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建构主义理论为视角,在分析了国家形象的基本内涵以及当前中国国家形象认知困境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符号尤其是文化符号在传播信息、形成共识、建构身份、塑造形象中的重要作用,具体提出了当前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中文化符号的价值取向、选择原则和传播策略。
心斋为阳明高弟,开创了影响巨大的泰州学派。梁漱溟先生曾言:“阳明之门尽多高明之士,而泰州一派尤觉气象非凡。”泰州阳明学不但深入心性,而且躬行实践,门下不乏樵夫、农民、陶匠之辈,可谓以平凡世界为道场,弘传心学的辉光。 本书源于作者在江苏东台面对广大市民的系列讲座。在本书中,作者不但将自己对儒家心性学的切身领会凝聚为穿透文本的创见,而且将高妙的心性道理拉回地面,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彼此印证,化本体为“现代工夫”,重新焕发了儒学的生命力。
作为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读本,本书以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相关议题分章节进行阐述,主要包括众创时代、认知创业、认知自我、创客创新、机会获取、团队组建、资源整合、创业融资、创业计划、企业成长等十大议题。既有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和形势政策的介绍,也有众创时代背景下的自我认知和未来职业选择的分析;既包括创新创业意识和思维方法的训练,也包括创业实践行动的指南;既有 互联网 时代下创新创业知识的普及,又有大量本土创新创业案例的呈现和创新创业文化的挖掘和传承。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少壮之时理想高远,将身许国,准备为唐王朝的中兴轰轰烈烈地干上一番事业。然而,突如其来的政治打击,顷刻间粉碎了他人生的几乎所有希望。一身去国,万死投荒,从此开始他那如同被抛弃、被拘囚般的谪贬命运,开始了他在遥远空间和漫长时间双重折磨下的无尽等待和煎熬。从“风波一跌逝万里”到“独钓江雪”,从贬谪生涯到儒者情怀,从生命孤独到诗文创作, 学者尚永亮深入讲述柳宗元置身苦难、品味苦难并 苦难的心路历程。 本书深入浅出,通俗好读,有学者的深度、作家的文笔,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人文普及型读物。
科学文化与技术文化相辅相成,为加快推进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本书将科技文化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科技馆场域中的表征、呈现与传播,研究科技馆展厅、展项研发中对科技文化内涵的挖掘、展出后对科技文化内涵的传播等多种科技展览叙事与科技文化之间的渗透与互动,从历时维度和共时维度探讨科技馆视域下科技文化的演变与呈现,将科普研究与科技文化、科技哲学等学科的研究相关联,开拓科普研究的新境界。本书内容包括:*章、科技文化的可能向度;第二章、技术文化与展项叙事;第三章、创客文化与展项建设;第四章、文化心理与展项设计;第五章、科幻文化与科普展项;第六章、奥本海默科技馆哲学;第七章、儿童科技馆发展简史;等。
1950年,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图书馆借推行分馆制的契机,在人文、社会科学、科学技术及教育四个分馆开始聘用学科馆员,因此,成为美国也是世界上代表性开展学科馆员服务的大学图书馆。我国高校图书馆探索学科馆员制度大约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末,不过,直到2007年之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基本以照搬国外学科馆员制度的经验和做法为主,缺乏中国特色与本土化创新,未能深入理解并凝练学科化服务的意义和内涵。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早在1993年就意识到学科馆员制度是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的发展之路,相继召开研讨会探讨学科化服务的可行性,并在2003年末,推出学科咨询馆员制度,至2008年,以闵行校区的新图书馆落成为契机,对原本舶来品的学科馆员制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全新设计和本土化创新改造,形成了以IC2创新服务模式为核心的泛学科化
一带一路 建设是一项以经济建设为主导、旨在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的事业;是借助既有的区域合作平台,借用古代 丝绸之路 的历史符号,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 建设中要做到语言文化融通,既要大量培养语言人才,包括专门语言人才和 语言 专业 的复合型人才,也要充分发掘和利用 一带一路 相关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民心相连、相通服务。本书主要围绕 一带一路 背景下的人才培养 分别从 一带一路 人才培养 、 中文人才稀缺 、 一带一路 呼唤 小语种 人才 、 到沿线国家留学逐渐升温 、 沿线国家将成为来华留学主力 以及 来华留学生生存状况调查 等热点话题着手,结合相关主题报道进行分析与论述,旨在为探索 一带一路 背景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与借鉴。
《人文国际》是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创办的一份综合性的国际人文学术丛刊。本刊的宗旨是推动在新的时代社会背景下的人文学科的国际交流与发展。本刊将刊登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学科领域中的专家和学者视野广阔、观念新颖的各类学术文章。本刊试图实现两种跨越与交流:一是跨越国家地理的疆界,通过搭建国际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各国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二是跨越不同人文学科之间的界限,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了解、互动与渗透。同时,本刊也将努力寻求地方性文化与学术全球化之间的平衡,推动中国学术的国际化和多元化。本书是人文国际》第2辑。
深圳读书月迎来十五周年,为科学总结读书月的理念、宗旨、运作机制,全面展示读书月的风貌,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对深圳读书月十五年的实践进行系统思考和理论总结,回顾阅读的力量给这座城市带来的温暖、变化与思考。深圳读书月已经成为深圳市民的文化庆典、城市的文化名片和实现市民文化权利的重要载体。十多年的读书月实践,既提高了城市的影响力与文化品位,拓展了一座城市的心胸与气质,也给城市发展战略、文化研究及创意城市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很多新鲜话题和思考空间。
《中国自然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系及其保护利用》分析了我国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有关遗产性质、资源性质、成本、属性、外在性、权属、远近利益、政府角色、受益主体、利用目的等十个重要理念上的误区,以及由此导致的商业化、城镇化、人工化、超载化等现状问题,探讨其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律学等深层次原因。研究了我国自然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系和系统特性,提出了我国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普遍原则,探讨了我国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具体对策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作为科研支持的重地,如何更好的为科研人员提供更精深的资源和更精准的服务,是大学图书馆面临的大课题。学科前沿研制可以说是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服务的深化和拓展。本书介绍了高校图书馆学科前沿研制的背景、方法、工具、可供选择的数据源以及学科前沿研制的流程,以期为图书馆研究支持服务的发展提供思路和参考。
本书作为新形势下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性探索,汇聚了北京大学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实践经验,凝练了高校政策研究者的思考探索。全书共七章,分别从新形势新常态、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建设的桥梁和媒介作用、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钥匙、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改革创新和机制建设、党组织发挥政治保障作用的着力点等方面分别进行了论述。 全书各章节有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探讨,始终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致力于将理论探索和经验总结有机结合,以有利于指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务,同时,也期待能为从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学者提供实证案例。
随着 一带一路 战略的不断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及合作也更加深入及广泛。在 一带一路 战略中,教育交流是民心工程,是构建国家间良好关系的基础性工作。中国同沿线国家的友好交往史、系列政府法规的签订、合作机制的推陈出新、合作载体的有序运行,为教育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本书主要围绕 一带一路 下教育发展新趋势 分别从 一带一路 为教育交流与合作开辟新天地、中国 东盟教育交流周,搭建交往之桥、 一带一路 引领高等教育国际化、聚焦中外合作办学与来华留学、 一带一路 下国际汉语教育面临新机遇、新挑战及 一带一路 下的网络远程教育等热点着手,结合相关主题报道进行分析与论述,旨在为推动区域教育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加强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教育合作、共同行动,为共建 一带一路 提供人才支撑提供参考与借鉴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和西方又一次站在了解彼此的十字路口。潘岳同志截取中西文明发展 的“战国与希腊”“秦汉与罗马”“五胡入华与蛮族入侵”三个历史时期,从文明、政制、民族角度,对中西文明根性进行了剖析和比较。很多专家学者专门撰文对其进行了评论,本书撷取部分精彩评论可进一步拓展中西文明比较的视野,也是文明对话的起点。本书在传统与现代、文明共存与对话的层面,挖掘中西方文明各自的“古老价值”,以实现“为所有古老文明互融互鉴开辟出一条近路”的宏伟目标;从文明根性上研究中西方道路之不同,以历史自信提升文化自信,以文化自信强化理论、制度和道路自信,对中西方文明交流与对话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中、英文版入选了 “十四五” 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
置身于当代中国的现实境遇之中,加强对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与培育路径研究,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理论必然性和文化必然性以及外在环境的紧迫要求。本书在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认同等基本理论问题、深入理解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的以 三个倡导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设计调查指标,选取若干有代表性的高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认同状况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分析并研究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有效培育路径和机制,*终达至当代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的价值认同,实现真正的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
新视野 文化遗产保护论丛 出版在即,出版社嘱我写一个自序。心怀往昔,愿以时间为轴写出自己简短的感言,希望聚焦有启迪意义的文化历程,也希望表达充满真情实感的 乡愁 。 2011年8月25日清晨接到通知,我将要离开工作近10年的国家文物局,到故宫博物院工作。消息突然,没有精神准备。记得当天上午工作日程是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做专题报告。一路上,10年来的工作情景在脑海中闪过,想到在走向新的岗位之前,应该对以往工作进行回顾,负责任地进行工作交接,于是到会场后便放弃了已经准备好的多媒体演示内容,改为讲述参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体会,将近两个小时的畅谈,仍感意犹未尽,充满着回望与寻觅的思绪。 如今看来,当年的工作状态可谓 不堪回首 。就在接到通知那天之前的一周内,还经历了 南征北战 的过程:8月18日在吉
自2014年起,*总理每年都把 倡导全民阅读 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2016年12月,《全民阅读 十三五 时期发展规划》发布;这说明全民阅读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书香中国 全民阅读推广丛书》适时地将倍受人们关注的阅读话题,分解成为家庭阅读指南、校园阅读推广、数字阅读优化、全民阅读导论四个版块,以 书香 为名,依次是《书香传家:家庭阅读指南》《书香满园:校园阅读推广》《书香在线:数字阅读优化》《书香社会:全民阅读导论》,对包括深圳读书月在内的有影响的阅读活动与阅读现象进行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阐发、分析。 其中,《书香在线:数字阅读导航》主要围绕数字阅读与数字资源开展,揭示各种数字阅读资源,帮助阅读者享受数字阅读的便利,让读者在认识和了解各类数字资源的同时,更好地进行知识发散,学习更多的关联知识,能够
张进海主编的《宁夏社会科学院蓝皮书系列:2015宁夏文化蓝皮书》从总报告、精神文化、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个案研究等各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201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公共文化建设、新媒体、国有文化产业等文化领域事业发展情况,叙述全面严谨而翔实,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