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楹联为引子,立足吴文化发祥地镇江,展示吴文化发祥源头的文化内涵与影响,介绍江南文化的发生历史、基因特质、文化内涵和文化遗产。主要内容包括汉字文化基因,吴文化的发祥,吴文化背景下的家国情怀、名联趣联、民风世俗、节日庆典等、各行各业情况等,涉及的著名典故有泰伯奔吴、永嘉南渡、南宋抗金、赵曾望与《楹联丛话》、赵祖望与《宋词集联》等。全书图文并茂,以楹联为引,历史文化知识为主干,配以精美插图,大众性与学术性兼容。
《世界经典童话 寓言 神话 民间故事》稿精选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经典童话、寓言、神话和民间故事,辑录成册,配有精美的图片,内容包罗万象,文字浅显易懂,形式多种多样,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故事里的世界令人向往,孩子可以从故事中找到与自己心灵产生共鸣的情感体验,从故事幽默风趣的言语中得到开心的一笑,也可以从故事的寓意里获得感悟和引发思考,是一部有着教育意义的书籍。
张尔田(1874—1945),一名采田,字孟劬,号遁庵、遁庵居士,又号许村樵人,浙江杭州人。近代历史学家、词人。与王国维、孙德谦并称“海上三子”。著有《史微》、《玉溪生年谱会笺》等。本书收录张尔田致王国维、沈曾植、刘承幹、顾颉刚、钱仲联等书札共计400余通,内容十分丰富,既包括大量论学文字,有些具体的学术讨论,如对于李商隐诗与生平的系年、《墨子》一书的性质、戴震学术与清代考据学等的讨论,其观点至 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还包括张尔田等人参与重刻《章实斋遗书》、修纂《清史稿》与《浙江通志》等具体事迹,勾勒出近代学人交往的一幅图景。 为可贵的是,书札中反映了大量旧学学人在20世纪上半叶面对新学术以及鼎革之际的心态与思想变迁,对理解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提供了不同于“新文化”的视角,值得学界进一步予以研究。
在潜心诗歌研究、文艺评论之外,学者谢冕对于美食,有着自己独特的品味体验和额外的寻觅经历。本书收入谢冕先生美食文字近三十篇,从惹人向往的“面食八记”,到“一碗杂碎汤等了三代人”;从游历山川的“小吃四记”,到“颐和园附近一家见证时代变迁的餐馆”;从知美味的“红辣仔”,到美食社交中的“论乏味”,谢冕先生笔下的美食文字,记略了因美食而遇到的人和事,耐读的同时,多了人生的滋味,淡然而不乏丰满,从中还可读出一位有趣且可爱的“觅食者”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谢冕先生对美食的兴致与热爱,映射出他的生活观念与人生态度,能真切感染后辈读者。
一场突发的地震,使邵子安和几个同学误入到一段濒死体验带来的平行空间中。苏醒之后,本以为一切都回到了正轨,然而意想不到的是,那段濒死体验经历,却开始一次又一次一一对应地在邵子安的生活中开始应验。究竟什么才是真实,什么才是幻觉?是那段濒死体验的经历,还是他的真实生活?邵子安濒临崩溃之际,终踏上了九死一生的寻找真相之路。殊不知,在他次进入平行空间的时刻,一个关于基因的复仇的故事,就已经在徐徐打开。
再没有什么,比夏天的英国乡间别墅 美了。 再也没有一个夏天,可以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那个“印第安之夏”相提并论。那是一个缓缓衰落的时代,夕阳在大英帝国的土地上徐徐落下,影子在全国1000座豪华宅邸的草坪上渐渐拉长。 乡间别墅里破碎的石头和银灰色的橡木横梁,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当时的英国——它有能力带给人们稳定感和延续性,有能力为人们提供庇护所,在文化和社会变革的漩涡里,扮演静止的中心。 这本引人入胜的读物探究了20世纪初期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贵族在乡间别墅的生活,是一部活色生香的英国生活史。作者以英国乡间别墅的生活为研究主题,展现了以此为代表的英国贵族生活方式,以及在社会变革期间,传统和现代的碰撞与融合。作者研究了大量珍贵的回忆录、书信、日记,并采访了很多亲身经历者,把神秘的乡间别