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事件》中,伊格尔顿不但喊停文学的边缘化,还力图让文学回到那个重视文学和虚构的本体论和认识论问题的“高理论”时代。因此本书花费大量笔墨和力气逆潮流而行,试图从概念上界定文学,总结出文学的五个特质:虚构性、道德性、语言性、非实用性和规范性。本书另一个逆潮流而行的举动是讨论文学的道德价值,他认为,如今怀疑和颠覆的思维模式已成为新的迷信崇拜,文学宣扬的道德训导和教诲就可能成为新的变革性力量。虽年逾古稀,反骨的本色丝毫不减,读来乐趣横生。
本书是红学大家周汝昌先生对于《石头记》一书的校对订正和批点,包含着他的红学研究成果,是了解和欣赏《红楼梦》的必要参考书之一。本书对十余种古抄本中进行了大汇校,以期呈现原汁原味的《红楼梦》。内容为《红楼梦》一书的前八十回。
《吉光片羽 中的珠玉之美》将《红楼梦》这一传世经典中不被人注意的细节——珠玉单独抽离出来,以古珠爱好者的视角重读《红楼梦》。不仅为古珠故事增添新的趣味,也为读者理解《红楼梦》提供了崭新而别样的视角。讲述珠玉故事时,作者亦对《红楼梦》中不被人重视的情节进行挖掘,并提出一些有趣的新观点。《红楼梦》与古珠首度联袂,以新的视角重读经典,以新的方式品鉴古珠。
《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18)》将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唐代文学研究界的基本研究情况及动态囊括其中。主要内容分为一年记事、会议综述、一年研究情况综述、新书选评、问题研究综述、台湾地区地区及海外研究动态、盛德清风、索引目录等栏目。
希腊道德心理学研究是希腊哲学研究的重要一环,国外学者已有诸多重要研究成果出现,但学界对此总体上还缺乏系统的关注。《古希腊道德心理学研究》对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心理学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全面梳理了他们理论的各自内涵及理论之间的批判性继承和发展的内在逻辑路径,在阐述希腊道德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同时,比较系统地呈现了研究者的相关思路和主要争论;在阐述研究者的相关思路和争论时,对它们各自的价值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原始文本,得出了自己有新意的观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红楼三味》是一本关于《红楼梦》的辅导读物,它分别从人物、服饰、饮食、诗词曲赋、未解之谜、续作及版本等方面对《红楼梦》进行了讲解,内容深入浅出,可帮助中学生及广大具有中学水平的农民及农民工较好地阅读和鉴赏《红楼梦》。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部妇孺皆知的《红楼梦》可谓凝聚了曹雪芹一生的心血。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驾构出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鲜活的人物、凄美的爱情,是一部读不完、说不尽的千古奇书。
《医易同源》(作者胡瑛君)以《黄帝内经》运气七篇为基础,并结合其他相关内容,试图以五运六气作为切入点来揭开中医学神秘之面纱,探求中医学产生之根源,还中医学本来之面目。一、《医易同源》的前半部分,主要分析和研究的内容有:中医与易经的关系;五运六气的推算方法;四季变化与伤寒、温病、脾胃的关系;药物药性的判断及药物治疗的基本原理;“运、气”与药物药性的关系;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与组方原则;以及关于对中医的发展和中西医相结合的思考。二、本书的后半部分别是:根据《黄帝内经》中关于“运气”的运行规律推演出的六十年(一甲子)五运与六气的变化情况;年运与六气的变化对气候的影响:气候的变化与疾病产生的关系以及治疗原则等内容。
《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以一个超现实的新中国为号召,当然凡有志和有热情的中国人皆会趋之,理所当然,厚非者是事后诸葛亮,人人可做的。这个超现实,也是一种现代的意思,中国的头脑们从晚清开始的一门心思,就是为迅速变中国为一个现代国家着急。凡事标明“现代”的一切观念,都像车票,要搭“现代”这趟车,不买票是不能上的。“无为而无不为”我看是道家的精髓,“无为”是讲在规律面前,只能无为,热铁别摸;可知道了规律,就能无不为,佚可以用铲子,用夹子,总之你可以动热铁了,“无不为”。后来的读书人专讲“无为”,是为了解决自己的困境,只是越讲越酸。我个人是喜欢孔子的,起码喜欢他是个体力极好的人,我们现在开汽车,等于是在高速公路上坐沙发,超过两个小时都有点累,孔子当年是乘牛车握轼木周游列国,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