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珠拾粹:中国古城古镇古村踏察.1》是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教授亲自组织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组成调研梯队,历时十年对中国100个古城(镇、村)进行全面踏勘后的学术成果,分为二卷,本书是其中之一。全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读者生动地介绍了其中50个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古城、古镇、古村,其中有些村镇行将消逝。书中大量的实景照片和部分测绘图,对于踏勘、辨别建筑年代类别等专业读者而言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作用,能够根据不同城、镇、村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调查策略,准确地提取地方典型传统元素。大美中国,山山水水,古城古镇古村璀璨生辉,喜欢深度游的读者一览此书,藏尽心中,留下足迹! 本书汇集中国经典古城、古镇、古村,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观念信息。也是一部生动的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已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之中,成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力量源泉。那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基本走向?《易经》文化系统是东方文化的精华,文字可考的就已有约五千年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百家学说的思想宝库。所以说,源远流长、丰厚华美的中国文化,其源头活水正是古老而博大精深的《易经》。
本书分别从消费者、网络结构以及口碑本身三个角度对在线口碑传播模型展开研究, 探讨了消费者兴趣转移行为、网络动态结构以及口碑情感等因素对在线口碑传播的影响, 旨在发现社交网络中口碑信息及情感的传播机制和规律。结合新浪微博口碑传播数据, 发现所构建的理论模型能很好模拟微博正、负面口碑传播及传播中的爆发—渐进效应。
本书对目前现存的10余个《山海经》图画刻本进行搜集、整理,从其7个刻本的千余幅图中选出150余幅图画,按《山海经》十八卷经文的顺序,介绍了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5大山系,海外经、海内经、大荒经3大海经中的异禽神兽、奇国异人等。在每幅图下,有解说文字。此部分,作者查阅了《博物志》《淮南子》《神异经》《边裔典》《玄中记》《大唐西域记》等百余种古典文献,追本溯源,力求为《山海经》中的人神异兽正名。图书以图为主,解说为辅,希望能给读者提供一部见诸于古代珍本,有鉴赏、收藏和学术研究价值的《山海经》图本。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意识增强了,心理咨询正是人们开始普遍重视精神生活的产物。但总览我国当代的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大多来源于西方,带有强烈的西方文化色彩,可以说是舶来品,难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本书认为,老子思想与心理健康有天然的、紧密的联系,《道德经》本身就是一部心理缓释的著作。因此本书将从:治疗者、来访者及治疗过程这三个因素着手,分别展开详细的论述。本书旨在探讨《道德经》在心理咨询领域的应用,在弘扬国学的同时,让心理咨询师看了,能从本质上把握心理咨询之“道”,用道德经的思维方法去有效地帮助来访者,促进社会和谐。
经学曾被认为是最神圣崇高的学问,它通向治国的大道,而在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所谓的后经学时代,“经”已不再具有指导人们生活的意义,《诗经》也被看做是一部文学作品,成了中文系学生功课或一般诗歌爱好者的读物。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编以《诗经》与周代历史文化尤其是先周及周初历史文化为重点,下编以雅寺断代考证为重点。上、下编的研究对象都主要集中在《诗经》雅颂方面,这也是近代以来诗经研究比较薄弱的部分。研究方法主要是诗史互证,因为在我看来,《诗经》雅颂是《诗经》里面包含时代政治、军事文化信息最多的部分,尤其是对于先周、周初、西周末到东周初期的历史,雅颂诗可以提供最宝贵的历史材料,通过它们可以部分地还原历史。
古老冰冷的器物, 透着中国人热气腾腾的美学信仰; 朴实无华的文字, 尽是沈从文先生倾尽半生的心血。 沈从文先生关于 中国古衣、古物、古器、古艺的研究和思索, 阐释的是中式美学的精髓。 如果说艺术是美的, 那传承千年的中式美学 更是深刻在中国人衣食住行及灵魂里。
《中国文化的张力》是刘梦溪先生五十余年研究精华之集结。传统是从过去流淌到现今的精神河流,每个人都不自觉地站在其延长线上。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也是需要反思文化、更新传统,使其成为社会建构的有益养分的时期。作者从传统文化如何进入现代生活、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的关系、中国文化的特质及其价值取向、传统的流失与重建等角度延展开来,直面文明冲突,深挖现代生活中的文化张力与内核,为中国文化的复兴提供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