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空间视野下的个体行动者为研究框架,对甲左村近半世纪以来的教育与村寨变迁这一主题进行教育人类学研究。研究发现,学校作为现代空间在甲左村的嵌入,首先打破了村寨传统的社会生产方式,以抽象知识的学习取代了村寨的传统的面对面的社会化过程,从而成为开启甲左村现代变迁的钥匙。其次,在学校教育社会化的基础上,曾经或者正在村寨生活的个体行动者成为进一步推进将变迁的主动力。其中,生活史个案鲜明体现了具有能动性的个体在现代和本土之间进行身份重构的博弈,以弹性身份参与重构村寨社会现实,而那些不同方式“走出去”的甲左人,则以不同方式的自下而上的跨越城乡空间实践,深刻改变了村寨的存在方式,实现了甲左村空间意义上的向城市的延伸、融合和共生。
与古人相比,我们今天在性问题上所面对的局面、所感到的困惑甚至所见到的表现等等,实际上没有太大的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性问题,长期存在着看起来是对立的两极:一极是重生殖、重子嗣、多妻和重人欲的;另一极则是礼教,在宋代以后它成为在理论上必须严格遵守的社会规范,而且越来越带有明显的禁欲色彩。在上述两极的同时作用下,就产生了性张力。性张力问题说到底是社会在性方面如何进行制约、平衡的问题。性问题是一个所有社会都共同面临的问题,《性张力下的中国人》不仅系统阐释了古代中国人的性观念和性文化,同时也从“性张力”这一角度关注到了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的种种性现象。
《青海省情知识丛书》共分为7册:《青海自然生态环境》《青海历史》《青海民族》《青海宗教》《青海文化》《青海教育》《青海经济》,每册约15万字。其特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方面。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宗教观,以促进青海省民族团结发展为宗旨;二是内容方面,求知求真,深人浅出,既具有系统性、全面性,又有较强的概括性,能全面展现青海省各个层面的省情知识;三是文字表达方面,力戒艰涩,冗言务去,雅俗共赏,内行看来不觉其“俗”,普通读者不觉其“雅”。 《青海民族/青海省情知识丛书》是其中一册。
《52个创意绘画实践》(版)是一本超好玩、超简单、超实用的绘画书: 跟着书中提供的方式,配合简单的材料,就能轻松创作出你想要的感觉,自画像、风景、动物什么都能画! 学习艺术大师的思维方式,无论是保罗·克利、格哈德·里希特或是弗里达·卡罗,只要跟着画,你也能创作出大师式的作品,超有成就感! 52个创意绘画实践包含了美术专业中很重要以及很潮很辣的技法,如在金属板上作画、用油画棒来作画、用粗麻布来作画,甚至是信手乱画、边听边涂鸦等,让你成为无所畏惧的绘画高手,无论你先前是零基础还是学院派!
本书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隐士查拉图斯特拉自觉人生已不惑,于是如“超人”般出世说教;第二部分讲述了查拉图斯特拉对歪曲自己说教的各类“现代人”进行批评,并产生了“永远回归”的思想萌芽;第三部分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