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并不神秘,写作也可以学习。本书中教你如何做一家作家。仔细阅读本书,你成为作家的机会将大大增加。
在《文学事件》中,伊格尔顿不但喊停文学的边缘化,还力图让文学回到那个重视文学和虚构的本体论和认识论问题的“高理论”时代。因此本书花费大量笔墨和力气逆潮流而行,试图从概念上界定文学,总结出文学的五个特质:虚构性、道德性、语言性、非实用性和规范性。本书另一个逆潮流而行的举动是讨论文学的道德价值,他认为,如今怀疑和颠覆的思维模式已成为新的迷信崇拜,文学宣扬的道德训导和教诲就可能成为新的变革性力量。虽年逾古稀,反骨的本色丝毫不减,读来乐趣横生。
《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以一个超现实的新中国为号召,当然凡有志和有热情的中国人皆会趋之,理所当然,厚非者是事后诸葛亮,人人可做的。这个超现实,也是一种现代的意思,中国的头脑们从晚清开始的一门心思,就是为迅速变中国为一个现代国家着急。凡事标明“现代”的一切观念,都像车票,要搭“现代”这趟车,不买票是不能上的。“无为而无不为”我看是道家的精髓,“无为”是讲在规律面前,只能无为,热铁别摸;可知道了规律,就能无不为,佚可以用铲子,用夹子,总之你可以动热铁了,“无不为”。后来的读书人专讲“无为”,是为了解决自己的困境,只是越讲越酸。我个人是喜欢孔子的,起码喜欢他是个体力极好的人,我们现在开汽车,等于是在高速公路上坐沙发,超过两个小时都有点累,孔子当年是乘牛车握轼木周游列国,我是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充满了诗意的国度,我们的民族是一个洋溢着诗情的民族,我们的历史是一条流淌着诗味的长河。几千年来,成千上万个誉满天下的杰出诗人,同数不胜数的平凡普通的无名诗人一道,为我们开辟和打造了一-座广袤无垠、百宝荟萃、百花齐放的古典诗歌园苑。这座诗歌园苑,是那样的赏心悦目,是那样的魅力无穷。从古到今,无论是钟情于中国古典诗歌的人,还是一般爱好者,甚至初学者,有谁不想自在地、惬意地畅游于其中呢?可是,又有多少人能自在地、惬意地畅游于其中呢?要想畅游这座诗歌园苑,关键不在于你阅读过多少首诗,背诵了多少首诗,而在于你是否掌握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鉴赏技巧,是否具备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苏轼诗词文选评》作者王水照先生被海内外学界誉为宋代文学和苏轼研究的当今人者,根据最近的研究心得作此选本。除了反映苏轼写作艺术的高超外,更重要的是揭示其个体精神如何通过对世界终端问题的关怀,来跨越无数的人生困境,从而展现出一个文化人的内在精神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