何透过临床表现看疾病的本质,这就需要将基础医学知识融汇到临床实践中,用基础医学知识来解释临床现象,才能在临床实践中尽量避免误诊漏诊,积累科学的临床经验,建立起科学缜密的临床诊疗思维。但目前在国内医学图书中,尚少有能系统地引导学生或低年资医师建立主动临床诊疗思维的相关图书。 《传染科疾病临床诊疗思维》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临床诊疗思维系列丛书之一,旨在指导高年级医学生、临床型研究生、住院医师及主治医师提升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它是以感染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例为基础,包括典
控制卫生费用快速增长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普遍性难题。然而,学术界对中国卫生费用增长的原因和未来控制措施的研究仍十分薄弱。由王超群所*的《中国卫生费用的增长与控制》采用历史和制度分析、国际比较与个案研究相结合、量化分析与质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国卫生费用增长的一股原因、特殊原因及其制度性成因;基于政府管制理论,重构了政府对医疗保险制度、医疗服务供方和医疗服务需方三方的管制。
本书主要反映当前感染病研究和实践中的某些热点和难点,以某些片段为基础,涉及部分感染病的某一方面或某一技术,未强调一般书籍的全面、系统或连贯性。但内容范围较广,涉及面较宽,以基础研究及其应用研究为重点,结合国内外进展及作者本人的实践,从一个侧面或局部反映其相关领域的进展,同时对某些感染病的病原、发病、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控制等方面有所阐述,既体现国内外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也有重点地介绍某些实际内容,为更新理念、提高技能,以更好地为防治感染病提供帮助。 全书分为各自独立的52章,前部分以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为主,后部分对部分感染病的病原特征、流行概况、临床诊治和防控实践等进行了综述和介绍,在后一章还对写作和翻译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供从事感染病研究、临床工
孟群主编的《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统计指标集精选》通过23个元数据,详细解读了每个统计指标的指标含义、定义、相关术语、数据来源、测量方法、估计方法以及局限性,从而可比较出我国现行健康指标与卫生统计指标与WHS的一致性和差异,可作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基层卫生单位了解国外健康指标、贯彻国家卫生统计调查制度和医改监测制度、推进健康指标与卫生统计指标标准化的重要学习资料,也是医学科研与医学教育机构从事卫生统计学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参考书籍。
本书作者查阅了多种内科学期刊,以每种期刊近5年中刊载的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针对内科学期刊论文中统计学应用的现况和可能涉及的统计学知识,先以15章的篇幅从正面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开展内科学科研所必需的科研设计知识、统计表达描述知识、常用统计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知识;结合内科学论文中误用统计学的案例,介绍了“提高医学论文统计学质量的策略”和“内科学医学论文写作要领及应注意的问题”;介绍了遗传资料的统计分析与SAS实现;后,还用4章篇幅提纲挈领地介绍了临床科研设计、数据探索性分析、 统计分析方法合理选择以及临床科研统计学方面常见差错辨析与释疑要览。
1910年至1911年冬季,在中国的东北和华北爆发了一场鼠疫,夺取了约5万人的生命。为此,在鼠疫大面积蔓延之际,中国政府邀请11个国家派出专家出席在奉天(今日沈阳)举行的国际鼠疫会议,以进一步确定鼠疫的性质,并提出有关预防措施建议。会议记录和相关信息组成了这份报告。 奉天国际鼠疫会议是世界历史上次国际肺鼠疫会议,也是中国历史上次国际科学会议。这份报告在世界医学史上和中国医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健康大数据:一场关于健康行为的革命》是国内本关注“健康大数据”领域的书籍,力求在短时间内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健康大数据对个人生活方式带来的变革,以及对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让你了解关于健康的革命。
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医药卫生知识、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及信息分析与利用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能在国家各级医药卫生管理部门及其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及信息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 才。
正在迅速推进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中国,同时也进入了社会风险的高发阶段。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近年来,公共卫生事件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灾难。其中,2003年的SARS事件、2009年的A(HIN1)事件,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同时,也为总结经验和教训、构建应急管理体系、建立应对社会风险的长效体制和机制提供了契机。 《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模式研究:基于对SARS和A(H1N1)事件分析》作者基于中国的应急实践和经验,对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的新模式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