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特朗斯特罗姆诗全集。 诗人北岛曾赞誉 他的每首诗近乎完美 。 他如一个现代的唐代诗人,诗歌意象优美,留白,短小,却直击心弦,发古今之幽思,引世人之共鸣。特朗斯特罗姆擅长运用各种意象,在通常互不关联的事物间建立起微妙的联系,创造相遇的机会。其作品多短小、精炼,用隐喻来塑造个人的内心世界,表达诗人对日常生活与自然体验的非凡反思。 本书收录了诗人自1954年以来出版的十三部诗集,囊括特朗斯特罗姆创作生涯的全部诗作,同时收录作者于1993年创作的自传作品《记忆看见我》及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译者此次对译文进行了全面修订,以更完美、更精确的面貌给中国读者呈现特朗斯特罗姆的伟大诗艺。
一本教人如何读诗的书,为什么要叫 别去读诗 ? 如果有人告诉你诗是什么、为什么要读诗或该如何读诗,通常来说,他们已经错了。诗歌不是艰涩的高门槛艺术,它表现人类共有的情感,在某个瞬间触动你的神经。 诗歌 不是 诗 ,而是一首首的诗歌 能够庆祝新生、抚慰垂死之人,促使你辞职、找到新工作或根本不工作,给你带来如同猜字谜、缝纫、打篮球一般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它能让你感觉自己并不是孤身一人。 斯蒂芬妮 伯特用六个关键词,剖析了打开一首诗的正确方式。她消解了我们对诗歌这门艺术的紧绷状态,打破偏见,展现了不同时代的诗歌如何相互影响、交流,带领读者走进看似艰涩的当代诗歌之门。
高度的真实,详细刻画人物的力量,马斯特斯对各类美国人的熟悉,彻底搅动着整个美国文学界。 约翰 古尔德 弗莱彻 《匙河集》并非紧凑热烈的诗材;它是反省的,不是即兴的;它的作者与其说是一位观察者,不如说是一位道德家。 T.S.艾略特
《狄俄尼索斯颂歌》是尼采精神崩溃的前几天,亲手编定的后一部文稿,令尼采忧虑的是某种“世纪之交”的症状再次来临,继宗教改革和“思想界的平民主义”之后,“现代性”旗号下前呼后拥的文化“世界主义”大有把知识界弄成“五光十色印象”大卖场的危险。现代人对“真理”的理解离希腊人奠定的基础已经太远了。 尼采认为诗不可没有韵,但主张用韵自由,并批评普拉滕和荷尔德林的诗韵律过于齐整,缺少飘逸之气。尼采诗艺娴熟,至少《狄俄尼索斯颂歌》在现代性与传统之间不让人觉得复古,而大胆以概念入诗,雅词俗词一起登堂入室,令人想到希腊抒情诗人阿基罗库斯不拘一格的诗风。
俄罗斯 民族诗人 天才作家莱蒙托夫,虽然仅在世上生活了二十七个年头,但他以四百四十九首抒情诗和二十七篇长诗攀上了俄罗斯浪漫主义诗歌的*峰。本书共收录莱蒙托夫的爱情诗、浪漫诗、英雄诗共200余首;译者是著名俄语文学翻译家顾蕴璞先生。正如梅列日科夫斯基所说, 普希金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莱蒙托夫是俄罗斯诗歌的月亮。 脱离行动后的静现对普希金是一种得救,对莱蒙托夫来说却是诗人的死亡,刀刃的生锈。在普希金笔下,生活渴望成为诗;在莱蒙托夫笔下,诗渴望成为生活。 莱蒙托夫是一个天生的诗人。
费尔南多·佩索阿是二十世纪伟大的葡萄牙语诗人,他用一百余个异名创造出一个独特的文学世界。 在这些异名当中,“冈波斯”可能 接近佩索阿本人的真相:张扬恣肆的精神世界,只是他用诗歌和文字织就的一个梦;现实生活中,他是一个出门时连旅行箱都永远收拾不好的平凡小职员。 本书主要收录“冈波斯”的短诗,也收录 的长诗《烟草店》《鸦片吸食者》等。这是“冈波斯”的 个汉语译本,希望能为中文读者呈现出一个较为清晰的“冈波斯”形象,为领略佩索阿庞大的写作世界提供一个入口。本书另收录《回忆我的导师卡埃罗》《无政府主义银行家》。
《论批评 云鬟劫》是“汉译世界文学名著丛书”之一,诗歌类,两个长诗合成一本。《论批评》(An Essay on Criticism, 1711)是蒲柏的成名作,主旨是阐发文艺批评的准则,全诗共744行。塞缪尔?约翰逊认为这部诗作“见解高明,析理精微,体现着对于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涵盖古今的渊博学识,凡此种种,即便是 为老成、 有经验的诗家也鲜能企及”。《云鬟劫》(The Rape of the Lock, 1717)是蒲柏 广为人知的一部诗作,以上流社会的一场小闹剧为契机,运用瑰奇的想象和华丽的铺陈,以轻松诙谐的笔调阐发了深刻的道德主题,被众多西方注家誉为讽刺史诗的杰出代表,值得赏读。
《远方的花园》是195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西班牙诗人希梅内斯的一部诗选,其中收录诗人不同创作时期的代表作,如《悲哀的咏叹调》《远方的花园》《春天的歌谣》《一个新婚诗人的日记》《夏令》,以及被誉为“本世纪杰出的象征主义代表作”的《空间》等。希梅内斯的诗歌创作以1916年为界,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在 个阶段,希梅内斯的诗歌不仅受现代主义的影响,同时也具有浪漫主义的遗风。从《一个新婚诗人的日记》(1917)开始,希梅内斯的诗歌创作进入了第二阶段。这时,诗人已摆脱现代主义的束缚,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追求形式的 和语言的新奇,并力图打破诗歌与散文的界限。
约翰·但恩(JohnDonne,1572—1631,或译邓、邓恩、顿、堂恩、唐恩、多恩)是十七世纪英国“玄学诗派“的鼻祖。因其诗怪诞奇诡,不合正统,不入俗流,故长期得不到应有的评价。直到二十世纪初,其诗全集编定出版,才算被重新“发现”,受到著名诗人托马斯.艾略特的极力推崇,一时间现代主义诗人纷纷仿效,学院学者孜孜研究,其地位日益上升,大有超过弥尔顿之势。无论如何,时至 ,但恩作为英国文学 重要诗人的地位已无可置疑。 由约翰·但恩著的《约翰·但恩诗集(修订版)(精)》是在《约翰.但恩: 诗与神学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和《英国玄学诗鼻祖约翰·但恩诗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基础上修订而成的。译者曾以多种 版本的原文但恩诗集为底本,译出其作品中 重要的部分《歌诗集》、《格言集》、《哀歌集》
《“ ”沿线 经典诗歌文库·印度现代诗选》精选了自十九世纪印度民族觉醒以来至今的 代表性的诗人和诗作,是全面译介印度现代诗歌的选集,并附有详尽的导言,以介绍印度现代诗歌的特点和发展脉络。 印度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特点鲜明的 ,从吠陀、史诗时代开始,印度就创造了辉煌的诗歌成就。而通常不为人知的是,印度还有着同样出色的现代诗歌,充满现代性和人文关怀,又秉承了印度的哲思传统。在《印度现代诗选》中,可以欣赏到这些佳作,了解近在咫尺却不可思议的现代印度,揭开神秘的面纱。 如同踏上光彩夺目的旅途,在这里,你能看到拼死战斗的英雄和隐忍博爱的母亲,看到“ 束光的到来”和“吐息之间禅定的生命”,看到“苦修追寻真理的意念之鸟”,也能看到“不可接触者和婆罗门一同坐下举杯共饮”。这些奇思妙想的诗
《论批评 云鬟劫》是“汉译世界文学名著丛书”之一,诗歌类,两个长诗合成一本。《论批评》(An Essay on Criticism, 1711)是蒲柏的成名作,主旨是阐发文艺批评的准则,全诗共744行。塞缪尔?约翰逊认为这部诗作“见解高明,析理精微,体现着对于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涵盖古今的渊博学识,凡此种种,即便是 为老成、 有经验的诗家也鲜能企及”。《云鬟劫》(The Rape of the Lock, 1717)是蒲柏 广为人知的一部诗作,以上流社会的一场小闹剧为契机,运用瑰奇的想象和华丽的铺陈,以轻松诙谐的笔调阐发了深刻的道德主题,被众多西方注家誉为讽刺史诗的杰出代表,值得赏读。
《卡斯蒂利亚的田野:马查多诗选》辑选西班牙诗人安东尼奥·马查多具代表性的诗集《孤独、长廊及其他诗篇》《卡斯蒂利亚的田野》《新歌》《伪歌者集》中的众多名篇。《孤独、长廊及其他诗篇》深刻地揭示了诗人自己的内心世界,诗人通过在诗中与自然景物的对话,投射出自己的精神追求。《卡斯蒂利亚的田野》体现了马查多在风格上的转变,诗人对卡斯蒂利亚乃至于整个西班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思,向读者展示了一幅 西班牙特色的自然、人文和精神画卷。《新歌》中,诗人将情感与理智、抒情与写景融为一体,其中的诗篇或深刻,或幽默,或平淡,或神秘,都包含了诗人的人生感悟和哲学思考。《伪歌者集》则展现了诗人后期作品中日渐加深的哲学倾向。
引进,美国女作家多萝西·帕克的22个中短篇小说,涉及两性关系、阶级矛盾等,反映20世纪20年代美国人的愤世嫉俗和多愁善感,这种相互交织的情感近乎发狂。她笔下的女性角色拥有多种样貌,她们一时沉浸在大萧条时期纸醉金迷的享乐之中,生活矛盾重重,充满挑战——而这样的生活,21世纪的女性再熟悉不过了。
《巴黎的忧郁》又名《小散文诗》,共收集作者陆续在各杂志发表的50篇散文诗作品编辑成册。这些散文诗既有小故事与叙事诗,也有人物对话和景物描写。此版本的《巴黎的忧郁》中还收录了波德莱尔的散文代表作之一《私人日记》。《巴黎的忧郁》是法国 诗人波德莱尔对散文诗这一在当时还尚未成为独立文体的新的文学形式的尝试与完善。波德莱尔自己则这样评价《巴黎的忧郁》:“这还是《恶之花》,但 自由、细腻、辛辣。”
《失乐园》(Paradise Lost),全文12卷,以史诗一般的磅礴气势揭示了人的原罪与堕落。诗中叛逆天使撒旦,因为反抗上帝的权威被打入地狱,却仍不悔改,负隅反抗,为复仇寻至伊甸园。亚当与夏娃受被撒旦附身的蛇的引诱,偷吃了上帝明令禁吃的分辨善恶的树上的果子。最终,撒旦及其同伙遭谴全变成了蛇,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了伊甸园。该诗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的崇高精神,是世界文学史、思想目前的一部极重要的作品。朱维之先生所译的《失乐园》,经典传神,堪称经典。书中扫描了古斯塔夫·多雷的50幅精美插图,以更高质量的书品,制作名著名译名图的近期新经典精品。
......
《乌贼骨》是意大利诗人欧金尼奥·蒙塔莱的 部诗集,由《序曲》《乐章》《乌贼骨》《地中海》《正午与阴影》《海岸》等六个独立且相互关联的子集构成,总计六十一首诗。 在这部抒性诗集中,作者通过对故乡里利古里亚海滨景物的描绘,表现周围现实世界和自然的美,着重抒发人的忧伤和孤独。它从大千世界中精心选取一系列富于象征意义的艺术场景,着力刻画人的内心世界瞬息间的细微感情。
古风诗人——尤其是荷马与赫西奥德——在古希腊被誉为 早的也是 的“教育家”,后起的各色教育者,譬如智术师、演说家和哲学家莫不以古风诗人的“诗教”为参照,以之为争锋与角胜的对象;只是到了古典时期,演说家与哲学家才在雅典创设了专门的学园,“演说教育”和“哲学教育”才渐趋完善,成为正规的教育模式。那么,在古风希腊,诗究竟如何来承载 的文化理想,成为教育的 样式?“诗教”与希腊城邦的伦理-政治观念又处于何种关系? 张巍著的《希腊古风诗教考论》以此为核心问题,共分为六章: 章澄清古希腊意义上的“教育”概念:paideia,并梳理“诗教”在古希腊教育 的位置;第二章从“诗教的观念”角度,讨论“哲学教育”和“演说教育”如何与“诗教”鼎足而三、相互竞比;第三章从同一角度讨论古风“诗教”的源头,赫西奥德的《
大冈信是日本国民级代表诗人、评论家。本书辑集他于1994至1995年在法国法兰西学院举办的日本诗歌讲座的讲义稿,自五个角度展开论述了日本诗歌史和日本古典文艺美学理论。 大冈信以深厚的学养、细腻的感性,以及典雅的语言和晓畅的行文,通过列举多样的诗歌作品和重要代表人物,清晰且风趣地描绘了日本古典诗歌的发展变化、艺术特征和文化传统,著成这部日本诗歌入门经典。
捷克斯洛伐克国民诗人,雅罗斯拉夫·赛弗尔特,甄选诗集合录。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清晰完整地呈现诗人一生诗作脉络。其中既包括赛弗尔特的知名代表作(《泪城》《全是爱》《信鸽》《裙兜里的苹果》《维纳斯之手》《祷钟》),也纳入不可错过的冷门经典。 译者陈黎、张芬龄精心编选,倾情献译,书写诗人对布拉格故土的追忆,对爱与美的礼赞,对人的歌颂。 内文上,总体以年代为序列分辑,展现诗人不同创作阶段的图景,其间穿插单列诗人 诗集的分辑,如《瘟疫纪念柱》《皮卡迪利的伞》,还有未结集的作品,力图兼顾详实与概览两种层面,张弛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