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建立了两国间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这一机制同两国的政治安全对话、经贸合作对话共同构成了统筹和推动中印尼关系发展的重要支柱
本项研究以问卷调查法为主,以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访谈法为辅,将理论研究与实证调查相结合,将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相比较,采用传播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和原理,重点从跨文化传播学的视角,用实证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和沙中比较,展现沙特民众心中的文化中国。本书有12章。第1章介绍了调查的评估体系、数据搜集过程和样本基本分布、将在以后各章进行的人群分析和相关分析。第2-11章,依照中华文化影响力评估体系的二级指标(文化符号、文化产品、价值观、思维方式、中国人、文化团体/企业、大众传媒、经济、文化形象、国家形象)次序,对各指标中的诸因素在沙特受访者中的影响进行定量的比较分析研究,每章内容大致为:在 问卷设计 部分,介绍了要调查相应二级指标各因素的原因;在 数据分析 部分,通过频率
本书是2019年在广东中山市举办的 大航海时代珠江口湾区与太平洋-印度洋海域交流 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收入国内外与会学者论文43篇,内容聚焦大航海时代中国南海-珠江口湾区与太平洋-印度洋海域的海洋生态、海洋贸易、海洋网络、海上人群、航海生活、滨海社会、海洋信仰等国内外学界关注的前沿领域和热门话题,对当下海洋史学研究理念、学科框架、学术范式、学术体系,以及多学科、跨学科研究方法,多语种、多形态新史料运用,也有诸多探索与思考,与 一带一路 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密切关联,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书的研究主题是 中东欧国家的中国文化研究 。在 一带一路 倡议持续深入和中国 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不断深化的新发展格局下,中国文化在中东欧国家的传播持续升温,研究中国文化在中东欧国家的传播意义逐渐凸显。通过梳理中国文化在中东欧国家的传播历程和特点发现,依托 一带一路 倡议和中国 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中国文化在中东欧国家的传播形式多样、亮点纷呈,整体呈现中方主动传播、中东欧国家积极推进,兼具中外汇聚合力、官方多部门联合、民间广泛参与的特点,在汉语教育、文学译介、学术研究、双边对话等多维度取得显著成效,硕果累累。此外,中医药、武术等国粹也走进中东欧文明的 百花园 ,贡献中国智慧、传递中国理念。通过梳理研究也发现,由于汉学在中东欧各个国家的起步时间不一,中东欧部分国家尚未创建专门的学术期刊或
..
本书收录了江苏47所高校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优秀案例,为读者呈现了近年来江苏高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阅读推广工作的生动实践。既包括主题性项目式案例,又吸纳综合性系列化案例;既有主创团队提供的案例背景、主要做法、创新之处、主要成效、案例启示,又有专家分享的精准评析和推广建议。内容涉及红色经典、通识教育、职业素养、信息素养、推广创意、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对拟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高校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为营造书香校园、推进书香社会建设提供了江苏经验。
本书意在揭示公共外交在围绕大型国际体育赛事这一“低政治”平台上发挥作用的行为轨迹和内在逻辑。研究采取综观视角,从公共外交的界定以及国际关系研究传统出发,形成了由政治动机、国际传播、外交沟通以及“低政治”与“高政治”互动要素构成的分析框架,并依据该框架对1988年汉城奥运会进行了深度个案分析。
本书由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编撰,以编年叙述的方式,较为全面系统地回顾和总结过去一年中深圳文化建设的基本状况、文化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同时也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展望未来一年的发展。全书包括总报告、先行示范区和文化湾区、文化产业发展与研究、文化设施与公共服务、文化机制与创新、城市文化空间等内容,由不同领域的学者从各自角度分头撰写。本书还反映了2020年度深圳市民文化出现的一些新现象。
《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2016)》收录了2015年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与文化产业相关的统计数据,以及2005—2014年全国主要统计数据,是一部全面反映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年刊。本年鉴内容分为六个部分。部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第二部分为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情况;第三部分为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发展情况;第四部分主要文化行业发展情况;第五部分为港澳台地区统计资料;第六部分为国际统计资料。附录了中国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和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
本书主要以研究英国文化创意产业为主题,遴选了近四年来自世界各国的20篇文章,并将其翻译成中文。全书共分四个板块:创意产业理论研究、创意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创意产业与创意城市、创意产业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