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和《矛盾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代表性著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为配合全国对“两论”的学习活动,李达写作了《 解说》、《 解说》以及相关系列文章。这些著作和文章在当时对于帮助人们学习毛泽东哲学思想、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水平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新时代,将它们重新结集出版,对于帮助广大干部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看家本领”、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做好各项工作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系统辩证法》(1988)、《系统哲学》(2008)和《系统哲学之数学原理》(2013)三本著作构成了乌杰系统哲学思想的主要脉络。这三本著作的基本问题包括系统哲学思想史、系统哲学基本观点、系统哲学的基本规律、系统哲学范畴以及系统哲学的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问题最后落脚在系统哲学与当今实践。《系统哲学定律:乌杰 解析》抓住这些最重要的观点进行讲解、注释、说明和发挥,特别是补充了一些系统科学的典型案例和文献供初学者参考。《系统哲学定律:乌杰 解析》作者从哲学史和科学史的背景出发,对系统哲学思想的提出、发展以及重大问题一一作了回顾和解析,是对乌杰系统哲学思想的延续和发展,更是一次总结和提高。
《禅说庄子》(2)在日常的修为当中,要先以道来成就自己,有了这个本钱,你才能够“存诸人”,才有资格去帮助别人。 不论是庄子、道家还是禅宗,都强调弃圣绝知,或者是不立文字。在这一点上,应该是他们所共有的大原则。如果我们不弃圣,不绝知,那么我们就会陷入“以有涯随无涯”的这么一种尴尬境地中。只有弃圣绝知,我们才能够从这种尴尬中转过身、回过头来。 事实上,如果你真正转过身、回过头来了,你就能体会到这里面存在的另一种妙趣了。
以《道德经》、《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是人类认识早产生的哲学体系。《道家哲学》是一部专门探讨道家哲学的学术论著,分为 导论 、 玄道本体论 、 有无相生论 、 天人自然论 、 社会历史论 、 形神生命论 、 人生修养论 、 精神养生论 和 道教哲学 九章内容;《道家哲学》作者张尚仁通过对道家经典《道德经》、《庄子》、《抱朴子》文本的解读与体会,从道家哲学的基本范畴 自然 、 道 、 天 、 地 、 人 着手,来展开对道家哲学理论的梳理和探讨,提出了一个比较新颖的道家哲学范畴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