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通韵》是由*、国家语委2019年发布、试行的语言文字规范。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提出,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审定委员会审定。规范起草单位是中华诗词学会。规范起草人为:郑欣淼、星汉、赵京战、李文朝、范诗银、罗辉、钱志熙、林峰、李葆国。 《中华通韵》共有七个部分。一、范围,二、规范性引用文件,三、术语和定义,四、总则,五、韵部划分和韵字收录原则,六、韵部表,七、韵字表。 《中华通韵》依据汉语拼音韵母表划分韵部。《中华通韵》按照《通用规范汉字表》确定韵字,照录一、二级字6500个,三级字舍弃了377个冷僻字后,录用在以往诗词中出现过的汉字1230个。共收录韵字7730个。这些规范汉字,完全可以满足诗词及各类韵文创作的需要。 韵字表中韵字的排列是按照该字在古今诗词中出现
《标点符号用法手册》对国家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中规定的17种标点符号做了全面解读,其中特别体现了对2011年新国标中新修订内容的介绍。该书既有对标点常规用法的条分缕析,又注重对特殊用法的说明。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对不同用法加以比较,注重对错误用例的剖析。书中的语例多选自近年的书刊,也采用了一些早期白话文的语例,同时注意采用小说、戏剧、诗歌、政论、广告、新闻报道等不同文体中的标点用例,目的在于体现标点符号在不同时期的基本用法以及使用的全面性。 此外,该书还对标点符号的发展演变、功能等做了简要的介绍和阐释。
本书以学生工作和生活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比较系统地梳理了应用文相关理论知识,同时注重实际训练,以期有效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及水平。全书内容包括:应用文概述、日常应用文、公文、事务文书(包括经济文书)、科技文书、法律文书、新闻文书、礼仪文书、规章文书等,适合不同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不同专业学生学习使用。
《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教程(第2版)》是为适应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新形势,依据普通话水平测试新大纲编撰而成的普通话学习教程,旨在为考生介绍普通话的基础知识和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相关事项(包括测试大纲、测试内容、测试形式)等。特别是在全国推行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后,因不同于传统测试形式,特整理出考生亟待熟悉的测试新流程及注意事项,以帮助其顺利完成测试。希望《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教程(第2版)》成为广大考生的实用型考试工具书,真正做到以考促练,切实提高普通话水平。 为了让大家好地学习普通话,《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教程(第2版)》还为考生提供了普通话网上“学习测试卡”,考生可以在线学习60小时,进行在线模拟测试和针对性学习训练,提高普通话应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