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家重视中医的发展,若要真正继承、发展中医,仍要遵循中医的基本原理,而中医所有防治疾病的方法都是建立在中医基本原理之上的。本书分为两部分,总论部分从中医的基本概念出发,介绍了中医的发展渊源及行业现状,提出了中医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旨在运用通约的语言揭示中医防治疾病的基本原理。各论部分展示了基于中医基本原理及现代医学、生物学等知识提出的新医学体系。针对各临床科室常见病、多发病,逐一分析其治疗现状,揭示其发病原因和机制,进而提出防治方法。全书从理论到实践,从科研到临床,展示了一套完整的医学理论。
中医妇科和中西医结合妇科专家对《实用中医妇科学》进行修订。目的是进一步完善版的内容,增补15年来中医妇科在诊治疾病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并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增加了一些新病种,使全书内容更加丰富,更具有系统性。修订的基本原则仍遵循版提出的全、精、新:其一是全,既有系统的中医妇科理论,又有临床实用的疾病诊疗方法;既注重传承,亦着眼于创新;既详细阐述常见病,也不遗漏少见病。其二是精,突出中医理法方药特色,指出诊疗要点,切合临床实用。其三是新,收集资料有新颖性,编写体例亦有新意。
本书内容为火神派代表人物补晓岚及其弟子的著作合集,包括《成方验方选》《积聚漫谈》《湿病论》《补晓岚经验方》《唐世丞论伤寒方》和《葛根汤 小柴胡汤合方 加减治愈一例 肺脓疡 的体会》。《成方验方选》原是油印本,分为上下两集,原文上集是成方,按照内外妇儿骨科及痔漏眼科序列编排。其中有些方剂有着明显火神派特点如大剂量乌头生半夏治疗风湿骨关节病症的寻骨酒,也有灵活应用虫类药诸如全蝎、蜈蚣、乌梢蛇治疗皮炎的痒症丸,更有用马钱子治疗骨痹的骨科活络丸。该稿最大特色即是其详细的煎熬制作方法,其法对有毒副作用药物起到减毒增效的机制。《积聚漫谈》《湿病论》《补晓岚经验方》《唐世丞论伤寒方》和《葛根汤 小柴胡汤合方 加减治愈一例 肺脓疡 的体会》手稿写于20世纪70年代。写作地点为四川成渝两地,用药俱反应
全书分19章,共收录医案100余则,涉及不育症、男性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疾病、睾丸附睾与精索疾病、男科杂病、不孕症、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妇科杂病、消化系疾病、肝胆系疾病、肺系疾病、泌尿系疾病、癌病、心脑系疾病、水液代谢疾病、皮肤病、疑难杂病等,每则医案基本上分为医案初诊、西医诊断、中医诊断、医案证型、医案治则、医案主方、医案药物、药物服法、医案复诊、医案按语、医案加减等11个部分;其中,医案初诊部分包含主诉、现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等内容,医案药物部分包括处方药物、具体剂量等,医案按语部分包含病因病机、辨证分析、诊疗思想、处方方解等。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药物应用辨析、名方应用经验、师长医友传习、名家民间秘验、经典医籍探究等,计六百余则,系用随笔方式写成,文字精炼,重点突出,方药配伍、用量、用法等关键内容扎实具体,反映了张志远先生临床独得之秘。本书系《张志远临证七十年精华录》的后续作品,书末附先生绝笔《桐阴消夏录》。
董氏正经奇穴为山东平度董景昌先生家传绝学,至董公在台湾行医,始课徒授学,发扬光大。邱雅昌医师系董针第三代传承代表人物之一,本书系其所著《董氏(正经)奇穴实用手册》之姊妹篇。本书收录邱雅昌先生近年来与徒弟、学生的对话以及他们诊疗疾病的记录,上半部分收录医案121例,每案先述病情,后列针方、点评,重点穴位配有操作演示视频;下半部分收录验案及经验分享近百则,并附病症名索引、穴名(组)索引。文字质朴,实用性强,对中医临床工作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书作者整理出了《伤寒论》全书与合病、并病有关的条文,特别是张仲景虽未明确指出该条文属于合病、并病,但实际上确实含有合病、并病内容的条文。在整理出合病、并病相关条文之后,在每条之后,先附历代诸家对条文原意的注释,再从合病、并病的角度,对条文内容进行新的阐发和注释,以说明和发掘经文原意,正确理解合病、并病的概念,揭示伤寒病变规律,探索伤寒合病、并病特点。在一些章节之后,还附有古代及现代一些医家治疗合病、并病的案例,可为加深理解合病、并病的概念、表现、证候、转归、变化、治法、治则等,为系统学习与理解《伤寒论》合病、并病提供有益的帮助。另外,《伤寒论》中一些条文可以认为是合病、并病的疑似证、类似证,作者也对此进行了归纳分析,提出了认为其是合病、并病疑似证、类似证的理由和根据
《小儿药证直诀》为宋代钱乙所撰,阎季忠编集,是中医儿科学的经典之作。全书共3卷,上卷脉证治法,主论小儿常见病证81条;中卷记录所治验案23例;下卷列儿科方剂120余首。阐发了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确立了小儿五脏辨证纲领,对中医儿科学学术发展具有重大影响,钱乙成为中医儿科学的宗师。由于原著流传多种版本,互有出入,且内容言简意赅,不易领悟。故此次评注以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影印本为底本,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加以校注、评议,综合了历代各家研究成果,守正固本,传承创新,为当今中医儿科学理论与临床服务,是中医儿科、中西医结合儿科医师的书籍。
本书将根据国医大师熊继柏教授2018年10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的临床教学基地开展的临床现场教学视频整理编写而成。全书分35讲,涉及内科、儿科、妇科及肿瘤等十多个病类300余个病案。每一讲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现场诊疗讲析,原汁原味地记录了国医大师熊继柏教授对患者的诊疗过程,包括案例记录、辨证、治法、选方、处方及讲解分析,反映了熊教授对相关疾病的诊疗思路,体现了他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第二部分为现场答疑,记录了现场学员的提问与熊教授的解答情况。
本书专门讲述近年来亲手诊治的疑难、危急病症的典型验案。为了确保验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特地收集了所治病人的原始病历记录,并电话追访病人本人的真实情况。在所讲述的验案中,计有内科疾病51例,妇科疾病10例,儿科疾病10例,外科及五官科疾病10例,共计81个奇特案例。具体讲述每一案例的诊疗经过,诊断辨证、选方用药,并加以简要阐析。目的在于让弟子们反复学习,领悟临证辨析思维,学会诊治疑难危急病症的本领,提高其理论与实践知识水平。同时对讲学内容进行现场录相录音,组织部分弟子做录音整理,并经详细审阅修改成为书稿,而为 诊治疑难危急病症经验续集 。
全书依次分为清修妙论、四时调摄、起居安乐、延年却病、燕闲清赏、饮撰服食、灵秘丹药、尘外遐举八笺,共19卷,含目录1卷,总20卷。 本书为养生学专著。作者广征博引,采摭宏富,内容涵盖儒、释、道籍,经史杂著,医药著述等丰富的文献。内容包括医药卫生、气功导引、饮食起居、山川逸游、花鸟鱼虫。琴棋书画、笔墨纸砚、文物鉴赏等广博的知识,论述了身心调养、性情陶冶、生活调摄、卫生保健、疾病防治、气功修炼、艺术欣赏等却病延年、养生防病的知识与方法,取材精当,方法实用,文笔隽永,意趣高雅,不仅可使读者增长养生知识,也可增长文学艺术欣赏情趣。因此,本书是一本流传甚广、脍炙人口的佳作。
本书总结了宁波市名中医张小玲教授50余年来从事中医肿瘤临床工作的临证经验和学术观点。全书分为中医肿瘤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两部分,其中基础理论部分系统阐述了中医肿瘤的致病因素、病机特点、治则治法、中医治疗优势特色以及治未病思想等内容,重点介绍了张氏在肿瘤治疗过程中所形成的辨证思维、临证方法和用药特点等;临床实践部分选取不同病种的典型病案,解析张小玲的临证思路,并对张氏在肿瘤康复养生方面的调养进行了系统讲解。 本书基于经典,源自临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作为中医尤其是中医肿瘤医务工作者临床工作的参考书。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一书是在《神农本草经》和《桐君采药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符合经方思维,并融合了玄学体用化和佛学思路,形成了独特的辨治体系,至今仍在疾病治疗上具有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这是作者独取该书为经方辨证治疗疫疠的根据。 在此次冠状病毒肺炎(疫疠)流行之际,作者结合《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将个人对经方治疗该类疾病的认识大胆供出,以便专业人士讨论和使用,也为尽快控制疫情、战胜疠毒贡献微薄之力。
《传忠录》3卷,论述中医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气味,以及辨证、诊法、治则等,明辨前人得失,畅发己见,尤对 命门 学说的独到见解,颇有影响。《脉神章》3卷,精选先贤著作脉法、脉义精华,并提出对脉诊的看法,切合临床实际。《伤寒典》2卷,辨析伤寒诸证,论述各家经验,很有新义。《杂证谟》29卷,论述内科杂病及眼、耳、鼻、喉、齿等70余种疾病的症因脉治,每病证列经义、论证、论治、述古、辨古、新案等内容,论述全面、缜密,溯本求源,有论有案,述古不泥占,对有些疾病的认识颇有刨见。 景岳博览群书,学验俱丰,采摭广博,议论宏富,治学严谨,勇于创新,全书可谓集当时医学之大成。后世医家有尊为 医门之柱石 之称,视其著作为 度世之津梁,卫生之丹诀 。因此,本书为中医工作者***之作。
本书为《国医大师文丛》系列,丛书汇集诸位国医大师的学术思想、诊疗经验、医论医话、医案精华,是他们几十年临证的心血凝聚,是理论和时间相结合的升华之物,其精辟之论、金石之言,弥足珍贵,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也是现代医史文献研究的珍贵资料。本套丛书的出版,必将进一步传承岐黄薪火,弘扬中医学术。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长期从事肾脏病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医术精湛,学验俱丰,擅治中医肾系疾病,特别是对多发病肾小球肾炎及肾脏的危急重症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研究较深,有独到的见解和较高的疗效。本书以现代肾脏病的病名为纲,对一些辨证分型已明确的疾病内容不作重复介绍,重点介绍邹燕勤教授临证的个人经验,有益于提高学习者的中医肾病医疗技术。
本书共收录60余位在中医眼科方面有较高造诣的国医大师、近代著名老中医、全国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各省市级名(老)中医、博士生指导老师等共计262首临床经验方,全面反映了近现代医家治疗中医眼科常见疾病的辨证治疗思想和用药经验。全书按眼科通用方、五轮主方、眼内外手术后用方、眼睑病、泪器病、干眼、结膜病、角膜病、巩膜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玻璃体混浊、青光眼、葡萄膜炎、视网膜病、视神经疾病、屈光不正、眼外肌病、眼眶病、眼外伤等分类整理每首方剂,按方剂出处、组成、功效、主治、加减、方解、注意事项、现代研究、用方经验、参考文献等依次排列。
本书为 任之堂悟道中医丛书 第二辑之分册,首次揭秘了任之堂古中医脉法的完整体系。该脉法是任之堂主人余浩在家传(双手诊)脉法的基础上,秉承《黄帝内经》和《难经》脉学思想,融入古中医学的精气学说和气化理论,结合古中医学的四象体系,逐步完善发展而来的。 全书共19讲,介绍了脉诊的基础理论、任之堂古中医脉法的核心要义和作者的临床实践经验,重点讲解了全息脉诊法、一气周流脉诊法、左右阴阳脉诊法等特色脉诊法,详细论述并深入探讨了临床如何凭脉辨证、用药、施针、艾灸、食疗等,使读者能够通过脉诊快速判断气血状态、脏腑功能及疾病的进展,进而辨证施治取得显效。 本书向读者提供了一种诊脉的系统思维模式,将复杂的脉诊技艺简化为易懂的理论和操作步骤,尤其对初学者十分有益,旨在传承和弘扬古中医学脉诊技艺,帮助中
《妇人规》2卷,论述经带胎产诸疾证治。《小儿则》2卷,论述小儿常见病的证治。《痘疹诠》4卷,专论小儿麻疹、痘疮、斑疹的诊治、转归、护理等。《外科钤》2卷,论述外科疾病的脉候、症状、治则、治法、方药等内容。《本草正》2卷,论述常用中药300种,详述其性味、功效、禁忌。《新方八阵》2卷,创制补、和、攻、散、寒、热、固、因八法(即八阵》,自制新方186种,在方剂学中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古方八阵》9卷,选方1943种,亦按八阵分类。《妇人规古方》1卷,选妇科常用方186首。《小儿则古方》1卷,选儿科常用方169首。《痘疹诠古方》1卷,选痘疹常用方173首。《外科钤古方》1卷,选外科常用方374首。 景岳博览群书,学验俱丰,采摭广博,议论宏富,治学严谨,勇于创新,全书可谓集当时医学之大成。后世医家有尊为 医门之柱石乙之
《柴嵩岩中医妇科精粹丛书》全书共分十册,分别是《柴嵩岩妇科学术思想荟萃》、《柴嵩岩中医妇科学舌诊脉诊应用》、《柴嵩岩妇科用药经验》、《不孕不育治验》、《卵巢早衰治验》、《多囊卵巢综合症治验》、《柴嵩岩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治验》、《女性异常子宫出血治验》、《妊娠病治验》、《疑难病案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