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九轮规划教材的配套教材,包括《学习指导与习题集》《实习手册》《教师用书》等品种。配套教材的编制有利于学生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起到教学大纲的作用,又可使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复习、练习,加深对课堂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配套教材还可以将课堂中因为学时限制而不能详细讲解的内容进行扩展学习。
本书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基础理论为:康复医学概述、康复护理学概述。临床实践: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护理包括脑卒中的康复护理、颅脑损伤的康复护理、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帕金森病的康复护理;运动系统疾病的康复护理包括颈椎病的康复护理、骨折的康复护理、截肢术的康复护理、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下腰痛的康复护理、手外伤的康复护理;其他疾病的康复护理包括:高血压病的康复护理、冠心病的康复护理、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康复护理、糖尿病的康复护理、骨质疏松症的康复护理、恶性肿瘤的的康复护理。
本书是供成人教育中医药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使用的教材。全书共分19章,概述中医骨伤科发展简史、病症分类、病因、病机、辨证、治法,并介绍骨折、脱位、伤筋的防治规律,基本上概括了中医骨伤科的专业范围,内容上力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继承与发展的统一,系统性与新颖性的统一。根据中医骨伤科重实践、重技能的学科特点,结合成人教育的特殊性,从应用性中医骨伤科知识入手,系统介绍了中医骨伤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注重吸取为专业人士所公认的中医骨伤科新理论、新技术,以及现代医学新发现。本书在内容取舍、结构体系等方面,强调临床实用性和技术创新性。
全书分为4篇,共14章,包括微生物学概论、微生物学与药学的关系、免疫学基础及实验技能内容。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类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同时强化了微生物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如与微生物有关的药物制剂、药品生产中微生物的控制及药物的微生物学检验等;在免疫学基础中,突出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知识、技能与药学专业的联系。本书根据药学类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编写,增加了实验内容,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实用性强。为了便于教学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书中配有大量图表,并备有PowerPoint课件。
本书简要总结了实际问题和教师的要求,并附有项目列表,可让您快速理解关键要素。在每一章的末尾,我们邀请您思考提出的问题,并深入阅读已发表的文献。除了正文中引用的参考文献外,如果您希望更深入地探索该主题,我们还提供了其他参考文献。我们将本书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教师的角色以及面临的挑战。第二部分解决了教师首先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学生或学员应该学习什么。这反映了向结果导向或胜任力导向教育的重要转变。下一部分着眼于在课程中达到这些学习结果的不同选择以及可用的教育策略。然后,第四部分考虑如何才能优选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工具包中的可用工具。第五部分描述了如何评价学习者是否掌握了必要的结果和胜任力,以及能力评价是否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最后一部分考虑如何审视自己的教学,采用以证据
急诊医学以症状、发病急缓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来界定临床工作的范围,是临床急危重症快速诊断、有效抢救的环节。急诊患者具有病情急、重症多、变化快、临床结果难以预料、及时抢救多可显著改善预后等特点。这就要求急诊医生具有较强的随机应变、快速反应和组织协调能力,在短时间内利用有限的信息,需快速诊断、积极救治、保护脏器功能、降低死亡率。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日益提高,各类急危重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灾害事故使我国的急诊医疗体系面临着严峻考验,因此,培养大批 呼之即应、招之即来、来者能战、战则必胜 的急诊急救专业人才,建立涵盖院前、院内的一体化、无缝隙的大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对提高救治效率、挽救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意义重大。 《急诊医学(第2版)》以 早期诊断、危险分层、正
《病理学实习指导(第2版)》为高等医学院校病理学实习指导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与《病理学》理论教学对应的各种疾病的大体标本和切片标本,按章节顺序,依次描述标本患者的简要病史、大体与镜下的病变特点,以及相关思考题。《病理学实习指导(第2版)》还提供了系列PBL讨论病例、大体标本和切片的观察方法、各器官观察方法及正常器官重量等,并附上不同层次的教学大纲。
本书为《基础护理学》配套教材。内容包括:绪论、环境、预防与控制交叉感染、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患者的安全与护士的职业防护、患者的清洁卫生、休息与活动、医疗与护理文件、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冷热疗法、饮食与营养、排泄、给药、静脉输液与输血、标本采集、疼痛患者的而忽略、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管理、临终护理。题目与护考接轨并有所提升。
《新编保险英语(第二版)/二十一世纪高等院校保险系列规划教材》共10章,内容包括风险与保险、保险与保险的职能、保险的原则、财产保险、人寿保险、我国保险市场以及英国保险市场、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笔者在每章课后编排了专业术语翻译、难句翻译、课后练习等内容。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提高阅读保险英文原著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务基础。 本教材是金融保险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涉外保险业务工作者的培训教材、各保险公司高层次专业人员出国前的培训教材和专业英语选拔考试的参考教材,同时也适合各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以及热爱保险的学生自学之用。
本书是“21世纪高职高专教材”之一。全书分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共19章。总论6章分述了实用中药鉴定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任务及发展简史,中药的资源,中药的采收与产地加工,中药的贮藏、保管和鉴定;各论共13章,共收载常用中药320种,附图300多幅,介绍了每味中药的来源、产地、性状、成分、功能与主治等,重点品种还有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含量测定或浸出物测定、检查等鉴别项,有些易混品种还附有处方别名、伪品或混淆品及其鉴别。
目前尚缺乏针对妇幼保健机构职能任务和工作特点,满足业务人员保健、临床相融合培养需求的岗位培训教材,对于妇幼保健机构业务人员上岗前需要掌握哪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没有可以直接参考的范本。为加强妇幼保健机构人员培养,落实业务人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适应新形势、新挑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以下简称妇幼中心)组织了来自全国省市级妇幼保健院、高等医学院校、计划生育科研所,涵盖妇幼卫生管理、妇幼卫生信息管理、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计划生育等专业领域的43位专家,通过反复研讨,制定了 妇幼保健机构专业人员在职教育培训大纲 。根据大纲要求,专家们分工合作,共同撰写了《妇幼保健机构专业人员 三基 培训教材》。 《妇幼保健机构专业人员 三基 培训教材》定位 三基 ,即妇幼
全书分总论、各论和附论三部分。总论篇介绍中医妇科学的基本理论;各论篇分别对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妇科杂病等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诊疗技能进行了介绍;附论简要介绍了西医妇产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全书内容精炼,条理清晰,图示、表格简洁明快,重点、考点一目了然,易读易懂,易学易记。
20世纪90年代初期,继承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工作正在开展,父亲常保琪有幸成为国医大师程莘农院士的首批继承者,三载寒窗,耳濡目染,受益匪浅。《一针一乾坤 跟师国医大师程莘农笔记(大字版)》是作者常佩芬、常阿喜根据父亲当年的跟师笔记、随诊手稿和口头讲述整理而成,重点总结了程莘农院士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适合针灸从业人员阅读学习。
本书属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材、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教材,是根据、卫生部关于"开展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方案和思路,在全国卫生职业教学新模式研究课题组的指导下完成编写工作的。主要讲述病理生理学的内容、学科性质以及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水肿、缺氧、发热、休克、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肾功能不全等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为第2版全国高职高专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供中药学和药学类专业用)之一。全书内容共19章,15个实验。第1章绪论介绍了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学习方法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第2~6章介绍了植物器官形态,包括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第7~14章介绍了药用植物的分类,包括概述、藻类、真菌门、地衣门、苔辞植物门、藏类植物门、裸子植物门和被子植物门;第15~19章介绍了植物的显微结构,包括了植物的细胞、组织及器官(根、茎、叶)的内部构造。书后附有本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及课时安排。本书的编写突出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坚持体现“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学,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