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波真气运行针灸推拿实践》是 真气运行法 创立人、甘肃中医学院教授李少波在101岁高龄之时,亲自为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贾海忠等弟子传授 真气运行法 及临床治病绝技。 当时百岁高龄的李少波先生,非常高兴地每天拿出3小时毫无保留地给弟子们讲解示范。《李少波真气运行针灸推拿实践》即是本次讲解的忠实记录。 本书稿由李少波先生亲自进行了全面审定。 李少波教授兼通儒、释、道、医、武。关于医,李教授兼通中西医。《李少波真气运行针灸推拿实践》为李少波教授中医学术、中医临床与中医养生的集大成之著。 《李少波真气运行针灸推拿实践》分为:真气运行原理、真气运行静功体验方法、真气运行法临床观察、真气运行针灸实践、真气运行小儿推拿法、真气运行点穴实践指导、真气运行吐纳实践,并附录40例患
本书主要阐述了《黄帝内经》治神理论指导下针刺通小周天的方法。核心是以针御神,以神调气,或气聚丹田,以补元气,或通任督,疏经络,进一步达到气至病所,从而做到 气至有效 而治病;亦可以针演道,通周天,来养生延年。这是针灸学的灵魂,是*上乘的针刺方法。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飞龙针法的灵魂,本书介绍了中医养生法 真气运行法 以及与真气运行法相关的古代内丹术的练习方法;精选了飞龙针法中*为重要和常用的十八个穴位进行精讲,公布了作者发现的通小周天的两个重要的穴位公孙与阳池;精讲了八套针方以演示飞龙针法的应用。另外,介绍了古今流行的*常用的十二针方,公布了《黄帝内经》中人迎脉口脉法在针灸学中的应用,以及作者自己的临床经验。本书适合针灸专业人士及有中医理论基础者研习使用。
编者整理了著名针灸专家杨甲三教授的取穴方法??“三边、三间”取穴法,配以400余幅清晰的图片对穴位进行准确地定位与描述,使读者能直观、形象地学习杨教授的取穴经验并运用于临床,重点介绍了十四经穴、经外奇穴等近400个穴位的取穴方法。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对针灸穴位的特异性、穴位操作提示进行了详细介绍,对针灸穴位图谱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使读者更直观、更准确地掌握取穴部位和要领。
《石学敏实用中医针灸学》是中国中医药名家经典实用文库丛书上之一。本书总结了石学敏院士40多年的针灸临床经验,是一部反映当代针灸特色的大型针灸学专著。本书涉及针灸学的经络学、腧穴学、刺灸学及治疗学等内容。全书共分三部分,绪言中主要介绍石学敏院士学术思想,*部分为经络与腧穴理论,第二部分为刺灸法,第三部分为疾病各论。本书既有传统针灸理论的继承,又有当代针灸临床的发挥,是一部内容丰富,具有系统性、学术性、实用性和科学性的针灸专著。 石学敏院士是著名针灸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石学敏院士从医40年来,始终如一地坚持学习、继承、发展、弘扬以针灸为主的中国传统医学,他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取得了显著疗效,创造了世界医学史上的神话;他扩展了中医对脑府和脑神的认识,不仅在中风病
王居易教授是著名经络医学专家,从事针灸临床、研究、教学工作50余载,多年来形成自己独特的经络医学诊疗思想,为经络医学理论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特别在经络理论的临床实践与应用方面颇有建树,在国内外经络医学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王居易针灸医案讲习录》由王居易教授亲自讲解其具有代表性的125例针灸医案,兼有其入室弟子的学习心得。每则医案按照不同诊次进行介绍,其中初诊以主诉、症候、经络诊察、辨经、选经、选穴的思路给予详细介绍,并在每个医案后加以解读。 在具有共性特点的一类疾病医案后附有诊后絮语,内容涉及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某些特殊诊疗方法、某些穴位的特殊循摸方法、对主症症候结构的分析要点或诊疗过程中的趣闻轶事等。 《王居易针灸医案讲习录》医案记录翔实,解读精彩,内容丰富,适合针
耳穴疗法是自然疗法的一种,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古代医学文献中早有记载。本书围绕耳穴的分布规律、机制、功能、操作方法等,通过一幅幅病例诊断照片、深入浅出的文字向读者直观地呈现了常见病症的耳穴诊疗反应,体现了耳穴治疗在健身、防病、治病中的应用,实用性强。
《四十年基层针灸得失录》作者杨承岐是河北省石家庄地区的基层医生,曾任职乡镇中心卫生院院长。作者十二岁学医,十六岁悬壶乡里。虽然因小儿麻痹症夺去了左腿的健康,但为了诊治患者,靠一根拐杖,一架破旧自行车的帮助,走遍了方圆百余里大小村庄的千家万户。作者将其三十多年临证得失倾囊写出,毫无保留。所有的观点和方法都源于临床又验之临床,是他后半生攻病克难的"百宝囊本书既有理论探讨,又有临床研究: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败的教训;既有中医临证发微,对针灸方法和穴位功效进行新探讨。
《扁鹊心书》,成书于南宋 绍兴十六年(1146年)。托名扁鹊所传,由北宋窦材辑,清代胡念庵参论。本书共分三卷。主要内容介绍灸法。卷上论以经络、灸法(黄帝灸法、扁鹊灸法及窦材灸法)等施治原则;卷中、卷下介绍各病症的治疗,后列气海、石门、关元等二十二个灸穴(其中包括手、足三里)。书后有附方,多用丹药及附、桂等热药,内载"睡圣散",于灸前服用,使昏睡而不知痛。 为彰窦氏 灼灸 之法,传承黄帝、扁鹊、医经学派之术,柳少逸先生以《 扁鹊心书 灸法讲记》立题结集,以期 关中老医 之术得以传之。柳少逸先生解读《扁鹊心书》,亦 日夜勤求 , 洞贯其理 ,学研窦材之灸术,探讨其 当明经络 , 须识扶阳 , 大病宜灸 之奥蕴,验 黄帝灸法 、 扁鹊灸法 、 窦材灸法 于临床,并 触类引伸 之,亦 效如影响 ,并诚信诸法 非谬 。尽管其法 周身用穴 仅
《新针灸学》是我国现代著名针灸学家朱琏同志的临床遗作,书中系统地总结、整理了祖国传统针灸医学知识,是第一部融入神经学理论来阐明针灸治病的科学原理的中医学著作,也是为数不多的得到朱德、董必武等老一辈革命家题词、作序的中医学著作,被称为我国现代针灸医学的经典。 全书共七篇。第一篇为绪论;第二篇针灸治疗原理,主要介绍针灸治疗原理,刺激手法、部位、时机三个针灸治疗的关键问题等;第三篇针灸术,介绍腧穴总论、针术灸术等;第四篇孔穴,分部介绍十四经经穴;第五篇简易取穴法,总结介绍身体各部位的简便取穴法;第六篇治疗,分别介绍传染性疾病、内科疾、神经精神科疾等十多类疾病的治疗方法;第七编医案选录,精选展示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急性胃肠炎、三叉神经痛等二十八种疾病的详细医案。书中附中国古代十四经经
本书是《针灸秘验??50年针灸临证实录》的第2版。 作者是我国知名针灸专家。本书为作者50年行医经验的全面、系统的总结。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一是对作者独到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特色进行了提炼;二是将110个病症中经反复验证有效并进行规范的针灸处方向读者公开;三是介绍了235例在国内外行医所记录的针灸案例。本书的特点为:第一,重在真实,全书所列效方验案无一不是来自作者实践,且因针灸临床具有一定风险性,作者也介绍了亲历的多例失误,成功与教训并存;第二,突出特色,用占本书2/5以上的篇幅展示了作者在眼病,特别是在难治性眼病针灸的独特经验,为同行所罕见。
该书是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及其团队系统论述针灸三通法理论与临床的学术专著。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详细介绍了三通法理论渊源及基础,下篇为三通法临床应用验案。分为内、皮外、妇、儿、骨伤及五官科约136种疾病,其中除临床常见病外,不乏临床多种疑难杂症。每种疾病都有病因病机、诊断标准、证候诊断、治疗及按语分析,重点介绍贺普仁教授临床取穴原则及方法。
田合禄 五运六气系列图书 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特聘专家田合禄亲笔撰写。 五运六气学说是中国古代研究气候变化及其与人体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说,在中医学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运用天干地支等符号作为演绎工具,来推论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在现存中医书籍中最先论述运气学说的见于《内经》的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等七篇。他如六节脏象论,《黄帝内经素问遗篇》的刺法论、本病论等也有论述。运气学说涉及到天文、地理、历法、医学等各方面的知识。田合禄学术观点多有创新,为五运六气学术的代表性人物。其 五运六气系列图书 从中医学各种角度,对伤寒、金匮、内经、易经
本书从七各方面介绍了周德安教授的从医经历、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1.医家小传:介绍周德安教授的出生背景、成长经历、学术思想形成过程、讲学历程等。2.学术特点:重点介绍其学术传承、思想特点和临床诊疗特点。3.针灸六治:为周德安教授学术思想德核心内容,详细介绍了六治的内容、理论渊源、针灸处方、临床应用及典型病案。4.针灸方选:介绍了周德安教授从医50年总结出的一系列临床疗效卓著的针灸处方。5.临症指南:以内、外、妇、儿、五官等科为纲目,详细介绍了周德安教授对疾病的认识、诊疗思路及针灸配伍、中药处方等。6.医案精选:选取了临床有效病案并详细剖析。7.薪火传承:选取周德安教授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及师承学员的学术论文,是周教授学术思想的延续。
针灸之法源自《灵枢》,其传承绵密久远,至今流派众多。作者深稽博考《灵枢》多年,从文字、历史、考古、临床等多方面考据其成书年代、针具演变、针刺手法的古今异同。同时借鉴二重证据法及Z新考古学成果,指出八千年前的跨湖桥人不仅发明了世界上Z早的原始机床,可以制造骨质针具,而且已经开始用针刺治疗疾病。作者结合自身习练内家拳法和禅宗修行实践,以及几十年的临床经验,用考据思维解读《灵枢》,从驳杂的研究资料中剥茧抽丝,探寻出针灸理论的发展脉络。修正历史原因导致的《灵枢》理论瑕疵,勇于破除历代医家对经文的迷思和盲从,以朴素求实的精神还原《灵枢》的真意。全书分为上、中、下3篇。作者先对自己的学医经历做了回顾式分享,然后将二十多年来学习的心得笔记分类汇编,结合中《灵枢》网课内容,对《灵枢》各篇加
本书系中国现代著名针灸学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元老单玉堂先生对《伤寒论》六经名篇380节进行针灸配穴方面的论述与探讨,从而将针灸配穴与伤寒辨证思维相衔接的一部论著。是对原版《伤寒论针灸配穴选注》的适度修订(原书前一部分的两章,移至《单玉堂针灸配穴通俗讲话》一书),在原版基础上对书中的一些难点加了必要的按语,以方便读者对方证配穴的学习与掌握。本书既可方便针灸专业读者深入学习《伤寒论》,真正掌握临床辨证思维;更适于伤寒专业读者全面把握张仲景的辨证思维模式,进而提高临床辨证的悟性与境界。
梁宜主编的《方剑乔痛证针灸治疗精要》汇集了方剑乔先生三十余载针灸临床镇痛经验,并搜集了临床典型病例资料编写而成。全书共分为经验漫谈、辨证施治两篇。经验漫谈篇主要汇集了方剑乔先生的针灸治痛学术思想。从疼痛的病症认识、病因认识、病理病机、分类认识和评价体系来全面认识疼痛;从针灸镇痛特点和规律、针灸临床三维诊治体系、针灸镇痛 双程观 和选穴规律等方面论述针灸镇痛治疗;从各式针灸镇痛疗法、电针疗法以及古典刺法角度探讨针灸疗法的临床镇痛价值。辨证施治篇从偏头痛、肩关节周围炎、带状疱疹后遗痛等30个典型病种入手,较为详尽地介绍了方师临床针灸治疗痛证的临证经验和诊治特色。 本书适合广大中医药院校师生、针灸科医师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