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分析色情文学的话语体裁入手,将色情文学与已知的话语体裁作比较,分析其形成条件、语言机制。同时,历时性地研究了色情文学从文艺复兴以来的演变过程,深刻揭示了当今色情文学在新科技与女权主义双重影响下的转变。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空间转向 以多种方式被推至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瞩目的前沿,文学批评也越来越多地使用地理学的方法和工具来分析文学在空间中的存在以及空间在文本中的呈现。2014年法国出版的《文学地理学》可谓是这一领域的集大成之作。本书作者在书中为大家详细梳理了法国 文学空间 与 文学地理学 研究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状况,列举了多位重要学者关于 人文地理 地理诗学 地理批评 虚构地理 等新型文学批评形式的创见和推动,以期用地理学的视角,帮助读者重拾长期被忽视的小说与空间的千丝万缕的关系。
《诗学》是一部美学著作,主要讨论悲剧和史诗的起源、历史发展、创作原则等方面的问题。《诗学》采取唯物主义观点,是欧洲美学史上一篇极其重要的文献,并被看作是马克思主义美学产生以前主要美学概念的依据。 金句 1诗的艺术与其说是疯狂的人的事业,毋宁说是有天才的人的事业。 2情节乃悲剧的基础,有似悲剧的灵魂。
《文学批评手册——观念与实践》强调的是实践性。但是,附录之中收入的五篇论文,力图更多地从理论上考察文学的特征,以及文学研究包含的若干需要进一步辨析的问题。其中三篇论文是根据演讲稿子整理而成,希望能够保持通俗简明的风格。
内容推荐: 《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集中展现了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美学上的巨大功绩。首先,奠定了唯物主义美学的基础,大胆挑战了唯心主义美学,把美从天上拉到了地下,正确地解决了艺术和现实的关系。其次,继承和发展了别林斯基关于艺术应当忠实地反映现实、应当在现实生活中起积极作用的原则,把艺术定义为 现实的再现 ,使艺术的范围越出了旧美学所规定的美、崇高、滑稽等限制,而扩充到 全部的生活和自然 ,丰富了美学主题。后,提出了重要的命题 美是生活 , 肯定在现实之外没有真正的美,人对于美的渴望只有在现实中才能得到满足,生活的美总是高于艺术的美。总之,《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是建立唯物主义美学的道光辉。
本书从创意写作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出发,从创意写作的本体论、发生发展论和创意写作实践论三个角度展开,阐述了创意写作的本体观念、存在形态和发展特点,构建了创意写作的实践路径模型,并对创意写作学本土理论创生进行了探索 。
自认没有散文行世资历的张大春,六年前接下《读者文摘》的专栏邀请,起因于他愿意学习前辈梁实秋先生当年在该刊主持的专栏 字词辨正 ,借着重新辨识文字,写字词源起故事,同时为这个时代没落的汉字文化尽力。见字,如见故人来。本书收录的四十六篇说文解字,每一篇都有一段 得胜头回 ,说的是作家生命里与字相逢的风景、际遇,后文便是关于汉字的形、音、义与词组的说解、甚至延伸变化:人若宽心不怕 肥 、 醉 里乾坤大、 旅 字的长途旅行 字与词,在时间的淬炼之下,已经不只是经史子集里的文本元素,更结构成一代人鲜活的生命经验;作家往往回到*初学习或运用这些字词的情境之中,把那些和生活事实熔铸成一体、又可能随风而逝的字词一一揭露、钻探、铭记。对任何人来说,生命只走过一回;但是字却将之带回来无数次 只要你愿意读。
南帆共挑选十个文艺美学的前沿问题,如文学与纯文学、文学史与经典、文学形式问题、叙事学问题、抒情文学问题、文类型问题、中外文论问题、几个主义之争、文学批评问题,等等,进行相对通俗的讨论,表述他对于这些问题的特殊理解,书稿学术价值与通俗易懂相结合。
本书是研究唐诗的入门读物,其内容 涉及了初唐四杰、孟浩然、贾岛、岑参、杜甫、李白等人的诗歌作品,作者在讲解这些作品时不以诗人为界限,而是融会贯通地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他们的诗作,且对他们的成就进行独到而深刻的评论与分析。 此外,本书还增补了《泰果尔批评》《诗人的横蛮》《唐诗校读法举例》《诗与批评》等篇目。全书展现出了作者的 历史眼光和全局意识,及其文章的 文学史与文学赏析特点。
《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第二版)》的独特价值在于,它是古典文学研究界最早采用语言的眼光看待古典诗歌的著作之一。作者提出,“‘汉诗是汉字写成的’是重新理解古典诗歌尤其是特别凸显着中国诗特色的近体诗的关键”。因此,作者不是对一篇一首的诗词进行微观的分析,而是从宏观的语言体系的角度,对于古典诗歌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整体风貌和动态发展作出把握。
曹文轩的《阅读是一种宗教》辑录了著名作家、学者、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先生多年来的读书笔记30余篇。 在《阅读是一种宗教》中,作者以作家和学者的双重视角描绘了一幅展开的“文学地图”,笔涉安徒生、卡夫卡、毛姆、契诃夫、普鲁斯特、陀思妥耶夫斯基、马尔克斯、纳博科夫、卡尔维诺、米兰·昆德拉、博尔赫斯、尤金·奥尼尔、川端康成、鲁迅、沈从文、钱钟书、废名等作家、作品及相关话题,尤其注重“微言大义,洞察玄机”:于细微处见宏远,于简约处见繁复,于冷静处见激情,于平实处见智慧。 这既是一份私人的读书备忘录,也是一份独特的文学辩护词。热爱、关切和担心阅读和文学的读者,亦可在这里发现十分有力的证词。
这是一本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地介绍古代汉语常识的书。是让广大中小学阶段的青少年感兴趣、看得懂、看进去的图书。 古代汉语源远流长,有关资料又浩如烟海,需要从中选取最主要、最有用的知识告诉给读者,特别是一些初学者,基于以上考虑,我们组织相关学者,从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有关古代汉语的相关论述中,精心选择出十四篇这些方面的文章,经过适当地加工和重组而成。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词汇学、语法学、训诂学、修辞学以及与学习古代汉语密切相关的天文、历法等方面的内容。既适合于初学者自学,也可供中小学生、大学生阅读和教师们参考。即使是一些专业研究工作者,也能从中获取一些有益的启示。
易学分“汉易”与“宋易”二种,本书讲述汉易,汉易以象数为主,汉代易师都有自己的体例。宋人治易则不同,他们不需体例,一卦一爻,人人可以作文。现在谈易,多是宋易经。作者研究汉易三四十年,这本书系统总结了汉儒易例。 本书为《周易》象数之学的入门书籍,适合易学、术数方面的专家读者和对易学有基础认识的一般读者阅读。此书重点突出,点面结合。作者精于易学象数系统,故本书重点在将《周易》的象数系统以易例的方式普及给读者。在此基础上,适当介绍易理、占筮等相关内容。 本书作者早年随王子畏教授学《易》,后得中州学派秘传,是玄学术数名家。本书是作者在《周易》象数研究方面的晚年总结之作,也是作者1970年后出版的谈《易》的著作。作者认为只玄谈而不务实去研究易象,那么《周易》传下来的便只是一堆文字。因此将自己
作为一部中国当代影视文学史论著作,《中国当代影视文学导论(1949-2012)》遵从影视艺术的本体规律,以文学的视角、文学的思维、文学的方法、文学的精神,对当代中国(包括台港地区)影视艺术进行了一次系统化的文学考察。《中国当代影视文学导论(1949-2012)》透过对不同时期影视文学创作流派、思潮与现象的梳理,选择了大量代表性作品进行集中探讨与描述,以期让读者将对当代影视文学的整体性理解建立在对文本形象识读的基础之上。 《中国当代影视文学导论(1949-2012)》所聚焦的影视文学文本序列,自身建构起了影视文学在当代中国文化艺术版图中的一条生动而清晰的脉络。正是这些丰饶多姿的影视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当代中国人的思想、情感与人格建构,也成为我们洞察当代中国文化流变时不可或缺的精神源泉。 梁振华所著的《
本书为福建社会科学院院长南帆散文集 理趣之光系列 丛书之一。本书是一部 审智 文化散文集。作者以其丰富的文化涵养和独特犀利的眼光,解剖了许多具有丰富深刻文化意涵却又常常为人们所忽略的文化现象,很好地将智趣与深刻熔于一炉。即使一些即兴演讲和序跋,也都抚今追昔,具有厚重不刻板的文化意味。
《译心与译艺:文学翻译的究竟》是知名学者、翻译家、哈佛大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教授及台湾东海大学文学院院长童元方的翻译论集。本书收录了作者在香港《明报》上的专栏文章,共分 诗的翻译 、 小说的翻译 、 红楼梦译话 、 译者译事 、 翻译余话 五部分。作者结合自己的翻译经验与文化感悟,娓娓道来。本书对英语学习者、研究者,尤其是有志于从事翻译工作,了解文学翻译的读者来说,具有实践和理论的指导价值。
《四十年间 雷加回忆录》是作家雷加创作的自传体回忆录,收入张福贵主编的《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史料卷中。《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是中国全面系统整理中国现代时期东北流亡文学及研究成果的大型图书,分为研究卷、史料卷、作品卷,共36册。丛书翔实而清晰地呈现了东北流亡文学的面貌和脉络。《四十年间 雷加回忆录》共分为十五章,包括《童年》《一支抗战的歌》《宛平》《夏令营》《渤海湾之夜》《流亡二题》等。这部回忆录记录了雷加的个人经历以及与舒群、罗烽、白朗、马加等友人交往的故事。正如作者所言: 我们这一代人与抗战史有关。我们这一代人是战斗的一生,也是幸运的一生 ,作者在书写个人生命历程的同时也常常穿插了当时的历史事件,记录下一些珍贵的历史生活片段,这对研究雷加乃至东北流亡文学的人生历
由詹姆斯·斯科特·贝尔所著的《冲突与悬念(小说创作的要素)》帮你制造张力,让你的读者上钩。书中收录了让作品变得精彩的各种方法,帮你推动故事情节,让读者欲罢不能。作为一名惊悚小说作家兼写作指导,詹姆斯?斯科特?贝尔将告诉你如何描绘场景、创造人物、开发故事曲线,让你的故事从头至尾充满冲突与悬念。通过向成功的小说和电影学习技巧,本书帮你:1.给故事的开头、中间和结尾配置适当的冲突。2.通过人物的内心冲突制造悬念。3.为故事的视角人物建立冲突。4.平衡次要情节、闪回、背景故事,推动故事向发展。5.在对话中使张力优选化。6.在修改的时候增进悬念。
广受评论界好评的《纽约时报》畅销作家玛戈特 利夫西为那些喜欢阅读文学作品和渴望写作的人带来了打动人心的大师领读课。从福楼拜到简 奥斯汀,从亨利 詹姆斯到伍尔夫,通过文本细读,利夫西将带读者深入小说的内部运作模式,用独具个性的方式切入文学作品,探讨小说写作的技艺,关注伟大的文学作品和作家个人经历之间的关联。在本书中,你将学习像一个写作者那样去阅读,寻找文学故事的密码 只有找到它,你才能理解并进入文学艺术的世界。
常言道,“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如何一窥文学的门道?如何欣赏文学的热闹?又如何从文学的门道中看出 多的热闹?本书为王鼎钧先生自编随笔集,三十余篇文字分作两个板块:一部分偏重文学与艺术欣赏,既分门别类又融会贯通,是作者九十高龄仍不辍笔耕的新篇;另一部分也谈文学与艺术,乃是自旧作中 有针对性地甄选而出,与新篇彼此生发,互为补益,拼合出阅读与写作的 心得。 文学的欣赏与创作,都既离不开先贤 启发,也需要自家思考实践。“滴青蓝”就是滴墨水,青与蓝,既指代不同颜色的钢笔墨水,又有“青出于蓝”之意。以此统摄全书,其深意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