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我国著名科学家、新中国首任地质部部长李四光先生应主席之约而写的科学读本。全书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更展示了科学发展的曲折历程,学术之争,遗存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科学原理等,倡导坚持真理、独立思考、持续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本书适合地质学、古生物学、天文学及其他相关专业科研人员、高校师生阅读参考;也可供普通大众阅读学习,以提升科学素养。
植物发育生物学是在植物形态解剖学、胚胎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是生物学中继分子生物学后的又一个研究热点。像生物学中其他学科的发展一样,植物发育生物学的发展落后于动物发育生物学,不过,近年来有关研究的论文与日俱增,特别是有关维管形成层发生和活动的调控机理、发育中的信号传递及其作用方式、基因调控以及花芽分化基因调控的研究已取得很多成果。越来越多的发育生物学家开始利用现代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研究生物个体发育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细胞生物学家、生物化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转向研究发育生物学,许多分子生物学家还寻求形态学家做自己的合作伙伴,共同进行发育生物学问题的研究。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较为落后,急需有人向大家介绍这些
本字典以中学师生及古典文学爱好者为主要对象,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工具书。 收录古汉语常用字5670个(不包括繁体字、异体字),常用复音词4600条,极具典型性和实用性。释义准确、简明、易懂。例句和例词以选取现行各版本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为主.兼收古代文言文经典篇目中的名句,方便读者更好地熟悉和掌握文言经典。 附录部分附有中国历代纪元表、古诗文常见通假字表、古诗文常用文言虚词表等内容,方便读者系统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书为我国著名科学家、新中国首任地质部部长李四光先生应毛泽东主席之约而写的科学读本。全书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更展示了科学发展的曲折历程,学术之争,遗存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科学原理等,倡导坚持真理、独立思考、持续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本书适合地质学、古生物学、天文学及其他相关专业科研人员、高校师生阅读参考;也可供普通大众阅读学习,以提升科学素养。
《恐龙猎人寻找消失的恐龙帝国》讲述了人类探寻恐龙化石的故事,从18世纪对海怪的兴趣到当今的DNA技术,在这期间许许多多的恐龙研究者和化石猎人为了增进我们对恐龙的认知而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本书资料来自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内含大量珍贵照片和多份史料摹本、手绘图以及考察信件和地图,读者可以通过这些珍贵的史料照片穿越时空,跟随曼特尔夫妇一起发现禽龙的牙齿,陪伴赫尔曼·冯·迈耶一起复原始祖鸟的羽毛,追随美国化石采集大王巴纳姆·布朗近距离接触斯霸王龙,以及与中国古生物学家季强和姬书安一起见证中国鸟龙等等。《恐龙猎人寻找消失的恐龙帝国》适合恐龙爱好者阅读收藏。
在本书中,许多的艺术家示范了他们快速绘画的工作流程,介绍了自定义画笔、照片拼接、添加纹理等实用的绘画技巧,以及如何在10分钟、30分钟、60分钟或120分钟以内完成一幅杰出作品的实例指导。这本书将帮助你成为一位快速绘画大师!
《恐龙猎人 寻找消失的恐龙帝国》讲述了人类探寻恐龙化石的故事,从18世纪对海怪的兴趣到当今的DNA技术,在这期间许许多多的恐龙研究者和化石猎人为了增进我们对恐龙的认知而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本书资料来自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内含大量珍贵照片和多份史料摹本、手绘图以及考察信件和地图,读者可以通过这些珍贵的史料照片穿越时空,跟随曼特尔夫妇一起发现禽龙的牙齿,陪伴赫尔曼·冯·迈耶一起复原始祖鸟的羽毛,追随美国化石采集大王巴纳姆·布朗近距离接触斯霸王龙,以及与中国古生物学家季强和姬书安一起见证中国鸟龙等等。 《恐龙猎人 寻找消失的恐龙帝国》适合恐龙爱好者阅读收藏。
本书分两篇,共8章,既涉及有天然产物成分化学,也有天然产物分析,中药提取工艺技术、资源化学、资源综合利用和天然产物合成内容。篇为天然产物化学实验技术原理,主要包括天然产和化学实验操作与安全防护知识,常规提取分离与纯化技术简介,现代提取技术和现代分离分析技术进展等4章内容,第二篇是天然产物研究各论,主要包括有效成分分离纯化与鉴定实验,天然活性成分定量分析,综合实验和设计型实验等4章内容。其中涉及数十种药用资源植物,还有真菌、昆虫等资源,涵盖黄酮、生物碱、有机酸、皂苷等各类次生代谢产物的现代提取技术和现代分离分析方法,也有天然物衍生制备等实验内容。每章末列有进一步阅读的文献,为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本书引用编者多年研究积累的实验方法,也吸收了近年许多新颖的实验技术和分离工艺研究资料
本书系统研究了新疆三塘湖盆地3个钻孔(塘浅1井、塘浅2井及条1井)中、上三叠统小泉沟群的孢粉化石。共记载了孢子花粉109属346种(包括1新属,42新种,5新联合),其中苔藓植物孢子1属1种,蕨类植物孢子44属145种,裸子植物花粉60属196种,疑源类4属4种。描述孢粉94属285种。在大量描述和统计基础上,建立了6个孢粉组合带,并详细地讨论了地层的地质时代。书末附图版26幅(图示106属312种)及英文摘要。 本书可供外地质、地层古生物、石油勘探工作者,以及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地质古生物专业人员参考。
《数字图像处理原理与实践》是关于数字图像处理原理和实践相结合的一本基础性教材。作者将多年的学习体会、科研经验、教学心得以及学生反馈有机揉入相关内容中,内容涵盖经典基础内容与理论前沿进展,技术实践注重普适性与专题性问题解决方案融合,以初学者编程实践为宗旨,能够满足实际课程教学要求。 本书按照教学规律和实践需求阐述基本理论与基本技术方法,且对各种图像处理算法的适用性及其局限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从图像工程的角度认识图像处理、图像处理基础、典型图像变换理论、图像视觉质量提升、图像复原与超分辨率重建、图像压缩编码、彩色和多光谱图像处理、图像形态学处理、图像处理编程基础及应用实例几部分。 本书内容丰富、叙述简练、实用性强,可作为理工类本、专科学生数字图像处理类课程教学的基础教材,也可供从
本字典以中学师生及古典文学爱好者为主要对象,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工具书。 收录古汉语常用字5670个(不包括繁体字、异体字),常用复音词4600条,极具典型性和实用性。释义准确、简明、易懂。例句和例词以选取现行各版本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为主.兼收古代文言文经典篇目中的名句,方便读者更好地熟悉和掌握文言经典。 附录部分附有中国历代纪元表、古诗文常见通假字表、古诗文常用文言虚词表等内容,方便读者系统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梅花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并且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历代名人寄情梅花的传世之作也颇多。 本书简要介绍梅的生物学特性和品种分类新系统,重点介绍梅的珍稀品种、整形修剪技术、嫁接技术、养护方法、病虫害防治,以及梅的造型艺术、盆景制作和插花艺术等。
刘敏编著的《石头书》以浅显易懂的文笔,配上大量精美的彩色插图,从各种石块入手,介绍了古生物史上各个阶段的知识和奥秘。涉及远古地质、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学科。问答、填充、实践课等栏目的设置增添了趣味性。是一本内容丰富、有专业知识水准、语言浅显的古生物科普读本。
本书选择西安植物园内100种较常见的植物,用浅显易懂、活泼有趣的语言,结合人文习俗、相关诗词、传统典故等文化知识,全面介绍了科学价值较高、趣味性较强的相关植物科普知识,把可持续发展意识以及有关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维护的知识结合在一起,命名广大读者树立起“绿色伦理”观念,而且加入了环境教育与受国主义教育,这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尤其是作者用巧妙的漫画语言,使得该书更风趣和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更重要的是,书中所描述的植物,在西安植物园都可以找到实物,读者可以零距离闻气味、感觉和触摸,这也是该书起名为“与植物零距离”的原因。 本书会受到广大青少年读者的欢迎,对广大干部和城乡居民也不失为一本饶有趣味的科普读物。本书的出版,让我们不但更了解书中的植物,同时也更爱惜我身边的值物,进
本书积作者40余年工作经验和总结,较全面介绍了外植物无性繁殖技术,其中包括分株、压条、埋条、扦插、嫁接繁殖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及植物的无融合生殖等。本书内容丰富、技术实用、图文并茂、可供广大农、林和园艺专业技术人员、农民技术员、植物学研究工作者和农林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