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与广州市南山自然科学学术交流基金会资助出版。本书图文并茂,内容详实,共 11 章,涵盖内容广泛而自成体系,前三章主要介绍微生物胞外呼吸概论、胞外呼吸菌及其胞外电子传递机制;第四章至第六章分别介绍铁呼吸、腐殖质呼吸以及产电呼吸;第七章至第十章着重介绍利用微生物胞外呼吸原理发展的各项应用技术;第十一章为大家呈现自然界中存在的天然生物地球电池效应。
本书主要介绍研究病毒的各种电子显微学方法以及**进展和取得的成果,内容包括:病毒样品的超薄切片技术,病毒的分离、纯化和病毒样颗粒的组装,病毒免疫电镜技术,生物材料的高分辨率电子显微技术,冷冻电镜单颗粒技术和冷冻电镜电子断层成像技术等。理论介绍尽量做到浅显易懂,书中示例也取自经典的或者*近几年的科研成果。此外,在绪论中简略概述病毒的电子显微学研究的进展。《BR》 病毒的电子显微学研究在近十多年来有许多理论和技术上的突破,发展迅速、成果斐然,其中也有本书部分作者参与的工作,书中均做了翔实介绍。
该书记述了产于我国的马勃科和栓皮马勃科真菌9属53种.有线条图55幅、扫描电镜图版8幅,是对我国马勃科和栓皮马勃科系统研究的成果;结合我国实际,对一些食用和药用价值较高的种类还介绍了它们的子实体所含的主要成分和利用情况。书末附有重要参考文献及中名、学名索引。
锈革孔菌目Hymenochaetales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目前全球范围共发现大约700种。该目真菌除少数种类是菌根菌外,绝大部分种类都是木材腐朽真菌。这类真菌不但具有重要的生态学功能,同时也具有经济价值,如桑黄等重要药用真菌就是该目的成员。此外,锈革孔菌目的很多种类是重要的森林病原菌,如祁连小木层孔菌可造成祁连圆柏大面积死亡。并简要介绍了它们的主要形态、生态习性、寄主、地理分布和经济价值等。锈革孔菌目中的锈革孔菌科在《中国真菌志第二十九卷锈革孔菌科》已经描述了18属106种。本卷是对锈革孔菌目真菌的系统编研,按**分类系统阐述了锈革孔菌目真菌的分类地位、生物学特性、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包括对该目3科21属120种的系统论述,其中也包括锈革孔菌科在第二十九卷中未被包括的种类。对每一种进行了详
本书系统阐述了一类微生物发酵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参数辨识与**控制的理论与方法,首先论述了不同微生物发酵方式(间歇发酵、连续发酵和批式流加发酵)下的非线性、非光滑动力系统的性质:稳定性、鲁棒性以及不同动力系统参数辨识的方法,即实验数据辨识法和系统鲁棒性辨识法;其次阐述了不同动力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数值模拟方法,证明了可辨识性或**解的存在性以及达到**解的必要条件;*后用并行优化算法研究了数百个混杂动力系统约束下的参数辨识与超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
本卷系统研究了我国凋落枯枝上的棒孢属等暗色丝孢真菌,描述了45属207种,提供了每个种的形态描述、图示和必要的讨论;其中包括对《中国真菌志》第三十一卷和第三十七卷的补遗,并提供参考文献和真菌汉名及学名索引。
微生物资源学是研究微生物资源的种类和分布、微生物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微生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战略和策略、微生物资源有效保护的措施等的科学。本书在版的基础上,汇集了近十多年国内外本领域的新进展、新思想、新技术、新成就,其内容更加丰富。
本书原著由美国微生物学会出版社(ASM Press)出版,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从事病原微生物研究的专家翻译为中文。全书首先扼要介绍肠杆菌科研究历史、分类学以及在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意义,接着依次阐述了各属及模式菌种的相关医学问题,体现了下列特色: 涵盖了肠杆菌科的所有属,除了临床常见和罕见的各属以外,还涉及了植物病原菌; 对各属肠杆菌的医学问题阐述比较到位,一般包括分类学、流行病学、实验室鉴定、发病机理和抗生素敏感性等议题; 介绍了许多鉴别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子方法,比如16S rRNA测序、分子探针等; 附录——肠杆菌科的生化鉴别表,可以帮助微生物学家在属、种的水平上鉴定出某种微生物。 本书是各级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CDC)以及质检部门的技术人员很好的案头工具书,也可供从事医学微生物的研究人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它是从剑齿象动物群中残存下来的活化石,被视为自然保护的旗舰动物。它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由于栖息环境受到破坏和自身的退化,使它的家庭日渐衰微,为了使其家族繁衍壮大,科研工作者历尽心血,不断探索。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科研人员通过近20年坚苦卓绝的科学研究。终于攻克了大熊猫繁殖领域里的“配种难、受孕难、幼仔存活难”难关,1991年至今已成功繁殖了大熊猫36胎、56仔、成活44仔,创造了大熊猫繁育史上的多项奇迹;为大熊猫的保护和科研作出了突出贡献。 本书对大熊猫的历史与现状、饲养管理、营养供给、发情配种、妊娠分娩、人工育幼、疾病防治、野外放归等方面都做了系统详尽的论述。它对充分发挥圈养大熊猫的繁殖潜力、提高初生幼兽和亚成体的
该书介绍了动物病毒病的研究历史及分类、动物病毒病的研究进展、动物病毒病的症状及防治技术等。该书适合动物医学专业的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小鼠胚胎操作实验手册》由著名的美国冷泉港实验室出版社(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出版,是其系列经典实验指南之一。自版至今已至少有15年了。这本书对哺乳动物胚操作人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的第三版是由一个全新的作者群体重新组织编写而成的。书中描述了*的小鼠胚胎操作技术,包括胚胎干细胞介导的遗传操作、嵌合体制作、克隆、辅助生殖技术(含胞质内单精子注射)、配子和胚胎冷冻保存、全胚培养系统、着床后胚胎的点穿孔和基因表达分析等。书中描述了这些技术应用的背景信息。第三版中对前版描述的小鼠发育遗传学部分和利用重组DNA技术研究哺乳动物胚胎发育部分的内容也进行了重新组织和更新。 《小鼠胚胎操作实验手册》(第三版)不仅提供了小鼠胚胎操作的详细技术方案,也包含了相关的理论,是从事小鼠发育生物学和遗
《微生物实验教程》是高等院校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制药、医学、环境工程等专业的核心专业课教材。书稿分上篇和下篇,上篇为基本技能部分,包括显微镜操作技术、微生物纯培养技术、微生物形态结构观察、微生物生理生化特征测定技术、菌种保藏技术、微生物分子鉴定,共有 61 个实验;下篇为综合设计性实验,分环境、农业、食品微生物技术和食用药用真菌四个模块,包括农业微生物综合性实验、环境微生物实验、食品微生物、食用菌栽培技术,共有 40 个实验,全书共编有 101 个实验,重点突出了科学性、启发性、实用性。该教材不仅适用于高等院校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制药、医学、环境工程等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同时也能为食品、食用菌生产等行业提供技术参考。
本卷册记述了绿藻门绿球藻目的真集结体亚目和绿枝藻亚目,四胞藻目,叉管藻目和刚毛藻目共13科、48属、209种、95变种、5变型。其中有2属、22种(包括2新种)、12变种、2变型是以中国材料为模式标本发表的。每一个种的描述、产地和分布,除极少数例外,绘图或照片均依我国标本,部分种附有简短的讨论和说明。书后还有英文的各级分类群检索表以及参考文献和名称索引。 本书可供生物学、植物学和藻类学以及有关学科的科学研究和教学人员参考。
《酶学实验手册》(原著第二版)对*版酶的测定方法进行了补充完善,内容涉及酶反应、酶测定理论、酶学实验操作、酶的固定化方法及相关技术应用等实用性很强的内容,是一本可操作性很强的实验室酶学手册。在内容编排上体现了下列特色: ①系统介绍酶学实验方法,列出80多种酶及复合体的测定方法;②详细介绍蛋白质结合和固定化酶的测定方法;③对于酶催化的反应及酶本身给出了详细的背景知识;④聚焦于解决实验方法中的难点。 作者Hans Bisswanger教授长期从事酶学领域的研究而且有着几十年的教学经验,他在总结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写成本书。本书可供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阅读,也可供上述领域研究人员参考。
第二版在保持**版特色的同时,丰富生产应用开发实例,就卫生保健产品、食品和饮料发酵、食品添加剂和补充剂、微生物生物量的生产、微生物酶类、燃料和工业化学品、环境卫生物技术等专题展开论述。**修订版还增加了有关发酵终点的判断,细胞自溶的监测,发酵染菌的防治与处理,发酵过程物理参数、化学参数、生物参数及间接参数检测等内容。此外还增加了一些新设备的介绍。 《微生物工程 (第二版)》共分四大部分 28章:**部分微生物工程原理(9章),第二部分微生物工程下游加工工程(8章)第三部分微生物工程生产设备(4章),第四部分微生物工程生产工艺和产品,举例(7章)。《微生物工程 (第二版)》将理科的有关知识与必要的工程技术知识有机结合,使学生既能掌握比较专业的理论知识,又能掌握基本的计算和设计工艺流程的原理
本卷是《中国淡水藻志》绿藻门、双星藻纲、鼓藻目、鼓藻科的第2册,它是根据作者多年所积累的研究成果,并参考国内外*的资料编写而成。全书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论述了鼓藻类的研究简史、形态特征、生物学、系统演化和分类系统、地理分布和生态分布,各论部分系统地对我国绿藻门、双星藻纲的鼓藻目鼓藻科中的3属、233种、168个变种和25个变型共计426个分类单位逐一作了全面的、详细的描述,对有的种类进行了简短的分类讨论,其中有72个分类单位是由我国藻类学家首先发现、命名和绘图的,只有10个分类单位是由国外藻类学家采自我国的藻类标本进行研究并首先命名发表的。绘制的精致细胞形态图版70幅,插图3幅,细胞的扫描电镜照片图版6幅。同时列述了目、科、属、种的检索表,以及附有译成英文的目、科、属、种检索表。书末附有中
由BibekRay(雷伊)和ArunBhunia(布恩亚)合作编著的《基础食品微生物学(第4版)》作为国际上食品科学及相关专业的经典教材,已修订再版多次。 全书共分为七大部分,分别为食品微生物简介、微生物在食品环境中的生长、微生物在食品中的有益作用、微生物与食品腐败变质、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食品中的微生物控制、微生物检验与食品安全。各个章节安排逻辑性、系统性极强,叙述流畅,简单易懂,概括了食品微生物学方面几乎所有的知识点。 食品微生物学是食品科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 同时,微生物学、公共卫生学、营养学、兽医学等学科的学生也会学习这门课程。对于食品科学专业的大多数学生而言(食品微生物学方向除外),此课程可以为之构建一个了解微生物以及微生物与食品关系的知识基础;而对于食品微生物学方向的学生而言,该
在过去的20多年中,《微生物学:原理与探索》已出版了六个版本,它在美国等国家的许多大学中作为微生物学课本或教学参考书。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多次再版使它成为经典的教材之一。该书既注重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又能不断消化吸收新概念、新技术和新热点。内容覆盖普通微生物学、微生物遗传学、病毒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和应用微生物学。该书着眼于可读性,力求文字简洁、易懂,并配有丰富的插图和显微照片。作者运用了热情笔触以及在其他教材中少见的写作技巧,通过令人回昧的奇闻趣事把微生物学的学习带到了生活之中,它们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作者注重与实畦结合,拓展读者思路,在每个章节中穿插“生物技术”、“应用”、“公共卫生”、“特写”和“动手一试”等小短文。各章后都有大量复习题,如临床案例研
《微生物菌种资源收集、整理、保藏技术规程汇编》是在《自然科技资源收集、整理、保藏技术规程》平台项目设计的总体框架下,在国内首次出版的一本关于微生物资源操作技术的工具书。对于实现微生物菌种资源收集、整理、保藏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以及促进微生物资源充分共享和可持续利用有重要意义。 自2003年开始,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依托中国农业、医学、药用、工业、兽医、普通、林业、典型培养物、海洋等9个*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在微生物资源分离、鉴定、保藏及管理等方面制定了37个技术规程,并在技术规程制定中遵循了下列原则:,优先考虑技术规程框架的系列性、完整性和配套性;第二,技术规程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第三,与现有的国家和行业标准相衔接。
针对福建省内水库型饮用水水源地比例很高的状况,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自2009年起对全省主要大中型饮用水水源地进行富营养化状况的调查,调查过程中对饮用水水源地的常见藻类全部进行分类鉴定(多数鉴定到属名)并拍照。《福建省大中型水库常见淡水藻类图集(精)》由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编写,是从拍摄的大量图片中精心挑选出的600多幅版面清晰、质量较好的饮用水水源地常见淡水藻类图谱编辑而成。相对藻类志及专业性的藻类分类学专著,本书的学术研究价值也许略显不足,但它对指导各级环境监测站的日常监测工作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书在种属检索、图版查阅等方面,尽量做到方便快捷,便于非分类学专业人员查找,对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开展水体富营养化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当前由于工业化的加快,各种有机物的排放加速了湖泊、河流、水库等水体的富营养化,造成蓝藻水华大面积爆发。蓝藻水华能产生多种毒素,微囊藻毒素是其中毒性较强、常见的一类。 本书首先简要介绍微囊藻毒素的毒性以及对植物、动物和人类的危害,以及国内外微囊藻毒素的污染现状,之后重点阐述微囊藻毒素的分析检测技术,并介绍国内外关于微囊藻毒素分析检测技术*的进展情况。其中汇编了参编人员的*研究成果。 本书对于环境科学与疾病控制领域研究水污染和藻类水华危害,以及从事微囊藻毒素分析检测的相关科研和管理人员有较大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