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昆曲之美(全二册)
    •   ( 142 条评论 )
    • 白先勇 顾问,华玮 编 /2021-1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昆曲之美》为香港中文大学开设的 昆曲之美 课程2012、2013、2014、2015、2017年五次的演讲纪录。课程内容为多位昆曲表演艺术家讲解昆曲行当的四功五法,以及多出昆曲折子戏的演出体会。其中包括王芝泉老师讲解《西游记?借扇》、《挡马》与《扈家庄》;计镇华老师讲解《长生殿?弹词》;邓宛霞老师讲解《牡丹亭?游园惊梦》与《蝴蝶梦?说亲》;华文漪老师讲解《牡丹亭?游园惊梦》、《玉簪记?琴挑》和《长生殿?小宴》等。 按照各位表演艺术家的姓氏笔划排序,每位艺术家的讲座纪录再以年份先后排列,同时在每讲文字纪录中加入标题,标示各位艺术家于讲座中讲解昆曲行当、四功五法、折子戏的重点内容,帮助读者一目了然地进入昆曲艺术的世界。 而艺术家们在解说每一讲的主要剧目之外,亦曾分享对其他剧目的演出体会,当中更包括了一些京剧剧目。书

    • ¥64 ¥128 折扣:5折
    • 小书亦史:苏州弹词《杨乃武》与时代
    •   ( 6 条评论 )
    • 潘讯 /2025-02-01/ 光启书局
    • 长篇苏州弹词《杨乃武》编演于辛亥革命前后,为近代评弹优秀传统书目之一。本文以《杨乃武》一书为中心,在苏州评弹演进与江南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中,透视一部传统书的百年生命史。这百年,是江南社会迭经转型的百年,也是苏州评弹兴衰沉浮的百年。对《杨乃武》的百年回望,揭示出传统时代一部长篇评弹书目发生、发展的历程与规律,见证了社会主义文化体制的建构主旨与操作策略,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与整合。 本书还试图探寻作为评弹存在形式和生存方式的长篇书目的生命规律,以及古老评弹艺术保护与传承的内在规律。激发评弹 文化遗产 和 艺术生产 的双重属性,推动评弹长篇书目的 常说常新 和 原始创新 ,推动评弹艺术融入文化现代化建构。

    • ¥78.6 ¥96 折扣:8.2折
    • 粤剧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教材?表演5-10级
    •   ( 82 条评论 )
    • 粤剧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委员会 /2022-01-04/ 岭南美术出版社
    • 本书是我国套为推广、普及粤剧教育而编写的粤剧考级教材,共分为1-10级,本书是1-4级。 教材本着 传承开拓 的宗旨,集结广东粤剧院多名粤剧艺术专家选取该剧种中有代表性的经典元素,结合戏曲的四功五法及多种粤剧艺术表演形式,从浅到深、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科学地进行编排。致力于推动粤剧普及、传承、发展和满足各界对粤剧学习的需求。通过规范合理地学习本系列考级教材,学生能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按照标准化的粤剧表演衡量系统及科学的粤剧学习计划,增强身体动作协调能力,提升艺术审美水平及德、才、礼兼备的综合素养;还能通过对粤剧的了解,接受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进一步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使命,坚定文化自信。

    • ¥56.9 ¥78 折扣:7.3折
    • 黄梅戏源流考辨
    •   ( 5 条评论 )
    • 梅杰 /2025-03-01/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详细梳理了黄梅戏的历史脉络,强调其源于湖北黄梅,并通过丰富的史料和文献考证,阐明了黄梅戏在清代、民国时期的演变过程。作者不仅分析了黄梅戏的传统剧目、演出形式,还探讨了黄梅道情对黄梅戏形成的重要影响,指出黄梅戏在历史上曾是一个大型剧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书中还对黄梅戏的名称演变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 黄梅戏 这一名称的确立过程,以及其与 黄梅调 、 黄梅采茶戏 等旧称的关系。通过对历史文献的考辨,作者揭示了黄梅戏在湖北、江西和安徽等地的传播情况,强调了黄梅戏作为湖北剧种的地位。

    • ¥67.6 ¥80 折扣:8.5折
    • 黄南藏戏剧本集
    •   ( 3 条评论 )
    • 仁青加 /2024-05-15/ 中国戏剧出版社
    • 本书是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剧团、青海藏剧团近四十年来自创、演出的优秀剧目。有些剧目获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全国 五个一工程 入选奖。获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剧目金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导演奖。中国艺术节文化剧目奖,文华剧作奖。青海省 五个一工程 入选作品奖、导演一等奖、综合一等奖。青海省文学艺术奖,全省文艺调演导演一等奖、演出一等奖。每个剧目演出多达200多场,个别剧目上演达一千场。

    • ¥75 ¥150 折扣:5折
    • 昆曲与京剧嗓音声学研究
    •   ( 2 条评论 )
    • 韩启超 /2024-11-18/ 人民音乐出版社
    • 本书从艺术嗓音声学角度,对昆曲和京剧不同行当的念白和歌唱艺术进行了声学研究和分析。全书分三编二十一章,上编对昆曲不同行当的嗓音声学进行分析研究,中编聚焦京剧不同行当的嗓音声学特征,下编则对昆曲和京剧的嗓音声学艺术进行了比较、归纳和总结。全书结构完备,实证数据详实,引文规范,填补了我国戏曲声学研究方面的空白。

    • ¥70.1 ¥96 折扣:7.3折
    • 晋剧坤伶须生开宗泰斗丁果仙·春秋
    •   ( 42 条评论 )
    • 并州七老草根编创组 /2020-03-02/ 北岳文艺出版社
    • 晋剧著名表演艺术家丁果仙,原名丁步云,艺名 果子红 。她创造的晋剧须生 丁派 唱腔,对晋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晋剧艺术的发展,故有 山西梆子大王 的称誉。本书是一部反映丁果仙全部人生的传记文学作品。书稿用9章、四十多万字全方位记述了晋剧坤伶须生开宗泰斗的一生。对其事业、爱情、生活、德行等方面都有详尽介绍,翔实、客观。尽显其历史价值、社会价值、认识价值和文化价值。

    • ¥60 ¥120 折扣:5折
    • 民间说唱:双槐善书的传承与发展
    •   ( 8 条评论 )
    • 彭伟 /2020-03-30/ 知识产权出版社
    • 本书是笔者在重庆市合川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和研究工作期间,重点关注的一项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成果。全书分为前言和五个章节,从善书的研究入手,先后探索了双槐善书的历史渊源、唱词内容与文本、艺术特征与文化表现形式、劝善思想,以及传承与发展问题。从整体结构看来,全书从善书的历史传承、文本分析出发,落脚于表演善书的核心传承人 黄华清、善书表演的场域与对象、善书的传承与发展困境等传统人类学理论与方法重点研究的内容,既为人类学的研究提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研究对象,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提供了人类学的理论与视野。

    • ¥71.5 ¥98 折扣:7.3折
    • 重庆川剧玩友
    •   ( 11 条评论 )
    • 曾祥明 /2021-01-21/ 西南大学出版社
    • 《重庆川剧玩友》包括《故事篇》《组织篇》《名录篇》三个部分,书写了一群对川剧艺术具有特殊感情的人,有昔日烽烟里川军将领对川剧痴迷的传奇轶事,有艰难岁月中普通人坚守的艺术挚爱,有玩友守着川剧的清冷呵护胸口的热爱,有学者、艺术家于川剧中寻求的净土,有大学生从头学起触摸这一项传统的艺术 这些逸闻趣事,为读者展开了川剧艺术爱好者的世界,既具有可读性和趣味性,又对川剧艺术的总结和传承具有史料价值。 本书文字隽永,故事生动,字字句句都反映出作者创作时的呕心沥血。这些文章唤醒读者对川剧艺术的认知,唤起读者走进川剧艺术去触摸它的冲动。通过典雅的装帧设计,精美的印制,呈现在各位面前的是这样一本雅俗共赏、适合阅读、易于收藏的精彩读本,是对重庆川剧艺术成就的很好评价与总结,是广大川剧艺术家及

    • ¥56.9 ¥78 折扣:7.3折
    • 蒲剧音乐结构研究
    •   ( 35 条评论 )
    • 芝达林 /2020-12-01/ 科学出版社
    • 传统的蒲剧音乐理论解决了各种板式的应用问题。本书对蒲剧调式和板式的构成材料、构成形式、衍生形式、衍生关系、结构功能等展开分析、梳理、归纳与总结。在音乐创作理论与音乐分析理论的层面上,用结构 解剖 的方法,深入研究各种板式、调式的内部构造。以衍生关系为线索,对不同板式的结构形态进行分析比较,全面、深入地阐述了蒲剧调式和板式结构的特性规律。《BR》 本书旨在引导读者对蒲剧调式、板式的认识与理解,从对于表情意义的关注上升到对于结构及其功能意义的关注,从而了解蒲剧的唱腔结构是怎样构建和发展起来的。

    • ¥94.2 ¥129 折扣:7.3折
    • 楚剧剧本选.第二辑.第一卷,大型古装剧目.①
    •   ( 2 条评论 )
    • 李志高高翔 /2024-11-01/ 武汉出版社
    • 楚剧剧本选 为我社 非遗整理工程 的重要项目,将有计划、分步骤整理出楚剧创立两百多年来所有表演过的剧目剧本。作者从不同时期的报纸、杂志、书籍演出资料中整理发掘了大量的一手资料,按照古典剧、现代剧、小戏分门别类进行整编,从而对楚剧剧本形成全面梳理和归纳。 《楚剧剧目选》第二辑收录了优秀的楚剧剧本,反映了楚剧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此书的出版,对于保护振兴楚剧,繁荣楚剧舞台艺术,推动楚剧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彰显湖北省武汉市优秀地域文化的影响力和地位也具有积极意义。

    • ¥88.4 ¥130 折扣:6.8折
    • 楚剧剧本选.第二辑.第四卷,创作剧目.②
    •   ( 3 条评论 )
    • 李志高高翔 /2024-11-01/ 武汉出版社
    • 楚剧剧本选 为我社 非遗整理工程 的重要项目,将有计划、分步骤整理出楚剧创立两百多年来所有表演过的剧目剧本。作者从不同时期的报纸、杂志、书籍演出资料中整理发掘了大量的一手资料,按照古典剧、现代剧、小戏分门别类进行整编,从而对楚剧剧本形成全面梳理和归纳。 《楚剧剧目选》第二辑收录了优秀的楚剧剧本,反映了楚剧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此书的出版,对于保护振兴楚剧,繁荣楚剧舞台艺术,推动楚剧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彰显湖北省武汉市优秀地域文化的影响力和地位也具有积极意义。

    • ¥85.7 ¥126 折扣:6.8折
    • 楚剧剧本选.第二辑.第六卷,小型创作、改编剧目
    •   ( 2 条评论 )
    • 李志高高翔 /2024-11-01/ 武汉出版社
    • 楚剧剧本选 为我社 非遗整理工程 的重要项目,将有计划、分步骤整理出楚剧创立两百多年来所有表演过的剧目剧本。作者从不同时期的报纸、杂志、书籍演出资料中整理发掘了大量的一手资料,按照古典剧、现代剧、小戏分门别类进行整编,从而对楚剧剧本形成全面梳理和归纳。 《楚剧剧目选》第二辑收录了优秀的楚剧剧本,反映了楚剧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此书的出版,对于保护振兴楚剧,繁荣楚剧舞台艺术,推动楚剧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彰显湖北省武汉市优秀地域文化的影响力和地位也具有积极意义。

    • ¥80.2 ¥118 折扣:6.8折
    • 楚剧剧本选.第二辑.第二卷,大型古装剧目.②
    •   ( 3 条评论 )
    • 李志高高翔 /2024-11-01/ 武汉出版社
    • 楚剧剧本选 为我社 非遗整理工程 的重要项目,将有计划、分步骤整理出楚剧创立两百多年来所有表演过的剧目剧本。作者从不同时期的报纸、杂志、书籍演出资料中整理发掘了大量的一手资料,按照古典剧、现代剧、小戏分门别类进行整编,从而对楚剧剧本形成全面梳理和归纳。 《楚剧剧目选》第二辑收录了优秀的楚剧剧本,反映了楚剧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此书的出版,对于保护振兴楚剧,繁荣楚剧舞台艺术,推动楚剧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彰显湖北省武汉市优秀地域文化的影响力和地位也具有积极意义。

    • ¥89.8 ¥132 折扣:6.8折
    • 楚剧剧本选.第二辑.第五卷,创作剧目.③
    •   ( 2 条评论 )
    • 李志高高翔 /2024-11-01/ 武汉出版社
    • 楚剧剧本选 为我社 非遗整理工程 的重要项目,将有计划、分步骤整理出楚剧创立两百多年来所有表演过的剧目剧本。作者从不同时期的报纸、杂志、书籍演出资料中整理发掘了大量的一手资料,按照古典剧、现代剧、小戏分门别类进行整编,从而对楚剧剧本形成全面梳理和归纳。 《楚剧剧目选》第二辑收录了优秀的楚剧剧本,反映了楚剧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此书的出版,对于保护振兴楚剧,繁荣楚剧舞台艺术,推动楚剧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彰显湖北省武汉市优秀地域文化的影响力和地位也具有积极意义。

    • ¥81.6 ¥120 折扣:6.8折
    • 楚剧剧本选.第二辑.第三卷,创作剧目.①
    •   ( 2 条评论 )
    • 李志高高翔 /2024-11-01/ 武汉出版社
    • 楚剧剧本选 为我社 非遗整理工程 的重要项目,将有计划、分步骤整理出楚剧创立两百多年来所有表演过的剧目剧本。作者从不同时期的报纸、杂志、书籍演出资料中整理发掘了大量的一手资料,按照古典剧、现代剧、小戏分门别类进行整编,从而对楚剧剧本形成全面梳理和归纳。 《楚剧剧目选》第二辑收录了优秀的楚剧剧本,反映了楚剧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此书的出版,对于保护振兴楚剧,繁荣楚剧舞台艺术,推动楚剧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彰显湖北省武汉市优秀地域文化的影响力和地位也具有积极意义。

    • ¥81.6 ¥120 折扣:6.8折
    • 走进广东汉剧(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程系列)
    •   ( 16 条评论 )
    • 吴华山 /2020-11-16/ 暨南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生动翔实的文字,叙述广东汉剧从无到有、从草台班子到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艰苦而辉煌的历程;简述其角色行当特点、声腔唱法,介绍其类型、表现形式和舞美等,展现汉剧唱腔以皮黄为主,兼收昆曲、高腔、吹腔、小调等的艺术特点,彰显汉剧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汇集多部广东汉剧传统、现代、新编剧目的名家名段,以直观分享的方式记录了生、旦、公、婆、丑、红净、乌净七个行当名家的唱腔表演,并以融媒体的新阅读方式,加深了阅读者对广东汉剧发展历史、传承过程和艺术形式的认知;探索保护与传承之路,进而更好地实现中华优秀特色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61.1 ¥89.8 折扣:6.8折
    • 四川卷-川剧老艺术家口述史【正版】
    •   ( 0 条评论 )
    • 万平 /2016-07-18/ 人民出版社
    • 万平编著的《川剧老艺术家口述史(四川卷)》对于四川省川剧院和部分市县川剧团所属的已经退休的三十位老川剧艺术家采用现场采访、口述、笔录、录音、录像等方法,将他们对于川剧艺术的表演经验、曲目的改进、人生的感悟、对后进的希望,用“实录”的方式保存下来,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作者通过现场采访这批健在的川剧老艺术家,借助现代化的录音、摄像手段,强化资料收集工作,以鲜活的手资料,生动的文字,以及直观的音像效果,为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艺术做出了很大贡献。

    • ¥58 ¥196 折扣:3折
    • 昆曲大观·名家访谈:杭州 温州 郴州【正版】
    •   ( 0 条评论 )
    • 杨守松 /2017-05-01/ 作家出版社
    • 《昆曲大观·名家访谈:杭州 温州 郴州》为杭州、温州、郴州三地昆曲名家访谈录,采访对象涵盖汪世瑜、沈世华 、龚世葵、张世铮 、王奉梅、雷子文等二十多位昆曲名家、曲家、学者, 其中大部分是70岁以上的昆曲艺术家,大体按照生旦净末丑的顺序排列,采访内容涉及访谈者从艺经历、对昆曲的感想、昆曲的前尘往事,该书口述历史,如同昆曲活化石。

    • ¥54 ¥188 折扣:2.9折
    • 戚雅仙越剧唱腔精选 附MP3一张【正版图书】
    •   ( 0 条评论 )
    • 贺孝忠,黄德君 /2016-12-01/ 上海音乐出版社
    • 《越剧名家唱腔精选》(系列)由早期越剧唱腔、女班时期唱腔、新越剧时期唱腔、老生和老旦唱腔、大面和丑角唱腔、男女合演唱腔(包括现代戏唱腔)等,以及被观众认可的流派唱腔组成。这是一套较系统、完整地体现越剧唱腔音乐的系列书,是越剧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承者和越剧唱腔音乐研究者,是一份较好的资料;对越剧爱好者,是一部内容极其丰富的唱腔选集。

    • ¥82 ¥244 折扣:3.4折
    • 闽西汉剧(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卷)丛书)
    •   ( 22 条评论 )
    • 王卓模 钟天骥 著 /2019-04-01/ 福建教育出版社
    • 本书对福建省*批入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闽西汉剧 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整理、加工、分析、归纳、提升等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全书包括 概述 唱腔 器乐 折子戏 人物介绍 五大部分。是福建的一颗灿烂明珠,是戏曲百花艺苑中的一枝独具风姿的艳丽山花,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植根于闽西的沃土之中,源远流长,远播台湾地区以及东南亚诸国,为广大人民群众和海外华裔、华侨所喜爱。闽西汉剧是清代雍正、乾隆(1723~1736)年间从湖南传入闽西的地方戏曲剧种。本书收集、整理、分类、归纳了所有的与闽西汉剧有关的音乐材料,其中有古装戏的唱腔和器乐,也有现代戏的唱腔与器乐代表。能较好的呈现闽西汉剧的全貌,让读者对其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起一定的作用,它的出版可以为福建的传统音乐保护与交流起到

    • ¥54 ¥108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