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敦煌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形象,除了飞天,就要数千姿百态的音乐舞蹈了。从北凉到元代1000年间,不同表现的乐舞,几乎是朝朝各异,代代翻新。敦煌莫高窟也可以说是一部厚重的乐舞形象辞典,大多数洞窟里都保存有形象各异、姿态有别的乐舞,在琼楼峻宇、乐池舞榭中绘着成组成群的乐队和单人、双人的舞蹈,是我国文化史上极为宝贵的艺术财富,在我们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音乐史、舞蹈史、民俗史、艺术史研究的专家们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料,也成为乐舞专家们在艺术实践中创新借鉴的珍贵资源。本书展现的就是这些乐舞形象图。
何孔德,生于1925年4月,四川西充人。1942年在国立重庆师范美术科学习,1946年转学四川省立艺专印染料。1946年参加解放军,在十二军文工团工作。1951年参加志愿军,到朝鲜从事美术宣传工作。195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1957年毕业到总政文化部创作室任美术员。1962年调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从事美术创作。1980年任军博创作室副主任,1987年退休。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擅长油画、水彩画。油画《出击之前》为中国美术馆收藏;与高虹合作的油画《军委全会》获第五届全国美展二等奖,曾参加创作半景画《卢沟桥战斗》。出版有《何孔德油画选》、《何孔德画集》。主要作品:《祖国来信》、《出击之前》、《毛主席在农民运动讲习所》、《毛主席在写作》、《枕戈待旦》、《生命不息、冲锋不止》
内容简介
学习绘画不论是进专业院校还是自学大体有两种途径:一是写生,二是临摹。由于学院的设备齐全,有规范的教学大钢,有教师辅导,更注重写生教学。从基础课开始按部就班逐渐深入,从初步掌握造型基础到熟练运用造型技能,多是采用课堂写生教学,但在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也要安排临摹课程,因为没有基本造型手段就谈不上写生。写生从根本上不同于摄影,它是客观事物通过人的观察、大脑思维,采取相应的造型手段,眼、及、手互动的产物,而临摹正是学习表现客观事物手段的方法。 自学绘画由于没有院校的条件去从事写生教学,更主要获取技术的手段要靠大量临摹取得,不论是学习西画还是中国画都是如此。临摹是学习传统技法,吸收前人成功经验的手段。通过临摹可以更便捷地学到表现物象的方法和技巧,可以避免从头摸索少走弯路,达到学习传
蒋兆和强调要以线去勾勒具体物象的结构,他不同于水墨画前辈们的是,他重体面,要求以线立骨;用明暗,却不明为暗所遮蔽,他反对那种离开造型去追求笔墨意趣的做法,主张让笔墨在激情饱满之中随形随意而出,就笔墨与造型而言,有人指出,蒋兆和的绘画体系是古典的新规范,其实是指蒋光和先生创立的那写生特色与直录特色合一的审美风格。这是一咱严谨的写实绘画风格,勾皴点染都结合素描的体面表现,疏放处的笔墨以不失结构为准则,明暗运作以下失以线立骨为法理,并结合概括,集中、典型等现实主义艺术原则进行个性化的表现为准则,明暗运用以不失以线立骨为法理,并结合概括、集中、典型等现实主义艺术原则进行个性化的表现,使他的艺术迥然不同于其他人,而体现“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艺术家的鲜明形象与理想追求。蒋兆和先生的作
北南两宋虽然是同一封建政权在地域上的南北承接,但其于绘画史则有着风吹草动然不同的文化隐喻。五代至北宋,山水画技法、品类全面成熟,高手辈出,画风迭变,达到的高度。人物画在唐代取得的成就基础上继续获得提高。花鸟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在宋代迅速成熟,特别是翰林图画院的兴起,成就了中国古典写实风格淡出中国绘画史主流;其次,在技法形态上,南宋绘画因时而变,不再迷恋写实义风格带来的视觉享受,转向诗化意境和文人化个人情感表达的诉求,完成了后续文人画发展所必需的技法铺垫。这是两宋在绘画史上表现出的差异。两宋绘画的历史转型,使得中国绘画在十一世纪前后逐渐淡出了古典写实主义传统,以知识分子的文人趣味为审美核心的文人画一直主导着后来的绘画史。
“名画再现”丛书共13册,分别按时代和中国画的表现内容进行分类成册。每册图书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分别展示了中国历代不同时期山水画家、花鸟画家、人物画家的经典作品,为读者提供了一套可鉴可赏,可学可藏的大众精品图书。《名画再现:清代人物画》展示的是清代人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