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灼华、王亚馥主编的《遗传学(第3版)》十分重视保持遗传学学科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将培养学生的遗传分析能力放在首位,从不同层次深入论述遗传物质的本质、传递、变异、表达与调控等基本规律和新研究成果。 第3版根据遗传学学科发展的新成就和适合教学实践的规律,对结构和内容进行了精心调整和梳理,合并第2版中的第2、3章为 遗传的细胞与分子基础 ,合并第14、15章为 基因表达调控 ,新增 表观遗传概论 行为遗传概论 两章,力求从不同视角展示遗传学各分支领域的新成果和发展前沿。教材配套数字课程(hnp://abook.hep.com.Cn/44557)涵盖与纸质教材密切配合的扩展阅读、习题答案、重要名词释义、遗传学相关网站及参考文献等内容,是纸质教材内容的拓展和补充。 本书可作为高等综合、师范院校生物类专业本科生的遗传学教材,
本书由遗传咨询总论(基础篇)和遗传咨询和论(疾病篇)两大部分共26章组成。基础篇里的每一章节,重点论述了与临床遗传咨询应用息息相关的理论基础;除了与孟德尔遗传、分子遗传、细胞遗传、生化遗传、线粒体遗传、多基因遗传和出生缺陷基础等通用的基础理论外,还特别详细地介绍了产前诊断、胎儿超声影像学、遗传筛查等实用性的实验室诊断理论和应用章节。在对每一病例进行遗传咨询时必不可少的风险评估则放在这一部分的末端重点介绍。疾病篇阐述不同系统的共152种主要常见遗传疾病或常见先天畸形的遗传咨询。本书采用了大量的列表和编者自己的插图,使与之相关的内容更形象化,通俗易懂。因此,除了作为临床咨询师和其他从事临床遗传的专业人员临床咨询门诊的参考书外,本著还可以用作遗传咨询培训班和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教材。
《表观遗传学与复杂性疾病》的上篇将系统阐述表观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内涵、外延及相关研究进展,使读者对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microRNA、X染色体失活、染色质重塑等重要概念形成比较全面、清晰的认识。下篇将以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等疾病作为典型代表,重点阐述表观遗传修饰在人类复杂性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并介绍表观遗传学研究方法,包括近年来开始兴起的高通量测序方法在表观遗传研究中的应用,后就表观遗传修饰的干预药物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医学遗传学》为*重点实验室教材,作者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学遗传研究室暨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疾病基因组学研究室主任,四川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拥有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本教材借鉴了国内外现有同类教材的优点,同时力求反映医学遗传学近年来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内容组织上除医学遗传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外,各部分均有新知识介绍。本书包括20个章节。与该教材编写的有四川大学、泸州医学院等 11所高等医学院校共19位教授、专家。他们都长期工作在医学遗传学的医、教、研工作*线,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在编写过程中,大家充分发挥学术民主,对全书内容进行了充分讨论。
本书在第1 版的基础上,仍以遗传分析为主干,以多种实验分析手段为主要内容,力求既具有系统的理论指导,又具有实验可选择性和可操作性。教材涵盖10 大遗传分析模块,选编了29 个实验,实验材料涵盖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多种类型,实验层次涵盖个体、细胞、分子水平。在每一实验中增加了研究背景、推荐阅读,使其更具有培养学生遗传分析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的特点。教材编写中保留了第1 版注重实验材料成本的控制和实验设备的基本条件,同时在同一类别的实验项目中,列出了多种不同的材料供选择这一特色,以适用于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学校。 本书适合高等学校生命科学类各专业的遗传学实验课程教学,也可供实验教师、科研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围绕基因组与健康转化关键技术??遗传分析技术,以后基因组研究成果为基础,从动态发展角度出发,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整体思路,详细阐述了针对复杂疾病进行遗传分析的目的、具体内容、主要评估指标、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及遗传分析在复杂疾病防治中的具体应用。其目的在于提高我国复杂疾病的防治水平。
本书是国内遗传达室毒理学方面的专著。主要内容包括遗传毒理学的兴趣及发展简史,今后的发展趋势;遗传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和转化;DNA损伤及修复;遗传毒性的类型和形成的分子机制遗传毒作用与细胞周期;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凋亡,细胞分化的关系;遗传毒性的后果;遗传毒性检测和试验方法;遗传毒性检测方法在环境,人群和化学品评价中的应用;遗传毒物危险度的评价方法;遗传毒作用的干参员等内容。
全书共分两部分。部分着重介绍医学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包括遗传和遗传病的细胞及分子基础、孟德尔遗传和孟德尔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的分子基础、线粒体遗传病的分子基础、肿瘤遗传学和药物遗传学等章节;第二部分逐一介绍各系统常见遗传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后,尤其着重介绍各典型病例的遗传方式和再发风险估计。本书既为临床医师提供了一本诊断和治疗各种常见遗传病的参考手册,又可使各科医师的遗传咨询服务“有据可依”。全书内容翔实,论述简明扼要,实用性强,力求体现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在临床实践中的直接应用。
《环境、肿瘤和表观遗传学》一书共包括7章,系统介绍了表观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表观遗传现象及其机制,同时描述了表观遗传学与环境、肿瘤发生发展等的关系。本书作者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联系,比较系统地反映了表观遗传在环境和肿瘤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成就。作者热切地期望该书能为环境毒理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医学工作者和学生提供有价值的知识体系和参考信息。
这是中国本讲得很明白、很实用的基因科普书。为了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基因讲清楚,说明白,作者巧妙地用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来解释基因。从吃饭、睡觉、减肥、喝酒到优生优育、天赋开发、看病吃药,直至炒得沸沸扬扬的转基因食品,以及美国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切除乳房预防乳腺癌”事件,都在一次次生动地讲述着:基因和我们近在咫尺!无论您是什么身份、什么职业,了解基因、尊重基因都将更早地享受到基因科技为您提供的个性化服务。
本书主要论述了医学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第1章简单介绍了医学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医学遗传学的发展史、医学遗传学的研究技术和方法等;第2-5章重点介绍了染色体的基本知识、人类染色体畸变、研究染色体的方法和染色体病;第6-8章介绍了基因A基因突变、单基因病和多基因病的有关知识;第9-12章分别介绍了群体遗传学、基因定位、药物遗传学、肿瘤与遗传的有关知识;第13-15章介绍了遗传病的诊断、防治和遗传咨询的知识;第16-17章介绍了遗传病的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的有关知识。书后附有生物医学词库、遗传学相关词汇汉英对照。 本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附有大量表格、图解和照片,内容与程度均经反复斟酌和精心挑选,力争达到图文并茂,使读者易于理解并得到较强的直观感觉。是临床医生学习医学遗传学的重要参者书,并可作为遗
以药物基因组学为基础的(PGX)个体化医学以DNA数据库为基础,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以达到微观结构及表型变化与治疗方案的统一。《个体化医学原则》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个体化医学基础方面的内容,包括药物基因组学、药物蛋白组学、分子病理诊断、基因芯片与药物代谢、分子标志物及表观遗传学的个体化医学原则等。同时针对临床常见的肿瘤重点介绍了13种不同肿瘤的个体化医学原则。从理论到实践系统的描述了肿瘤个体化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及临床应用方案,是一本综合性较强,适合肿瘤学临床医师及学生的肿瘤个体化医学读物,同时也适合其他专业的医师和学生学习参考。
为了满足医学院校在校的本科和专科学生、报考医学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和参加各类医学考试的考生的迫切需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医学遗传学的知识体系和教学内容,我们根据卫生部规划教材《医学遗传学》(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内容,编写了这本教学辅导和应考参考书。 本书内容紧扣教学大纲,章节与卫生部规划教材一致,在方便使用的基础上,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题型十分丰富,高度涵盖了各章内容,既照顾了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又涵盖了考点和知识点。同时,为方便读者,本书的每道题目除提供解析之外,均给出了教材的依据,读者可以根据该依据迅速找到教材相应知识点。此外,为开拓医学生的视野,还提供了大量各高校医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中有关的
本书将遗传学的基础理论、数理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和遗传学前沿研究结合起来,结构编排科学,主要包括:遗传学基础理论;数理统计学基础理论;基因连锁分析的基础理论、常用分析方法及其统计模型基础、常用分析程序;基因关联分析的基础理论、数理分析方法及其统计模型基础、常用分析程序。
本书为国内部遗传代谢病方面的专著。章为遗传代谢病总论,重点阐述了遗传代谢病的基础和概念、遗传代谢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遗传咨询、产前诊断、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等。包括了近年来发展的串联质谱分析技术、气相色谱质谱技术、酶学分析、基因芯片和新一代测序等技术的基础理知识和应用。 第二章~第十三章按遗传代谢病的小分子代谢物异常或者细胞器病变部位分类的疾病篇章,根据疾病的概念、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分子遗传、临床诊治、预防等结构进行了介绍,特别体现了新技术再临床诊治中的应用、疾病预防的策略。附录部分为遗传代谢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以方便临床医师查询。
群体遗传学是研究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试图了解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频率如何以及为什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群体内和群体之间发生变化。其研究对象是生物群体,这里的群体是指孟德尔氏群体。它是由同一物种组成的较大的有性繁殖群体。群体内的个体间是随机交配的,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医学研究群体遗传是要探讨遗传病的发病频率、遗传方式及其基因频率和变化的规律,从而了解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生和散布的规律,为预防、监测和治疗遗传病提供重要的信息和措施。它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对进化变化是如何发生的提供了深刻和清晰的理解。如今,在不断寻求了解复杂疾病易感性的遗传变异基础的过程中,群体遗传学显得尤为重要。许多影响连锁基因的等位基因频率和等位基因之间关联的因素首次在果蝇和其他模式生物中得到了表征,
全书包括17章。章至第三章包括 遗传学的基本知识、遗传病常用诊断技术、染色体疾病。第四章至第十七章包括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 化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精神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及眼、耳、口腔、皮肤遗传性疾 病;性发育异常;遗传代谢性疾病。 本书对每种疾病的描述包含以下内容:疾病发现 和发展史、病因和遗传方式、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标准、治疗或干预方式。本书 *的特点是尽可能地介绍了疾病的遗传学病因和可能的遗传学诊断方法,有助于提高医务工作者对疾病 病因的认识。 本书主编包括贺林院士(遗传学)、马端教授(医 学遗传学与分子细胞生物学)和段涛教授(妇产科学),编委大多为各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具有较高的权 威性。 《临床遗传学》读者对象包括妇产科、儿科、外科
李弋、于雪黔主编的《医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共二十三章,分为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基础两篇,系统地介绍了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针对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简化了深奥的理论,强调基本技能的培养。《医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附有知识链接、目标检测等内容,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适用于临床医学、药学、检验、影像、口腔、康复等专业用。
本书的内容主要取材于《现代遗传学教程》(第3版)(贺竹梅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同时参考了国内外同类书籍的精华。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学和复习应考。全书共分15章,各章的结构为:①主要内容介绍,②重要概念剖析,③习题思考解答。本书编写的宗旨是:引导学生会读书、读好书,让认真读书之硕果成为学生获得优异成绩之必然,促进能力培养。各章中 主要内容介绍 的作用在于学习引导,可使学生在课后或考试前及时、全面并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本章的基本要点、难点与重点、基本要素构成,以求事半功倍。设置 重要概念剖析 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更深层次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全面覆盖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范围,以求 兼顾 读书与考试。 习题思考解答 的功能在于,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巩固学习内容。习题虽属 纸上谈
《医学遗传学(供8年制及7年制5 3一 体化临床医学等专业用第3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广 泛采纳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又吸取了国外同 类教材的有益经验,在内容选择、编排体系等方面对 原有第2版教材做了较大的改动,增加医学遗传学研 究技术和免疫遗传两个章节,将原DNA与遗传信息传 递和人类基因组学两个章节合并为一个章节,命名为DNA与人类基因组,还对其余各章节内容做了不同程 度的修改和调整,在每个章节的*后增加了约500个 字的中文小结,力求做到内容更丰富、详实,紧跟学 科进展,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扩展,并熟悉常用的专 业英语词汇。本书从精英教育的特点、医学模式的转 变、信息社会的发展、国内外教材的对比等角度出发 ,在注重 三基、五性 的基础上以更新、更深、更 精的要求编写。
为了应对这个挑战,2004年美国临床药学学院(ACCP)把《药物基因组学:在患者医疗中的应用》版作为发展的跳板。这本教科书把药物基因组学的基础和在特定疾病中的应用结合在一起,以便为学生和从业者打牢基础,使他们可以理解药物基因组学的基本知识并且具备把药物基因组学的知识应用到他们日常的临床实践中的能力。第二版即美国临床医学学院ACCP主编的《药物基因组学--在患者医疗中的应用》包括药物基因组学和临床管理的一些扩展章节,这些章节是由应用药物基因组学的带头人所撰写的。
本书针对新形势下医学遗传学教材改革目标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下学科教学任务而编写。全书共分4篇、18章,全书以群体、家系、个体、细胞、分子为切入点,把基因、染色体的遗传作为一个整体、二个系统来描述编写,并且强调其在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中的应用,还着重阐述了分子遗传学的理论与技术。 本书可供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五年制、七年制)、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护理学(五年制)学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