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鹅膏科真菌中,有些物种是著名的食用菌,而另一些物种则是有名的剧毒菌,在误食毒菌而中毒死亡的记录中,90%以上是由误食毒鹅膏菌所致?我国鹅膏菌资源十分丰富,每年都有因误食毒鹅膏菌而中毒甚至死亡的事件发生,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为帮助读者准确区分与快速鉴别我国的食用和有毒鹅膏菌,特编著此图志?本书记载了我国鹅膏科130个分类单元(含种?变种和变型),每种有个体彩图?重要外形和显微特征描述?生境?分布?经济价值及与相似种的区别等信息?书中还有我国鹅膏科的分属?分种检索表,书末附有研究标本?参考文献?汉名和拉丁学名索引?
本书主要围绕乳酸菌科学与技术的重要主题展开。全书分九篇:篇,绪论,主要介绍乳酸菌科学与技术的概况、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第二篇,乳酸菌的基础生物学,主要介绍乳酸菌的系统分类、生态分布、生理代谢、遗传重组和噬菌体学等;第三篇,乳酸菌的组学,包括乳酸菌的比较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第四篇,乳酸菌的环境生理学,主要涉及乳酸菌对酸、渗透压、温度、氧化应激等环境因子的适应与响应;第五篇,乳酸菌的生物工程,主要包括利用乳酸菌来生产和制备有机酸、维生素、细菌素、脂肪酸等产物;第六篇,乳酸菌的功能挖掘与评价,主要涉及乳酸菌的健康促进、免疫调节与安全保障等;第七篇,乳酸菌的工业应用,主要包括发酵食品、发酵剂制备、医药制剂及饲料制剂等;第八篇,乳酸菌的有关法规管理;第九篇,乳酸
《微生物学前沿》由中山大学李文均教授担任主编,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志恒研究员担任名誉主编,国内外有着丰富教学和科研经验的知名微生物学者组成编者团队。 本书在扼要介绍微生物学研究进展基础上,涵盖原核微生物系统学、放线菌、细菌、古菌、真菌、病毒、病原病毒与分子免疫、分子微生物学、化学微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生命起源与地外生命探索等十一个微生物领域的前沿理论研究进展及技术发展水平。全书各章都配有详实的图表。为了扩展读者进一步阅读的需求,每章还附有参考文献。 本书可作为高校生物专业本科及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广大的微生物学工作者查阅参考。
木材腐朽真菌是指生长在活立木和死木上的大型担子菌,该类真菌在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循环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分解还原作用,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木材腐朽真菌的部分种类是重要的食药真菌,还有相当一部分种类能够引起森林病害,因此该类真菌也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作者在过去10余年对我国云南省的木材腐朽真菌进行了系统考察、采集、拍照和鉴定研究,共发现木材腐朽真菌550种,其中405种为多孔菌,92种为革菌或齿菌,30种为胶质真菌,23种为伞菌;452种引起木材白色腐朽,87种引起木材褐色腐朽,11种腐朽类型未知;43种为食用菌,124种为药用菌,25种同时为食药用菌;24种为濒危种。《云南木材腐朽真菌资源和多样性》说明了每种在云南的分布、寄主、腐朽类型和食药用功能等,并根据云南的材料对每种进行了描述,提供了基于云南或中国其他省份材
本书是对老君山大型真菌野外调查采集和十余年研究的总结,在以形态学为主的分类学鉴定的基础上,用文字描述与生境照片相结合的形式,报道了272属848种及种下分类单元。本书既有宏观、微观主要形态特征的描述,生态习性、经济价值的简述,以展示老君山大型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又有经徒手切片、染色制片、拍摄的部分种的显微照和扫描电镜下的孢子超微结构,在同类图鉴中是首次展现的,这也是本书的亮点之一。
《滇东南大型真菌彩色图鉴》分为总论和各论两个部分。在总论中主要介绍了关于大型真菌的形态学术语和《滇东南大型真菌彩色图鉴》使用说明,以及滇东南大型真菌的研究方法、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分析、物种资源评价。在各论中,详细介绍了分布于滇东南地区的306 种大型真菌的中文名、学名、分类地位、主要形态特征等,书末还附有主要的参考文献。《滇东南大型真菌彩色图鉴》所采用的图片基本为野外生态照片,有利于读者了解大型真菌的生长环境。《滇东南大型真菌彩色图鉴》参考了R.Singer和D.L.Hawksworth分类系统,并做了适当的调整。为使读者方便查找,拉丁名附了定名人;中文名参考《中国的真菌》《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 大型真菌卷》等资料。
地质环境微生物代表着地球生命的极限和边界,对探索生命起源、促进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和行星科学的交叉融合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微生物拥有特殊的基因和酶,是重要的种质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推动深地、深海、深空等领域关键技术的突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BR》 本书分别从学科领域的科学意义和战略价值,研究特点、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关键科学问题、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重要研究方向,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发展态势,未来发展的有效资助机制及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
该书记述了产于我国的马勃科和栓皮马勃科真菌9属53种.有线条图55幅、扫描电镜图版8幅,是对我国马勃科和栓皮马勃科系统研究的成果;结合我国实际,对一些食用和药用价值较高的种类还介绍了它们的子实体所含的
本书汇集了作者等近三十年来在纤毛虫原生动物发生学领域中有关腹毛亚纲部分代表类群之分化模式与多样性研究的成果以及在此领域中的主要工作进展,书中所有内容与素材均来自相应各章节作者的靠前手研究成果。内容涉及
本书以图文兼容的形式记述了本书作者对澳门真菌资源首次较具规模的调查,收集了经有名大型真菌分类学家卯晓岚先生鉴定的澳门蕈菌150种,约600张高清彩色图片,较为详细地描述了其形态特征、化学成分、生物活性
湖库中浮游微生物及藻类组成、数量、活性对水体中物质循环转化具有重要意义。本书选取东北平原与山地湖区典型湖库,阐明了浮游细菌种群结构季节性、区域性特征,分析了浮游细菌种群结构与水体营养特性的响应关系。探
本卷系统研究了我国凋落枯枝上的棒孢属等暗色丝孢真菌,描述了45属207种,提供了每个种的形态描述、图示和必要的讨论;其中包括对《中国真菌志》第三十一卷和第三十七卷的补遗,并提供参考文献和真菌汉名及学名
本书是著者对中国土壤中暗色丝孢菌进行系统采集、分离和分类研究的初步成果。暗色丝孢菌是一类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暗色(或二者之一为暗色)、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等产孢结构直接暴露于外界的无性型真菌的统称。此
本书以图文兼容的形式记述了本书作者对澳门真菌资源首次较具规模的调查,收集了经有名大型真菌分类学家卯晓岚先生鉴定的澳门蕈菌150种,约600张高清彩色图片,较为详细地描述了其形态特征、化学成分、生物活性
《中国微生物基因组研究》由我国从事微生物基因组研究的专家们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撰写的综述论文组成,反映了我国微生物基因组研究的过去、现在,并指出了未来尚需研究的方向。共分为真细菌基因组(包括人畜病原真细菌,农用真细菌,环境真细菌,冶金、食品真细菌基因组)、古生菌基因组、真核微生物基因组、病毒基因组、微生物基因组研究方法五个部分。《中国微生物基因组研究》内容属微生物学科前沿领域,可供从事医学、农业、工业、环境、生态、动物医学、植物病原微生物研究的研究人员、教师和研究生参考。
本书汇集了作者等近三十年来在纤毛虫原生动物发生学领域中有关腹毛亚纲部分代表类群之分化模式与多样性研究的成果以及在此领域中的主要工作进展,书中所有内容与素材均来自相应各章节作者的靠前手研究成果。内容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