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精)》是一部改变历史的书,它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称为“导致人类思想革命的经典作品”。作为世界上部以科学方法来分析研究“梦”的著作,它是现代人非读不可的价值的杰作。《梦的解析(精)》的出版,像火炬一样照亮了人类深层的心理活动,揭示了许多隐藏于心理深层的奥秘。该书不但为人类潜意识的学说奠定了牢固的基础,而且也建立了人类认识自己的新里程碑。该书包含了许多对文学、神话、教育等领域具有启示性的观点,引导了整个二十世纪的人类文明。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象。除了保存着丰富的神话资料之外,还涉及多种学术领域,可谓汪洋宏肆,有如海日。本书作者以其深刻的领悟、流畅的语言、独到的见解对《山海经》作了一番“昆仑文明盛世”的独特畅想,将神话回归理性,将宗教的理性从神话中分离出来,以期能够抛砖引玉,为广大读者提供一场新的阅读体验。
我们从儿时起,就渐渐形成了这样的观念——人应该追逐光明、美好的东西,逃避阴暗、丑陋的东西。然而,每个人的心灵都像一只蝴蝶,心灵之翼亦如蝴蝶之翼,飞翔时,两只翅膀会呈现出180度的对折,在光明与黑暗,希望与绝望,勇敢与怯懦之间折叠交替,看似矛盾重重,不可调和,实质上却舞动出了鲜活的生命图景。所谓心灵地图,就是尊重心灵自身的习性,按照心灵的逻辑,而不是思维的逻辑前行。如果强行剔除心灵中的黑暗、绝望与怯懦,就如同折断心灵之蝶的一只翅膀,生命必将失去平衡。而这本影响深远的书,将告诉我们如何在阴影中行走,它补全了我们失落的一角。
关于整本书的架构,作者分成三个部分。首先他对于爱是否是艺术的问题做了说明,将学习艺术的程序分为两部分,一是理论、二是实践。在爱的理论方面,作者由人类生存的关键来谈爱,并将生活中可能的爱的形式做了区分探讨,意图指出在形式之下,爱的本质是相同的;包含了照顾、责任、尊重与了解。而关于实践,爱与一般艺术没有两样,必须能自律、专注、耐心,能察觉到爱对己身的重要性。本书中,作者仍不免对现今西方现代社会做了批判,批判西方社会中爱的瓦解;而此可由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来判读。因此,弗洛姆是一个对现代社会高度关怀的学者,由其一系列著作中可体会他对自由与爱——这些人类的生存条件的重视与强调。弗洛姆认为。应该使得人不再同自己的力量产生异化,并且不再通过崇拜新偶像——国家、权力、消费的方式去体验自己的
《现代国库管理制度创新研究》深刻分析当前我国国库管理制度中存在的许多深层次理论问题。站在新的视角,回顾和总结我国国库管理制度的沿革以及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主要历程,认真分析改革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总结相关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通过详细介绍部分典型国家的现代国库管理体制与职能,结合我国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新一轮财税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提出下一阶段我国国库管理制度创新的目标取向,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对构建完善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的路径和配套措施提出了具体思路与政策建议。
《心理意义实在论》从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心理现象入手,讨论了其性质及机制,指出了心理现象最突出的性质是意义实在性,体现在心理内容和心理意义两个方面。
《摇晃的梦想:徐志摩和新月诗人》让我们看到了另一视角下新月派诗人的面孔。 一提起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新月社、新月派,除了对他们有专门而深入的了解,一般人在头脑里出现的印象,恐怕多半会与浪漫、唯美、滥情联系在一起。也难怪,谁叫那群人以月亮作图腾呢?月亮在中国人心目中的象征意义,还不就是情与美吗?何况还叫新月,更犹如女性中的新娘;何况还由一直被大众视为情圣的徐志摩作团体的灵魂。 如果读者有兴趣、有耐心读完这本书,应该会改变对徐志摩的通常印象。会了解徐志摩在率性与感性之外,还有老谋与理性的一面;在风花雪月之外,还有“柔”肩担道义的一面;在追求个人理想的爱情之外,还有为社会的理想而奋斗的一面。在徐志摩身后,蔡元培曾用“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来总结他,本书则意在写一
《马斯洛精选集:动机与人格》是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的奠基作,其主要是围绕需要层次论和自我实现论来阐述其基本观点的。动机理论是马斯洛学说的精髓。本著作中,马斯洛提出了许多精彩的理论,包括人本心理学科学观的理论、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理论、元动机理论、心理治疗理论、高峰体验理论等。《马斯洛精选集:动机与人格》包含了马斯洛对人类心理学的重要发问和早期探索,它在创建一个积极和全面的关于人性的观点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
此卷包括三篇论文。《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发表于1905年,该文深入探讨了诙谐的技巧、目的、动机、心理起因及其与梦、潜意识的关系。《精神分析中潜意识的注释》发表于1912年,该文简明扼要地揭示了潜意识的含义及其在精神分析中的地位和意义。《论潜意识》发表于1915年,是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的一篇重要论文,也是他论述心理学基本理论方面的代表性文章之一。
《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开山之作,被视作“精神分析学教科书”。在弗洛伊德看来,梦是洞察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捷径,对梦的解析有助于探析人类行为背后的无意识心理机制。弗洛伊德不仅为19世纪精神疾病的治疗发现了一种崭新的方法,而且也给现代心理学带来一场开创性的革命。尽管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经常遭到质疑,但《梦的解析》仍然是心理学和学领域中的一个经典文本,它就无意识心理过程提出了一系列杰出的洞见。近年来,新兴的神经心理分析学已经能够通过科学的手段来加以验证和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