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道司·赫胥黎著,陈苍多译的《众妙之门》包括赫胥黎的两部经典作品:《众妙之门》《天堂与地狱》。 《众妙之门》书名源自英国诗人威廉·布莱的诗句:“如果我们将知觉之门洗涤致净,万物便会以其无限的原貌出现在我们眼前。人们若将自己封闭起来,便只能从洞穴的狭窄细缝中窥探事物。”也与《老子》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有着异曲同工之意。 《众妙之门》是赫胥黎记录自己服用一种从美洲仙人掌中提取的后的视幻体验,以及一些神秘经验造成的影响:“我想,我见证了亚当被造出来那个清晨所见的一切——每时每刻都有奇迹,以赤裸裸的方式显现。”是其亲临天堂、地狱般神秘领域的靠前手经验记录,开启了现代知觉、灵性、极限探索的先河,深刻影响了西方当代文化。《天堂与地狱》是《众妙之门》的续篇,进一步深入探讨了艺术经验的感官
本书是著名学者董振华教授多年来在中央党校研究、教授马克思主义的结晶,是一部关于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大家小书。全书针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选取了大众普遍关注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十个问题,针对这些困惑和疑问,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和研究,对比中西思想,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和历史实践,展开了条分缕析、深入浅出的回答。本书一问一答,问题意识强,针对性强,回答问题注重正本清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篇幅短小精悍,力图通俗易懂地拨开人们思想的迷雾,引导读者更深入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展现其真理力量、思想力量、实践力量,真正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阿道司·赫胥黎著,陈苍多译的《众妙之门》包括赫胥黎的两部经典作品:《众妙之门》《天堂与地狱》。 《众妙之门》书名源自英国诗人威廉·布莱的诗句:“如果我们将知觉之门洗涤致净,万物便会以其无限的原貌出现在我们眼前。人们若将自己封闭起来,便只能从洞穴的狭窄细缝中窥探事物。”也与《老子》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有着异曲同工之意。 《众妙之门》是赫胥黎记录自己服用一种从美洲仙人掌中提取的后的视幻体验,以及一些神秘经验造成的影响:“我想,我见证了亚当被造出来那个清晨所见的一切——每时每刻都有奇迹,以赤裸裸的方式显现。”是其亲临天堂、地狱般神秘领域的靠前手经验记录,开启了现代知觉、灵性、极限探索的先河,深刻影响了西方当代文化。《天堂与地狱》是《众妙之门》的续篇,进一步深入探讨了艺术经验的感官
本书作者韦柰是俞平伯先生的外孙,他以四十多年的亲身经历,将俞平伯“红学家”身份以外的“布衣本色”通过对俞平伯身世、普通生活的描述及其与身边亲人、挚友交往的方式展现出来。 作者以白描的手法写出了日常生活中俞平伯的喜怒哀乐,也用生动的语言叙述了俞平伯与各位文学大家交往的轶闻趣事:与胡适、周作人扯不断的师生情;与傅斯年、顾颉刚的“红楼”缘;与朱自清的同游秦淮河、与叶圣陶的书信沟通、与王伯祥的“烟票”之情、与俞振飞的昆曲交流……还有与华粹深、吴小如亦师亦友的情谊……正是这些生活中的点滴展现了文学大家们平实的为人、渊博的学识、脱俗的人格、不屈的傲骨!
本书是美国著名汉学家、作家比尔·波特继《空谷幽兰》、《禅的行囊》和《黄河之旅》之后的又一部关于中国文化之旅的游记作品。此次旅程由香港出发,途经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最后到达浙江,直线距离超过3000公里,囊括了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心脏地区。书中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思索,探访江南这一特质文化区域的人文遗迹,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及旅行的真正意义。 江南之旅——探访中国千年文明中心 比尔·波特诠释中国的“江南style” 江南,一片孕育于长江流域特殊环境的区域,一个中国千年的文明中心。对中国人而言,江南不仅仅指地图上的某个地方,更是一个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精神上的代表。它可能存在于气质典雅的紫砂壶中,也可能存在于质厚甘醇的绍兴老酒里。带着憧憬,比尔·波特踏上了探访中国“江南style”的
“侧耳”是由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新闻主播团队创立的公共文化品牌。三年来,通过公众号“侧耳SH”,推出四百多期以诵读文学作品为内容的音视频,收获近三百万点击量,深受读者喜爱。《冬天的树和春天的树》精选“侧耳”团队自2017年至2019年在公众号上发布的诵读诗作,包括普希金、叶芝、济慈、丁尼生、艾略特、里尔克等西方经典诗人以及林徽因、戴望舒、冯至等中国现当代诗人的代表作品。每首诗都附有对应音频的,方便阅读与聆听。且有主播对于诵读诗篇的体会文字,将真实的感受交付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