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提亚生命能量之书 系列是萨提亚的经典著作,也是家庭关系调适与建立完满人格的典范指南。本书系共包括:《沉思冥想》《心的面貌》《尊重自己》《与人联结》。这四本书所传达的能量,使理智与感性交融,认知与体验并生,使读者在此书系细腻、亲切的引导中,与自己的心灵约会,与家庭的问题和解,追寻人生的幸福与喜悦。《沉思冥想》是她在带领工作期间所使用过的各种冥想,内容实用具体,直指内心,可以用于个人修养,也适用于小组学习。《与人联结》概括了萨提亚几种人际沟通模式的核心思想,教人如何认清真实的内心,并与他人建立有效的联结。《尊重自己》是萨提亚所创作的一首长诗,她用这首诗温暖了千千万万人的内心,帮助人们找回自尊与自信,重做自己。《心的面貌》是萨提亚将自我内心多个面向所探索的过程以一种舞台剧的形式
青少年人际心理治疗(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 for Adolescents, IPT-A)是一种基于实证证据的心理治疗干预方法,能够帮助青少年认识到人际关系与当前症状之间的相关,并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本书是针对该疗法的综合指南,概述了该疗法的结构和技术,利用治疗室中的实际案例,说明了青少年和年轻成人来访者在治疗中表现出的问题的多样性。 本书的两位作者都拥有在临床实践和督导中运用人际关系疗法的丰富经验,且多年来从事与青少年有关的心理治疗工作。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够系统学习IPT-A的理论和技术工具,添加到他们的临床技能中,或深化现有的IPT-A实践能力。
《自杀干预实用技术:帮助有自杀倾向的人》为心理健康专业人员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箱。它首先表明专业人员需要审视自己的个人经历和对自杀的恐惧,接着介绍了风险评估、安全计划和治疗计划等基本领域,然后提供了降低自杀风险、重建生存愿望的丰富技巧。 《自杀干预实用技术:帮助有自杀倾向的人》描述的技术可以应用到各种类型的治疗中,无论专业人员的理论取向是什么,也无论来访者是第1次、第十次还是第100次参与会谈。临床工作者无须按任何特定顺序阅读本书,甚至无须阅读全书。将本书翻到任意一页,都能找到可以立即应用的有用技巧或技术。
这是一本写给“有智慧的普通人”的书。 20世纪50年代,罗杰斯成名以后在各地作演讲,本书即主要根据这些演讲和未发表的文章整理而成,体现了罗杰斯的基本思想。 本书包括罗杰斯与各种各样群体的对话,对人们善意的提问和攻击性的挑战的回答,主题涉及罗杰斯的个人背景与生活经历、关于助益性人际关系尤其是治疗关系的实质和要素、个人形成的方向以及过程、人生哲学的讨论、对心理治疗的研究,还包括当事人中心治疗观在学校教育、家庭生活、企业组织沟通甚至国际关系领域的应用含义。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解决宏观社会心理问题,建设强大的国民心理,运用心理学规律和方法实现社会的 善治 。简言之,社会心理服务旨在 由心而治 ,尊重并依循 心之理 而实现社会治理。社会心理服务并非为了 治病救人 ,在本质上不同于面向个体的心理健康服务。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这一新时代背景,构建社会治理心理学的崭新学科愿景。本书基于我国社会治理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伟大实践,建构了原创性的 社会治理心理学 理论体系,将其用于解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内涵和定位,从社会心态培育、社区心理建设、群体决策质量提升等方面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并在实践方法方面提出了 由心而治 的思路,推动社会治理遵循心理规律以实现社会 善治 。*章 社会治理心理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释了积极心理治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书中提出并分析了基本冲突与现实冲突、基本能力与现实能力、微小创伤、反应类型、误解等重要概念,阐释了26种常见的现实能力(13种原发能力和13种继发能力),讨论了积极心理治疗的五个阶段,专章介绍了初次访谈,并就积极心理治疗和其他心理疗法进行了分析对比。书中通过一些耐人寻味的经典故事和咨询中的典型案例,生动地说明了积极心理治疗的具体运用,使本书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本书是积极心理治疗领域最经典的著作之一。该疗法创建于1968年,在德国和其他很多国家和地区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进入了德国医保体系,在我国也产生了日益广泛的影响。
《接纳承诺疗法》系统地介绍了这种心理咨询方法与技术的理论基础与应用实践,新的版本以一种更加贴近读者和应用的角度,吸纳的研究结论,广泛收集了大量丰富有趣的案例。接纳承诺疗法将的认知行为治疗和禅修哲学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帮助来访者成功解决自己的问题,是广大心理咨询师和从事心理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掌握的一种技术。
以人为中心理治疗是个真正的美国本土心理治疗理论,为心理治疗的临床实践带来了里程碑式的变化。罗杰斯作为最有影响力和人尊重的心理学家,将其理论模型根植于民主原则与以人为中心主义原则,其理论认为,的帮助是帮助人们发现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尽管罗杰斯与以人为中治疗齐名,但其理论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日新月异。在《以人为中心理治疗》这本书中,大卫·凯恩博士清楚地展示了这个重要的理论取向在当代临床实践中的发展,他集中阐述了支持以人为中心理治疗的广泛的临床研究,并且详尽地提供案例,以描述这一理论的具体运用。鉴于此模型在临床实践者与培训项目中的广泛影响,《以人为中心理治疗》是此套丛书的重要补充。
本书作者之一JohnBriere博士是美国南加州大学的创伤治疗学者,在读本书之前,作者已经读了他的很多论文和专著。关于本书我的评是,这是关于心理创伤治疗的入门教材之一。它虽然不是皇皇巨著,大约只有20万字,但比较地介绍了创伤心理学和创伤治疗的基本知识。本书共分两部分。部分主要介绍了创伤的定义和主要类型(章)、人经历创伤后的反应以及怎样理解这些反应(第二章)、怎样对创伤进行评估和诊断(第三章)。第二部分是关于创伤干预。其中第四章创伤干预的原则是我着重要向大家阅读的一章,因为治疗者的态度和出发点可能是决定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第五章到第九章分别介绍了心理教育、情感调控(稳定化)、认知治疗、情绪加工以及对因为创伤导致的身份认同与人际困扰问题进行治疗的一般策略和干预原则。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帮
森田疗法是日本人森田正马医学博士,于1919年前后创始的。他以东方哲学为理论,以自身心理疾患为灵感,历经临床实践、探索、研究而成的独特心理疗法。该疗法不用药物、不问症状、引导患者做应做之事,得到国际医学界好评,并被广泛应用于心理疾病的治疗及心理咨询中,森田正马也被誉为“东方的弗洛伊德”。本书介绍了森田疗法的历史、医治方法、临床病例以及与中国的文化渊源,充分佐证了该疗法的优势。既使只阅读此书,对患者乃至普通人的身心健康都会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