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习惯养成教育实践手册》整合了3—6岁幼儿生活卫生习惯、交往习惯和学习习惯的目标体系和培养内容,幼儿养成教育的原则和策略、方法,以及教师通过实践撰写而成的案例、活动实录以及歌曲,对幼儿园教师和年轻父母都有的借鉴意义。
“课程领导”(curriculum leadership)这个概念是舶来品,它是在国家主导的课程改革中基于赋权、增能之理念,以中小学管理人员以及广大教师高度的课程意识与课程自觉为基础的一种课程规划与开发的专业化活动。如果没有国家程度的“赋权”,则如英国课程论专家丹尼斯·劳顿所说,实施课程的教师只是“被当作听人使唤的雇工,而不是在各个阶段、各个层面上参与课程的专业人员”,就不可能有所谓的“课程领导”。从这个角度讲,美英等国以分权制为主的教育体制中出现“课程领导”之理论与实践,实乃“内生而成”。至于我国,由于长期的教育集权制导致课程的管控权集中在行政部门,给予学校的课程规划与开发的权力空间几乎为零,这就造成了绝大多数学校的行政人员及教师长期以来缺乏课程意识,也无课程能力,更遑论课程领导。幸而在21世纪初,我国
《让教师不再害怕写作:八种常见教育文化撰写“地图”》在诞生之前,是一门教师培训课程,配合课程的实施,我们自编了一套“学习材料”,里面收录了大量普通教师撰写的各类作品,有的就来自受训教师身边的同事,或以往的历届学员。这些贴近教师生活的“接地气”的作品,有效地降低了这类教师的畏惧感,尤其是主讲教师“以文会友”的几篇温情文章,从开场就起到了触发、燃情的作用,让参加培训的教师感到来自写作的魅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以及精神对话,这种“广谱”性的怕,会得到有效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