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传》为近现代史名家唐振常所撰写的蔡元培传记,从其生平事业思想文章入手,回顾了蔡元培与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建设的关系,以及蔡元培对后世的影响。书后还附有唐振常撰写的若干蔡元培研究文章,已使传记更为完整。
《别有中华:张伯苓七十寿诞纪念文集/南开大学校史丛书》中汇集了十三位作者的十二篇文章。这十三位作者,除胡适外,均为当时美国的研究东亚和中国问题(包括政治、经济、教育、哲学、外交、历史、法律、农业、医学等方面)的学者,如曾任燕京大学校长的司徒雷登、北京协和医学院代理校长顾临、曾于清华大学任教的霍尔康柏以及中国湖南湘雅医学院的创始人胡美等人。 文集通过论述张伯苓这一杰出中国人物及其所处时代各领域的变化,以新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的面貌。书中介绍了教育家张伯苓及其所创办的南开系列学校的成绩,颂扬了张伯苓的人格及南开教育事业的国际声誉与深远意义,同时,综述了近现代中国的政治演进、经济转变、哲学更替、医学发展等诸多方面的情况。
《多元智能理论之父加德纳/教育薪火书系·辑》全面介绍评论世界当代发展心理学家之一、全球的智能理论创始人、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的成才之路,学术创新及多元智能理论的产生发展情况。
《百年中国记忆·教育家》丛书是我社2019年精心打造的教育文化类丛书。本书为丛书中的一册。 本书遴选50余篇张伯苓本人关于教育的演讲、文章及其亲友、同事、学生的回忆文章,完整勾勒了张伯苓一生献身教育的事业轨迹,艰难创办南开系列学校的奋斗经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教育精神,以及从爱国主义生发出“公能”育人目标以及重视团体活动、重视教育体育、着意引进西方新式教学法等一系列教学创新。展现了一代教育巨匠一生仅做一件事,办教育救中国的爱国精神。
这是讲述一个真实的美国的书,这是一个留学生扎根美国又连根拔起回归祖国的一段经历。作者于五十年代由香港赴美留学,由一个英语不太好的学生到知名大学的博士,再到知名的大学执教、任系主任、院长、校长,成为冲破“玻璃天花板”的华人学者,再回国创办香港科技大学。经历了留学生、阳春教授、大学高级行政管理者的身份变化,亲历了中美的重大科技事件,期间还在美国华人界从事大量的社会活动,推动中国与西方的学术交流,直接促成我国首批赴美的“访问学者”成行。 本书回忆了作者离开西北大学任加州大学院长,又被聘任旧金山州立大学校长九年的经历。以旧金山州大为范本,从高层次角度提出自己对美国大学治学、治理的看法,分析了不同大学对学生的影响。也描述了作者在美国的家庭生活,包括搬家、育儿等等细节。字里行间,作者讲述
《西潮》所谈的是从1842年香港割让到1941年珍珠港事变的100年间中国所发生的故事。前半段是作者“亲闻”的,后半段是作者“亲历”的;作者利用抗战期间躲空袭的“闲暇”,在没有灯光、没有桌椅的空洞里,用随身携带的铅笔和硬面笔记本,写成这样的一部“自传”。这部书被作者视为“有点像自传,有点像回忆录,也有点像近代史”。 《新潮》则讲述中国文化在外来文化影响下所发生的种种变化,虽未写作完成,作者就病逝了,但存稿中仍留有许多作者的人生经验与智慧,记录了作者在农村复兴事业上的投入与思考。
本书讲述了一位40后老教授跌宕起伏的一生。老教授生于解放前的湖南贫苦山区,一生历经国家发展的众多重要时期,始终保持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党的忠诚,经过个人的不懈努力,从一个山区的放牛娃成为大学的知名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