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医学高级教程》由李小鹰主编
香药本草是中华本草的重要门类,广泛应用于美容化妆、养生保健、疾病治疗和食品制作等许多领域。本书是一部系统阐述和介绍香药本草的学术专著,全书共十七章,分上、中、下三编和附录部分。上编总论较为全面地论述了香药的源流与发展、日常的功能与应用以及在医疗养生保健、本草香道领域中的应用。中编为各论一,讲述医用香药。将常用的医用香药分作芳香解表药、芳香祛风药、芳香清热药、芳香温里药、芳香和胃药、芳香活血药、芳香开窍药等章节逐一论述,每味药物又述及出处、异名、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量用法、方选、成分药理、文献摘录等九个方面。下篇为各论二,介绍本草香道文化领域常用香料。至于养生领域的香药及配方,不是本书的重点内容,故而不在各论中出现。附录将医用香药本草和香药处方、香道本草按照笔画编列索引。
《中医入门到精通 九代中医世家医病真传》是在《祖师九代医病真传》手抄本及历代先祖临床各科经验基础上辑成的,从中医入门到熟练再到精通,体系完整,思维缜密,逻辑严谨,立论阐微,颇具新意,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全书共分3篇12章79节,232种疾病,其中内科疾病72种,妇科疾病51种,儿科疾病58种,外伤科疾病51种。每病有主因、主证、治法、主方、食疗、预防、单方验方,赋予歌诀,易以记诵,临床实用性强,可供中医药院校学生、中医带徒及中医临床医务人员和中医爱好者学习参考。
《鸡峰普济方》共30卷,宋代张锐(字子刚)撰,成书于宁宋绍兴三年(1133年)。原书卷为“诸论”,综述多种病症的病因病机、药物炮炙、处方法则、用药等;第4~27卷则按脚气、伤风、伤寒、中暑、补虚、劳疰、脾胃、黄疸、泄痢、积聚、妇人、心肺、消渴、淋、水气、目、口齿、咽喉、疮肿、小儿等分门胪列证治效方;第28~29卷列举丹药制法相功用;第30卷收录民间常用备急验方。《鸡峰普济方》共载有效良方3000余首,涉及内、外、妇、儿各科,每列一方,均详述所治病证、药物组成、修制及用法,有方有论,内容翔实。除药方外,书中还载有某些病证的导引、针灸疗法,言简意赅,便于实用。《鸡峰普济方》的学术价作者张锐有感于“近世医者用药治病多出新世,不用古方”,认为“古人方意有今人所不到者甚多”,其治疗者有“意外不测之效”,于是从
《中医正常人体解剖学》系我国部完整而系统的中医解剖学著作。《中医正常人体解剖学》共分八章:概述、中医解剖学简史、中医人体体表解剖学、中医骨学、中医骨度学、中医脏腑学、中医感觉器、中医经络学。共载人体解剖图谱600余幅,图文并茂。中医解剖学名词之出处皆在 医籍摘要 中,甄别、考证、诠释均在 考据辨正 中。《中医正常人体解剖学》的中医解剖学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相互参照,并相应标注国际通用的人体解剖学拉丁文名词和英文名词,亦可谓中西医结合的人体解剖学。《中医正常人体解剖学》可供中医院校师生、中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师和中医文献研究者阅读。
全书共八章。靠前、二章是土地整治规划设计背景与基础理论部分:从土地整治的内涵与外延变迁入手,总结了土地整治的目标任务、发展历程、支撑理论,介绍了土地整治规划在土地规划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土地整治规划中土地利用分析与评价、水资源平衡分析、效益评价方法。第三、四、五、六、七章包含土地整治规划设计主体内容:结合土地整治规划的实践,对县级土地整治规划、农用地土地整治详细规划、建设用地整治规划进行了系统叙述;归纳总结了土地整治中具有代表性的工程设计方法,以及土地整治项目预算编制方法。第八章针对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管理
微弱信号检测主要目的是从噪声中检测出人们感兴趣的信号,对于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微弱信号理论对于微弱信号的检测具有指导作用,本书主要对经典的和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有关微弱信号检测理论进行了广泛的介绍,希望能够给从事相关研究的研究生提供指导作用。 本书内容分为十二章。章、第二章介绍有关的基础知识,第三章介绍噪声及其特性,第四、五、六章主要介绍经典的微弱信号处理的方法,包括滤波、判决和参数估计。第七到十二章主要介绍近年来发展的理论在微弱信号处理方面的应用,包括小波、盲源分离、混沌、共振检测、压缩感知和深度学习。
《正说内经( 补注)》对《 时代》学术内容做了全面补注,重点是对赵先生的学术创见提供充分的文献依据,力求做到读过《正说内经( 补注)》后不但真正读懂《内经》,对全面认识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也提高一大步。 提供充分的文献依据之外,《正说内经( 补注)》又在《 时代》每节前加了比较详细的按语。这些按语都曾经赵先生寓目,对把握《 时代》和《内经》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此外,赵先生又写了两篇附文,这两篇附文对理解有关问题有重要意义。赵先生还在补注中加了一些精辟的按语,供读者参考。 《正说内经( 补注)》可供《内经》科研人员、高等中医院校师生、中国古代医史和古代文献研究工作者、临床中医师、民间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中医爱好者及爱好中国传统文化者阅读使用。
本书系统介绍了心理动力学、认知行为、家庭系统等十种主要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方法的个案概念化以及制定治疗方案的过程与技术,阐释了个案概念化的两个结构性要素和制定治疗方案的三个关键要素。每一个理论方法都使用了两个完整案例进行了细致描述。同时介绍了如何基于假设的、症状的、人际关系的六种不同的表述模式,以及如何考虑人类经验复杂性的年龄、性别、种族等六个领域做个案概念化和治疗方案。每一章节最后也提供了案例作业练习。本书是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实务工作者重要的实用手册。
《简易名方临证备要》收载简易名方,乃由4味及4味以下中药组成,是药物组成精简,配伍含义丰富,临床应用广泛,疗效久经考验,对后世影响大的经典方剂。全书介绍简易名方116首,其中战国简易名方3首,东汉简易名方55首,唐代简易名方3首,宋代简易名方19首,金元简易名方14首,明代简易名方10首,清代简易名方12首。每方一般分原文辑录、药物组成、功效主治、方义解析、临床报道、治验选粹、临证备考、评述指要等栏目予以撰述。《简易名方临证备要》体例新颖,条分缕析,内容丰厚,信息量大,或梳理方剂源流,或归纳化裁新方,或展示名医治验,或畅谈作者心得,或指出临证要点,或提醒注意事项。全书理论实践结合,传承创新并举,整理研究深入,评论视角独特,帮助启迪思路,切合临床应用,对增强辨证论治能力,提升中医临床疗效,厚实中医
本书为经方大家胡希恕、冯世纶两代教授逐条注解《伤寒论》,运用“六经-八纲-方证”经方医学体系,让您真正读懂《伤寒论》,步入清代医家柯韵伯所说境界:“仲景之道,至平至易;仲景之门,人人可入。” 经方医学,大道至简。本书由冯世纶教授整理了胡希恕先生一生研究《伤寒论》的成就,以《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为指导,摆脱《伤寒论》研究史上的某些误读,又紧密联系临床实践,解读《伤寒论》每条条文和方证,并进一步探讨每一方证的六经归属,使读者能够读懂《伤寒论》
此次出版以1965年吴佩衡先生油印本《伤寒论讲义》为底本,重新整理而成。自1965年以来,该书未再版。吴佩衡先生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和教学,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和学术理论,被誉为当代扶阳派的代表人物,主温药亦不排斥寒凉。本书为吴先生给学生讲解伤寒论的讲义,从体例和内容可见作者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教学和指导临床。本书分概论和各论两部分。概论包含:1.《伤寒论》之源流及其书名之意义。2.《伤寒》六经与《热论》六经。先生经分析认为《伤寒论》六经以《素问热论》六经为基础,但较其更为完善。3.《伤寒论》六经分证及其作用。此处先生引郑钦安关于“伤寒六经提纲病情”的论述,指出明确六经病情,把握纲领对于掌握辨证论治的规律及临床诊疗大有裨益。4.六经与八纲之关系。指出临证以八纲和六经分证,极具指导意义。5.六经与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