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理论的历史是人类本质在其自身中的反映。这是一种心理的历史,被人类的自身特点所照亮,同时又被人类的局限所阻碍。 要建立关于自我以及人格的推论是一个挑战。首先,很多学科对于自我这个题目都感兴趣,但是这种多学科性同时又使自我的概念变得更加复杂。 事实上,绝大多数心理治疗的奠基人和咨询师同时也是某种人格理论的专家。关注在不同的人格情境中,不同的心理治疗和咨询理论对自我的观点。对于这些理论,我们要探寻的是一种理论中的自我何以是独特的,而且与其他理论中的自我有何不同。
本书是一本用于治疗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技巧训练手册。本书的作者即辩证行为疗法的创始人玛莎·林内翰博士。辩证行为疗法在治疗边缘性人格障碍和情绪障碍方面非常有效。本书的前半部分着力于系统介绍用辩证行为疗法治疗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后半部分看似录,却正是本书实用性的体现。林内翰博士为治疗师详细列出了治疗的各个步骤和要完成的任务,以及应该使用的技术。这也是该书在美国出版十几年来,始终位居同类图书销售排行榜前列的重要原因。
《人格心理学:经典理论和当代研究(原书第4版)》通过对心理学的八个基本理论的阐述,结合研究及时代特色人物的人格分析,启发读者对人性的批判性思考,特别是各理论学派创始人的个性品质及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让读者从历史的角度看人格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帮助读者在收获具体知识的同时,也了解如何评估假设、理论和研究;《人格心理学:经典理论和当代研究(原书第4版)》通过当代方法对人格各角度的分析研究,使读者对“人性”的思考更全面、更科学。《人格心理学:经典理论和当代研究(原书第4版)》适合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师使用,也可作为研究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
你是否曾在喝醉或压力大时,变了一个样?原本开朗外向,黄汤下肚后却崩溃大哭?原本是别人眼中的乖宝宝,开会却突然大吼大叫? 由于这些状况与人设落差太大,大家多半会说“你只是喝醉了”、“最近压力太大”。 但,如果我说,这些不寻常或失控的状态都是真正的你,你相信吗? MBTI国际认证讲师雪力想告诉你:“每个人心中都有16个房间,符合的人格类型,只是你喜欢的房间,不代表你永远只能待在那里。”找到并接受自我压抑的那一面,让自己变得完整,才不会被的假象压垮。
本书是心理学家弗洛姆晚期的一本代表作。在本书中,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思想,分析了人性的三个维度,综合分析了人心善恶的基本问题。靠前部分阐述了作者的基本观点,认为人有行善和作恶两种可能。第二部分按病理程度依次论述了不同暴力形式之间的区别,及它们各自的无意识动机因素。第三部分分别阐述了生命和死亡各自的心理学含义。第四部分指出人具有自恋倾向,并分别就自恋的概念、类型及其特点进行了阐述。很后,作者得出结论,认为每个人都应该热爱生命、关爱他人,为社会奉献自己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