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水利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安排,按照SL 1-2014《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的要求,编制本标准。本标准共8章和1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涝区、农田、城市、乡镇和村庄、重要场(厂)区、治涝工程体系。为适应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的治涝要求,规范涝区治理的设计标准,根据我国现有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和治涝工程建设需要,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治涝规划和治涝工程的设计、建设、运行管理工作。
水资源短缺正在成为21世纪最紧张的资源问题。曾经充足、近乎免费、简单易用的水资源,如今正因为城市化、工业化、饮食结构、生物燃料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变得稀缺、昂贵,需要复杂处理。 尤其对于农业这一经济基础而言,水资源短缺正在引发一系列潜在的问题。它除了悄然改变着各个国家甚至世界的经济结构,对长远的经济发展形成威胁,还直接威胁着我们的食品安全和健康。而继碳交易之后,水交易也正在应运而生。 《水危机:解读全球水资源、水博弈、水交易和水管理》不仅仅告诉我们全球性水危机即将出现,还为农业、工程、水治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的解决方案,以及一些先进的水资源综合管理方法。
《广告调查实务/安徽省“十二五”省级规划教材·广告学专业实务操作系列教材》以传统广告调查理论课程的模块为基础,根据近年来广告调查领域的变化,着重突出了数字时代广告调查领域的新变化,以模块教学为特色,突出应用性。着重培养学生基本理论和数字时代广告调查实务的能力相结合;同时注重吸收模块式教学法在广告技能训练上的优势,设计好每个模块的实践方案,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广告实践能力。全书分为四编十一章。《广告调查实务/安徽省“十二五”省级规划教材·广告学专业实务操作系列教材》既可供广告学、新闻传播学、市场营销学等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广告、营销从业人员学习参考。
《国外流域综合规划技术》编译整理了11份国外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等水事活动的相关材料。全书分为三篇。篇为战略政策类;第二篇为综合类;第三篇为专项类。本书编译的国外流域综合规划中的相关技术问题,主要反映了流域尺度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总体目标和布局、基本原则和战略政策,规划方法和主要技术、工程与非工程措施、近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关系等。以这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思想为基础,可以拓展流域综合规划思路,提升流域综合规划技术和流域综合管理水平。 本书可供从事水利规划、流域规划、区域规划、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等研究的科研人员,流域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以2000年黄河、黑河、塔李木河调水这一重大事件为题材,以《中国水利报》的三篇长篇纪实报道为主体,精选了各媒体的报道文章,同时收录了有关的文献资料,真实地记录了“三河”调水成功的指导思想、治水思路、重大意义、实施过程、深远影响以及社会反响等,较深刻地揭示了“三河”调水的启示和对社会经济与环境产生的影响,反映了对新的治水思路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反映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水利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体现了水利部党组的现代治水思路和生态水利观。 本书适于关心或从事西部大开发、生态系统建设和水资源管理的同志以及有关新闻工作者阅读、收藏。
《复杂水资源系统模拟与优化》共10章,分为4部分.部分包括第l章至第3章,综述了水资源配置和调度研究进展,介绍了数学规划以及通用代数建模系统GAMS在水资源系统中的应用;第2部分包括第4章至第6章,提出了复杂水资源系统模拟与优化理论,构建了通用水资源优化调配模型WROOM,并介绍了自主开发的通用水资源调度系统;第3部分包括第7章至第9章,主要为WROOM模型的应用,包括在南水北调中线水资源联合调度、北京市水资源优化配置以及丹江口水库供水优化调度中的应用;第4部分是0章,介绍了主要成果及建议与展望。《复杂水资源系统模拟与优化》可供水文水资源、水库调度、水资源规划管理等相关部门的科技工作者、管理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大国水情:中国水问题报告》,披露了中国水资源紧缺的现状,解读中国水问题存在的内在根源,剖析了世界上水资源管理的先进经验,为中国解决水问题、水危机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本书内容包括部分:综合篇,专题篇,国外专题篇。综合篇包括5篇论文,内容涉及中国水资源综合利用、中河航运现代化等。专题篇包括13篇论文,内容涉及船闸规模、标准及通过能力分析,通航设计水位的计算方法研究,闸室交会过闸法研究,长江水系船型发展战略探讨,航道集资政策与高坝通航技术问题等。国外专题篇包括8篇论文,内容涉及俄罗斯、美国、联邦德国的内河运输及航道管理,国外航道整治技术及建设投资概况等。 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可供交通、水利水电等部门从事科研、规划、设计、管理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基础,如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长期以来,全国各地已经编制和实施了很多涉水规划,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由于各类涉水规划内容往往分属不同的专项规划,对涉水问题缺乏统一规划和合理协调。本书以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应用为基础,对滨江地区水资源评价、预测及合理配置、节水减污、应急供水体系、水环境的评价、模拟和预测的理论和计算、水环境保护对策制定、水文计算方法、防洪安全校核、防洪减灾对策、水系规划模式、水生态保护、水景观和水文化建设、水权及水市场等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对相关研究实例进行了分析。 本书可供水文水资源、环境科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科研技术人员、高等学校师生及相关管
本书收录了汪恕诚从2004年9月26日至2012年11月19日期间发表的32篇关于水利水电工作的学术报告和论文。作者着眼外宏观形势,立足基本国情水情,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系统论述了关于坚持人水和谐、推进水利水电科学发展的一系列思路观点。既谈人与水和谐相处,也谈水利水电科学发展;既谈水利发展的观点,也谈水电改革的思路;既谈水利水电业务工作,也谈清洁能源、资源与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本书是作者20余年从事淮河流域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和有关科学试验研究工作的总结。书中介绍了淮河流域自然与经济状况,详细阐述了流域内水环境、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地理水及其转换调控,讨论了淮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路及主要措施等。 本书可供从事水资源、水利、水文、水质地质、水利规划等部门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许拯民、赵可锋、梅宝澜、唐磊编著的《水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介绍了水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对水利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全书分四篇共二十一章。首先介绍了水资源的概念及水资源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其次综述了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阐述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序、步骤、方法和理论,并对水资 源开发利用进行了评价。再次,在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 水利可持续的基本概念与测度的理论以及系统模型和信息系统。最后,总结了水资源管 理的内容、 体制以及我国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水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可作为高等院校水利水电类专业的教材使 用,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 参考。
水是人类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自然地理备要素中嚣敏感和脆弱的因子。随着全球经济的笈展世界各地河流,湖泊的健康都出现了的问题,流域发展与河流文明正面临着空前的危机,流域性的求问题是长期积累形成的,作为三晋人民的。母亲河——汾河,历史时期湖泊众多,水量丰沛,灌溉衷业发达是山西最发达的经济区。但现在挪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出觋了水资源短缺,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地下漏斗区面积扩大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捣示流域水环境生态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变迁过程是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孟万忠编著的《河湖变迁与健康评价--以汾河中游为例》依托历史文献、地层、考古、孢粉动檀物化石,器测的气象,水灾数据等资料,综合分析,相互印证 以全新的视角揭示出第四纪更新世以来汾河中游河瑚变迁的过程、原
本书除绪论外,分为九章。章简单介绍了西岔镇的社会与经济发展概况,包括历史演进、自然环境、人口结构和家庭收入支出情况等。第二章简要说明西岔镇的水资源状况,以及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第三章从整体上介绍全国及西北地区水资源的状况,以对比西岔镇在全国所处的位置。第四章详细介绍西岔镇的水资源供给,包括西电灌区、引大灌区、机井水资源、山子墩水库等对西岔镇所提供的水资源量。第五章介绍西岔镇的水资源管理,主要为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管理,其中包括阳面窑村的实际例子。第六章介绍水资源的需求情况,包括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等各方面的需求。第七章介绍西岔镇水资源利用现状及问题,特别详细论述了西岔镇各农作物用水成本及收益等,其中也包括阳面窑村的具体实例。第八章就第七章提到的问题,提出西岔镇未来水资源
该书以自然资源稀缺属性为研究视点,以水资源稀缺为主线,在构建水资源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基础上,立足中国水资源管理的实际,从理论、政策和应用的角度探讨了水资源经济与管理问题。该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的试用教材,或涉水科研院所相近方向研究人员的参考用书,也是水资源管理系统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有益读本。
本书从各角度、多层面对建立和完善水能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主要内容包括水能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水能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测算和标准研究、水能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模式研究、生态补偿制度与政策框架研究等,这些内容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和专业性,涉及广泛,并附有翔实案例,可读性很强。 本书可供投资管理部门和水利水电行业有关科研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以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是在海南省海口市水系综合规划成果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在河流水系环境整治与修复、水资源配置与工程布局、水污染治理、水景观建设、防洪(潮)工程、水务信息化管理及水务管理政策法规建设等方面,提供了一套较完备的水系规划理论技术体系,反映了目前我国水系综合规划的研究成果。 本书内容包括水资源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评价、水环境质量状况调查评价、社会经济发展与需水预测、水生态环境建设及需水预测、水资源配置与工程规划、防洪(潮)体系建设与实施方案、水务信息化建设与实施方案、水务管理政策法规体系、规划实施保障体系等。 本书可供水利(水务)、农业、城建、环境、国土资源、规划设计及相关部门的科技工作者、规划管理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本书介绍了美洲、大洋洲的30个国家(地区)的自然与经济概况、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与保护状况,水法和水管理机构现状等内容,可以帮助读者了解美洲、大洋洲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管理情况,借鉴其发展经验。 本书可供广大水利工作者及相关行业人员参阅。
本书系《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工矿卷》。全书分三篇十五章,论述了我国西北地区(包括新疆、甘肃、青海、宁夏、陕西渭河流域和内蒙古大兴安岭以西地区)工矿资源即能源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和矿产资源(包括金属和非金属)的开发利用,与水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提出了西北地区工矿资源开发用水对策和生态环境建设战略;并分别就西北地区各省区工矿用水情况、问题和对策建议做了客观、科学的分析。对西北开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国家和地区制定相关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书可供能源、矿产、区域开发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决策人员以及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有关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介绍了概率统计的基本理论与在水科学技术中常用的近代方法.概率部分,包括Bayes定理的应用、亚正态分布、分位数变换及多元Gamma分布等;统计部分,包括参数估计的理论与各种近代方法、假设检验、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空间资料分析等在水科学中的应用,并附有大量实例.本书还首次介绍了水文集合预报的概念与方法,以及水文预报检验的价值、理论与方法。 本书可供水文分析、水文预报、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气象、气候、水文地质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大学生、研究生及科研人员参考使用。
水是人类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自然地理备要素中嚣敏感和脆弱的因子。随着全球经济的笈展世界各地河流,湖泊的健康都出现了的问题,流域发展与河流文明正面临着空前的危机,流域性的求问题是长期积累形成的,作为三晋人民的。母亲河——汾河,历史时期湖泊众多,水量丰沛,灌溉衷业发达是山西最发达的经济区。但现在挪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出觋了水资源短缺,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地下漏斗区面积扩大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捣示流域水环境生态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变迁过程是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孟万忠编著的《河湖变迁与健康评价--以汾河中游为例》依托历史文献、地层、考古、孢粉动檀物化石,器测的气象,水灾数据等资料,综合分析,相互印证 以全新的视角揭示出第四纪更新世以来汾河中游河瑚变迁的过程、原
《流域区域水资源全要素优化配置关键技术及示范》是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流域/区域水资源全要素优化配置关键技术研究”(2007BAB28802)课题成果的基础上撰写而成。以水量与水质联合配置为主线,探讨了流域/区域水资源全要素优化配置理论,构建了水资源全要素优化配置模型系统,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并选择两个典型流域进行了示范研究。 《流域区域水资源全要素优化配置关键技术及示范》分为7章。章是绪论;第2章探讨了流域/区域水资源全要素优化配置理论,包括水资源全要素优化配置的定义、配置原则、决策机制、调控指标、“三次平衡”思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量化方法、多目标决策分析与优化模拟方法,以及水资源全要素优化配置方案评价方法等;第3章构建了水资源全要素优化配置模型系统,包括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