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演化构式语法理论,结合基于动词的事件框架语义学和演化博弈论的基本主张,对汉、英语双宾构式的构式义历时演变做了考察和比较。本书对汉语各历史分期中的双宾式进行了句法和语义特征的细致分类和描写,也对中古英语时期及其之前和之后双宾式的语义演变总趋势和显著特征,特别是与格变换的显现和发展演变过程做了梳理和廓清。研究发现,汉、英语双宾式都经历了构式语义窄化的过程,作者对该过程进行了语言事实描写和语言内外部致因的分析和解释。
《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是用当代语言学的“管辖与约束理论”理论研究现代汉语的典范之作。2001年出版初版,本书是作者结合当前的研究成果的修订版,书稿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原则本位的语法理论,提出语言研究就是要寻找简单、明晰、有限的语法原则这一基本纲领。在此背景下,成功地分析了现代汉语中的一系列引人入胜的语法现象。本书深刻的洞察力和令人折服的表述力,带给读者的绝不仅仅是具体问题的思考成果,更是一条走向普遍语法之路。
  形式和意义的关系是语言学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汉语语法隐喻研究》的目的是借助语法隐喻现象的分析,深入探讨汉语中形式与意义的复杂互动关系,同时从语言类型学角度对汉语和英语在形义互动上的差异进行解读。《汉语语法隐喻研究》是一部系统研究汉语中语法隐喻现象的著作。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描述了汉语语法隐喻的识别方法、分类标准和分布特征;揭示了汉英语法隐喻的异同点,并从语言类型学角度做出了解释;确定了语言演进和语境要素对汉语语法隐喻使用的具体影响。对汉语语法隐喻的深入分析及汉英语法隐喻的对比,丰富和完善了语法隐喻理论。
加标理论是理论语言学的前沿理论,是生成语法学派发展到最简方案理论阶段的奠基性理论,其对句法的新哲思吸引了学者们广泛的关注和探讨。本书拟从加标理论的视角重新审视汉语中包括重动句、把字句、容量翻转句、存现句、上古汉语中的 者 所 关系从句等语法现象,对 老问题 提出新思考,解决理论汉语学界中一些悬而未决的难题,从而推动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新视角,也为语言学与人工智能、神经科学之间的跨学科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本书系1986年作者在华盛顿大学所作年度院系讲座的结集,旨在系统地回应同时期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的《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中的启蒙辩证主义“元叙事”。作者通过探讨与反讽相关的事物,对西方观念史进行了纲要性的梳理,将反讽从一种单纯的修辞手法阐释为一种哲学构型。作者在历史语境中将反讽标定为当下的不断“自我指涉性”,引出了一系列从浪漫派到后现代的“现代性的反讽话语”——“反讽主义者知道没有真理,如今必须完全不同地扮演哲学的角色。”
本书囊括了生成语法研究领域40年的理论发展,不仅详细叙述了早期的规则系统以及中期的原则系统,还对后期的zui简方案有所涉略。全书共有八个部分,包括生成语法学的科学性质及哲学基础、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规则及规则系统、表达式及表达式之间的关系、限制及限制的作用、原则及原则系统、语类的沟通及语类的分解、运算系统及系统的精简等。且附缩略语表、术语英汉对照表、主题和人名索引等,便于学习查找。这部描写生成语法发展历程的著作面世以来,备受好评,被称为zuihao的生成语法学习入门书。
语言的使用习惯不同,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也有所差异。壮民族注重具象感知,对于抽象的概念,通常能够直观地描述出来,因此,壮语词汇丰富,形象色彩浓厚,表达别致、结构独特,在运用过程中能生动地概括反映客观对象的本质特征,同时又能表达出所蕴含的深层内涵。本书着重介绍了壮语形容词的直观形象色彩,并对壮语的 体 范畴类型和汉壮语关系词的词义演化进行了研究。壮族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其语言材料中蕴含着非常丰富宝贵的文化内涵,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地深入探讨才能挖掘出其中的精华。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2003年初版,历经多次修订。第五版延续作者的三个基本理念:体现语言学的新认识,反映语法学研究的新发展,在理论方法上坚持多元论。本次修订扩充了“信息结构”的内容,并把构式语法理论单列一节讲述, 换了一些例子,增加了文献,改正了一些表述上的不妥和错误等。本书对各种重要的语法分析方法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对形式学派、认知学派以及功能学派的语法思想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为可贵的是书中有丰富而具体的汉语实例,为读者理解这些分析方法和理论提供了帮助。《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五版)》对学习者 新语法知识、拓宽汉语语法研究的视野、加深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认识、掌握必要的语法分析方法,为进行汉语语法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有重要意义。
语法研究和探索属于“中国语文丛书”,是语法学界享有盛誉的系列丛书。当前编辑的是第二十二辑。选收文章来自第22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本次会议由 语言研究所句法语义室、《中国语文》编辑部主办、安徽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北京语言大学、商务印书馆协办。会议提交的论文内容比较丰富,从多角度、多方面观察和分析了汉语语法现象和当前经典、热点问题。涉及词类、句类、语序、否定 、句法结构等诸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