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博物馆旨在建成为一座紧密结合学校发展、富有特色、高水平、与时俱进的现代化大学博物馆。郭骥,黄薇主编的《近代上海小报图录(1897-1952)》主要是由上海大学博物馆和上海图书馆合作的,书中精选近代上海小报数十种,图文并茂,对各种报纸的来龙去脉、主要内容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
本套《浙大六记》丛书中的5册将以校区为分册依据,在基本框架统一的前提下,根据每个校区的特质设定5个不同的主题,既整体统一又各有风格,从不同角度诠释“求是”精神。书中介绍了5个老校区的校园环境、校园建筑,以及老校区的历史底蕴、人文精神、教育科研、名家大师、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第6册《从一八九七走来》将在详略得当地梳理浙大校史的同时,突出本书组织的重走西迁路文化活动。 本丛书旨在梳理和回顾过去,观察和记录当下,展望和构想未来。献礼浙大校庆,致敬120周年。同时,可社会文化,换一种角度观察校园,改变惯常校史写法,打磨一套有温度、有质感,可读性高,亲切而生动的校园读本。并且可改变大众对于高校肤浅或负面印象,由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文化名人引导浙大师生及大众发现看不见的校园、看不见的
本书收录了超过250条墓志铭,大多实在英国和北美的墓园与教堂的墓碑上找到的。其中有名人的,也有一些普通人的,但都充满了智慧,言语押韵而幽默。包含了各种 精彩的墓志铭,或难忘,或感人,为你带来墓碑文化中 令人动容的鲜活例子。墓志铭是一种 独特的艺术形式,在过去的几个十几里,一直被人们视为可以用来庆祝、哀悼、反思或是总结人生的机会。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中国目录学史》详尽阐述了中国目录学的产生与发展,并概括叙述了20世纪30年代西方图书分类编目理论传人中国以后中国目录学发生的变化。全书贯穿着作者的目录学观点,即认为目录学是“将群书部次甲乙,条别异同,推阐大义,疏通伦类,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欲人即类求书,因书究学”的专门学术。他在《结论篇》中指出,中国古代目录学的特点是重分类而轻编目,强调撰写解题而忽视编制索引。他主张统一分类,编制主题目录,使寻书之法易学易做,目录学成为人人共知的常识。
日本人对书店有两种称呼,“书店(shoten)”和“本屋(honya)”。前者比较书面,后者则偏口语,带着一种亲切感,我们通常会在“本屋”后面加上一个“桑”。我小时候,没事儿就老往离家不远的小书店跑。母亲听到门口穿鞋的动静,问我去哪儿,我总回答:“去本屋桑。” 可是长大后,“本屋桑”渐渐变少了。他们在哪儿呢,他们还好吗?
本套《浙大六记》丛书中的5册将以校区为分册依据,在基本框架统一的前提下,根据每个校区的特质设定5个不同的主题,既整体统一又各有风格,从不同角度诠释“求是”精神。书中介绍了5个老校区的校园环境、校园建筑,以及老校区的历史底蕴、人文精神、教育科研、名家大师、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第6册《从一八九七走来》将在详略得当地梳理浙大校史的同时,突出本书组织的重走西迁路文化活动。 本丛书旨在梳理和回顾过去,观察和记录当下,展望和构想未来。献礼浙大校庆,致敬120周年。同时,可社会文化,换一种角度观察校园,改变惯常校史写法,打磨一套有温度、有质感,可读性高,亲切而生动的校园读本。并且可改变大众对于高校肤浅或负面印象,由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文化名人引导浙大师生及大众发现看不见的校园、看不见的
特点和卖点 ①可爱的漫画那么多,心都要萌化了。 可爱的漫画配合知识点讲解,艰涩难懂的知识瞬间变得萌萌哒。漫画讲解结合社会热点、文化背景和学科背景,长的可爱不说还很有内涵。 ②你讲的那么好,叫我怎么不喜欢。 轻讲解,重设计。用漫画和轻松、简洁的语言讲解知识点,轻松愉快地学习真是太好了。我们还精心总结了重难点、易错点和高频考点,帮你轻轻松松理解知识、把握考点。 ③你有那么多我想要的,一切都是刚刚好的样子。 无论是课前预习、单元小结还是考前复习,我们的讲解都能满足你的需求。你想要的我们都有考虑,真的是很贴心。 ④可以换个频道看,听听力,看看视频,学习多样化 “龙门作业宝”上下载试卷、听听力,看视频。不在是单一的“纸上谈兵”。 ⑤扫,视频实验过程一目了然,现
孙佳丽著的《致敬安财(在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的日子)》是一本丰富的经验贴和大学经历收获感想集,从“个人大学经验分享篇”“常用资源模板共享篇”到“很好学长学姐指引篇”三部分。靠前部分集结了多个模块,以大一到大四为时间轴,较为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学习成绩、比赛活动、考取证书、校内任职、项目论文、入党、社会实践、实习、保研、考研、就业以及毕业等个人的经验分享;第二部分是作者本人与同届各领域的很好毕业生约稿进行分享;第三部分是个人日常积累,方便安财学子学习与生活的安财小贴士。通过全面详细的大学生活介绍以及个人经验总结分享,为大学学子提供大学生活指南。
《新华日报·思想周刊》文丛系《新华日报》2017年1月创办“思想周刊”一年来其新论、政声、智库等专栏的思想理论成果合集,反映了《新华日报》与时俱进,传播党的声 音、服务人民群众的办报思想。《理论之光》系新论版“新华要论”栏目刊发的重要文章合集。
《藏书家》第21辑刊载了26篇文章。陈灿峰先生的《印谱:余事见文心》一文重点介绍了沪上有名印人、藏谱大家王哲言先生收藏的印谱。读罢此文,深切地感受到印谱之美,正如作者所云“印谱之美自外而内……是文人艺术的精华所在……印谱之美自外而内”。胡桂林先生的《这柬儿权作言儿代》分享了自己收藏的旧笺纸片与老信封,尽显中国的生活的细腻、雅致。周叔弢先生是藏书大家,藏品佳。爱书之人必富爱书之事。沈津先生以经周氏藏、批、校的《前尘梦影新录》为例,展示了周氏的藏书之好。周叔弢先生是藏书大家,更在于其“书藏天下”之识。周氏所刻之书颇多,均可谓嘉善之本,其中明纸印本《宣和宫词》即为一代表,详述俱见胡艳杰女史一文。谢其章先生钟情于民国期刊,大作《沦陷时期文艺期刊经眼录(上海篇)》即描绘了沦陷时期上海的期刊
《徐志摩研究资料目录索引》是在大数据的新背景下对近30年来徐志摩史料所作的一次新的较为周详、完备的汇总梳理。本书希望能通过这部索引,对诗人徐志摩及20世纪早期新月社团的成功发展,对社会文化贡献的研究将有所帮助。一部《索引》在手,1980年代中期以来的徐志摩研究已经取得哪些成果,还存在哪些不足,研究者自可按图索骥,有所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