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暨其中的南明,很久以来皆是学界十分关注的领域之一。然自孟森、谢国桢以降,直至司徒琳、南炳文、顾诚等南明史家,皆局限于南明政治、军事史的研究,而有关南明文学的全面宏观研究,尽管早已存在不少个案甚至一些条块的探索,差不多还是文学史研究急待填补的一块重要空白。本书对围绕这一文学文化遗产的历史积淀进行一次集中、系统的清理,前三章通过对南明文学理念遗产、文献遗产和学术史遗产的总结,为新的深入研究打下扎实基础;后三章对南明文学的主要体裁和代表性区域文学展开全新的研究。并结合大量原始文献的穷搜和历史真相的穷究,展开多方面的创新研究,以推动这一重要文学文化遗产的价值当代化,推动学术研究不断深入。
《中医病历书写规范与质量评价标准》根据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中医电子病历基本规范》和《处方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精神,详细阐述了中医病历书写、处方书写、各种检查治疗申请报告书写规范与要求,中医病历质量评价标准、病历管理规定。附录有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临床常用计算公式、表格式病历、医学上常用的法定剂量单位等。 《中医病历书写规范与质量评价标准》是中医病历书写和质量评价的工具书,供中医师、中西结合医师及护理人员、医技人员和中医医政管理人员阅读使用,亦可供中医医学院校、科研院所教学科研参考。
《自适应控制理论及应用》由李言俊编著
学问是对思想的论证。学问不能没有思想,但做学问的要不是思想的能力,而是对某一思想论证的能力;智慧的增长主要不表现为思想论证能力的增长,而表现为对思想直接获取并举一反三地运用能力的进步。 《战略学札记》是北航战略问题研究中心张文木教授的新着,由海洋出版社于2018年5月出版,取名《战略学札记》,并不能理解为作为学科的“战略学”札记,而是作为战略研究的心得和体会。全书内容丰富,包括心得、史鉴、治学、笔记、人物、人生、文艺、字词等方面,形散神不散,记录了作者的思想历程。看作者其他大部头着作有利于培养做学问的能力,但做学问毕竟是少数人的事;而读这本札记的好处则是可将其中的思想火花直接用于工作和研究。 全书以半百为节,与广大读者分享。 学问使人成熟,使思想久远;智慧使人美丽,使思想
清初既充满复杂的政治斗争,又浸染靓丽的青春色泽,此种独特的时代风貌在《鹿鼎记》中被表现得有声有色。其情致风味描摹如亲见,中国传统生活和古典文化的各层面在书中皆有所展现,衣食住行、琴棋书画、天文地理、赋诗词曲、诸子百家、九流三教,几乎无所不包。 1667-1689年这个时期处于康熙执政的前半部分,也是清初统治者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宏伟事业的dian峰。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鹿鼎记》中“韦小宝的视角和经历”来解析、考察并尽可能地还原这一时期真实的历史政治、社会生活与文化情况。
《岭南医学史(中)》是记述岭南地区从晚清至民国时期医学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以及历史成就的专业性书籍,它不仅仅是一部地域性医学史的书籍,同时也是延绵数千年的中国医学史组成部分。本书编写更注重其学术性,它的延伸可拓展为岭南中医理论学术源流、岭南中医临床各学科特点、岭南中草药及名医验方运用等,因此它的意义又不仅于一部地域性医学史的书籍。 本书全方位记述岭南地区医学史事,岭南历代医学著作、医案、医话、医论以及医事将成为史书永恒的主题,将相关的学术产品支撑中医药学科的建设,并使之成为社会其他学科受益的著述。 《岭南医学史(中)》主编者在中医医史文献领域有较深造诣,同时有坚实中医临床基础。全书史料翔实,可读性强,内容观点正确,足以启迪后学。本书可供科学研究机构、医药行政管理人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旋法研究》主要内容:陆仲任文选,五度协和是民歌旋律的基础,谈“主题旋律”的构思,广东音乐琵琶曲《雨打芭蕉》探析,广东音乐旋法探讨,广东音乐音阶调式探讨,粤乐和声与多声部探索,粤乐旋法研究,中国古代五声音阶形成与发展的探索,陆仲任创作思想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